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山腳

马来西亚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山脚map
Remove ads

5°22′N 100°28′E

快速預覽 大山腳, 國家 ...

大山腳馬來語Bukit Mertajam,簡稱「BM」)是馬來西亞檳城州威省威中縣縣府,隸屬於威省市政廳。該市西北臨北海,東臨居林,南臨高淵,西邊隔檳威海峽檳島相望。市區居民以華裔為主,又以潮州人占多數,故潮州話在市區一帶為重要溝通語言[1]

Remove ads

歷史

惠州人早在19世紀就在大山腳的山區居住,並種植了一些香料。後來香料貿易在19世紀中期沒落使居民改向種植蔗糖。這使許多華人和資金被帶入鎮裡,奠定了大山腳作為一個主要城鎮的地位。[2]

1899年建成的大山腳-北賴鐵路是當時馬來亞最早的鐵路之一,以方便英國殖民政府將錫米和橡膠運輸至碼頭。而在1903年,從北海經怡保吉隆坡的鐵路也隨即開通。來到1913年,從新加坡至馬泰邊境城鎮巴東勿剎的馬來亞西海岸鐵路正式全面開通(即為現在的西海岸鐵路線)。而大山腳因位於鐵路的交叉口而使得其早在1920年就可通過鐵路前往曼谷新加坡[3]

大山腳的誕生是因為其坐落在南北兩條鐵路幹線的中間,且作為北馬區域的交通樞紐與物資發散中心發展而來。大山腳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開始有許多華人從華南地區南下來這裡居住,直至今日仍然以華人為主。[3]

「Bukit Mertajam」的名字早在「大山腳」之前就出現在官方的文件上,而「Mertajam」在馬來語中指的是一種樹木。大山腳火車站的舊名牌匾一開始對「Bukit Mertajam」的中文譯名是「武吉墨打仁」,或簡稱「武吉市」。但後來因當時南下的華人工人在抵達大山腳時,因不諳英文而借大山腳的地形(位於卓坤山腳下)將「Bukit Mertajam」稱為大山腳。此後這個譯名便慢慢地取代「武吉墨打仁」這個譯名。[3]

20世紀的英國殖民政府開始建立鄉村發展機構以讓其成為威省的行政中心,並建設了許多便利設施。而發展在日占馬來亞時期被停止,但隨著英國戰後重得馬來亞控制權,其在1953年成立了大山腳市議會,其中有9個議席是透過地方政府選舉來決定的。[2]

Remove ads

氣候

大山腳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下被歸類為熱帶雨林氣候(「Af」級)。[4]大山腳平均氣溫約為27.4 °C(81.3 °F),降水量則平均約有2,438公釐(96.0英寸)。

更多資訊 萬宜新鎮, 月份 ...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地方政府

Thumb
威省市政廳總部。

大山腳和威省的地方行政由檳城州行政議會屬下的威省市政廳管理。

總部設在威省市政廳大廈,威省市政廳負責都市計畫、文物保護、公眾健康、衛生、廢物管理、交通管理、環境保護、建築控制、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基礎設施的一般維護。

市長由檳城州政府委任,任期為兩年,24名市議員的任期則為一年。[5] 目前威省市長為自2017年7月1日擔任至今的羅查里,他原為威省市議會(市政廳前身)秘書。[6]

國州選區

大山腳下有一個國會議席,該議席在馬來西亞下議院的代表為來自民主行動黨沈志強[7] 同時,大山腳範圍共有五個州議席,以下為各選區的州議員。

更多資訊 國會編號, 州編號 ...
Remove ads

主要地區

隨著大山腳近年不斷城市化,使得其周邊區域也隨即發展了起來,以下為大山腳市郊和郊區列表:

阿兒瑪

阿兒瑪(Alma),位於大山腳和居林之間,原為一個小鄉村和一片椰林,在經過發展商發展後成為一個擁有約3萬人的市郊。[8]阿兒瑪以華人為主,但馬來人和印度人也在當地有顯著的人口,大山腳永旺商場特易購便坐落於此。

武吉敏惹

武吉敏惹(Bukit Minyak)位於阿兒瑪西邊,以鐵路軌道為界,永旺霸市(AEON BiG)和武吉敏惹工業區位於此。

武吉丁雅

武吉丁雅(Bukit Tengah,舊稱打馬山/打麻山)位於北賴和大山腳市區之間,當地主要為住宅區。

柔府

柔府(Juru)位於南北大道大山腳路段的西邊,以柔府汽車城(Auto City)聞名,是大山腳北上南下的樞紐。

武拉必

武拉必(Berapit)位於市區北邊,是一個華人新村,於1951年開埠,在此之前稱為「榴槤徑」(Durian Kang)[9]。也是馬來西亞羽毛球一哥拿督李宗偉小時居住的地方。[10]每年農曆七月的大山腳盂蘭盛會的約10公尺高的紙紮大士爺,便是由新村的一名老匠人黃財旺所製作的。[11]

直落卓坤

直落卓坤(Cherok To'kun,舊譯「齊洛督君[12]」)位於居林路旁,阿兒瑪北邊,是馬來西亞希望聯盟主席安華的家鄉,大山腳最高點卓坤山(Tokun Hill)和森林公園就位於此。

高巴三萬

高巴三萬(Kubang Semang,和本南地「Penanti」臨近)位於武拉必北邊,是一個華人新村,北海-居林大道在大山腳的交通樞紐和端姑拜潤師範學院就位於此。

馬章武莫

馬章武莫(Machang Bubok)位於阿兒瑪東邊和檳城邊境,也是個華人新村,以海東媽廟聞名。

峇冬丁宜

峇冬丁宜(Permatang Tinggi)位於大山腳南邊,是檳怡大道(聯邦1號公路)在大山腳南邊的入口,與威南縣新邦安拔接壤。在峇冬丁宜里有一個華人新村,周遭也有許多的宗教場所,例如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峇冬丁宜聖母聖名堂和百年福德祠、周仙宮、慈悲娘娘廟、廣福廟,至歷史不久的太子殿、振聖閣等,都是峇冬丁宜當地的地標和觀光點之一。

街道名稱

以下為大山腳的主要街道名稱。[13][14]

更多資訊 馬來文名稱, 中文名稱 ...

人口

市區

大山腳市區人口結構比率(2010)

  土著(13.43%)
  華裔(73.57%)
  印裔(9.25%)
  其他族群(0.33%)
  非公民(3.44%)

根據2010年馬來西亞人口普查,大山腳市區共有13,097人,其中包括巫裔在內的土著為1,756人,華裔為9,636人,印裔為1,211人,其他族群為43人,以及非公民451人。[15]

與2000年相比,大山腳市區總人口減少了27.95%或5,050人。其中土著人口減少了29.31%或1,028人,華裔人口減少了28.8%或3,898人,印裔人口減少了30.28%或526人,其他族群人口減少了29.51%或18人,以及非公民總人口增長了24.93%或90人。

更多資訊 大山腳市區人口變遷, 年份 ...

郊區

大山腳人口結構比率(2010)

  土著(31.26%)
  華裔(50.13%)
  印裔(10.14%)
  其他族群(0.34%)
  非公民(8.13%)

根據2010年馬來西亞人口普查,大山腳市區以及郊區共有203,686人,其中包括巫裔在內的土著為63,681人,華裔為102,099人,印裔為20,661人,其他族群為683人,以及非公民16,562人。人口數據取自於威中縣7至17區,以及大山腳市區相加而成。其中包含以馬來甘榜較多的柏達鎮、柔府-武吉敏惹區以及打昔三巴央;以及以華裔居多的巴東拉浪馬章武莫一帶[15]

與2000年相比,大山腳總人口增長了23.73%或39,059人。其中土著人口增長了22.86%或11,849人,華裔人口增長了18.25%或15,754人,印裔人口增長了17.78%或3,119人,其他族群人口增長了4.75%或31人,以及非公民總人口增長了100.6%或8,306人。

更多資訊 大山腳人口變遷, 年份 ...

交通

Thumb
大山腳新火車站台
Thumb
大山腳巴士終站

大山腳交通完善,北上有雙溪大年亞羅士打等城市,南下則能夠抵達高淵太平怡保吉隆坡等市鎮。在大山腳設有出口的高速公路E1南北大道(柔府出口)和E15北海-居林大道(孟光湖出口)。大山腳可通過馬來亞鐵道通勤鐵路(KTM Komuter)大山腳火車站抵達。該站不僅是兩條通勤鐵路路線的換乘站,也是KTM電動列車服務的停靠站點之一。其他交通方式還有檳城快捷通巴士、Grab召車服務等。

購物中心

Thumb
舊永旺購物中心
Thumb
位於阿兒瑪的新永旺商場(Aeon Mall)

大山腳內有許多購物場所。位於柏達鎮的柏達城市廣場(Perda City Mall),原為威省永旺購物中心(AEON Jusco Seberang Perai City)。該商場2014年尾開始營運,但在2016年8月突然關閉。[17]曾經的主要租戶包括百盛和宜康省(Econsave)。

大山腳批發城(BM Wholesale City),前稱稱大山腳高峰廣場,其坐落於大山腳市中心的心臟地帶,是大山腳最早的百貨大樓,廣場內也設有快捷通巴士的大山腳巴士總站和高峰大酒店。

此外,於2014年開張的大山腳阿兒瑪永旺商場(Aeon Bukit Mertajam)是目前大山腳最大的商場,臨近蓮花超市(Lotus's)大山腳店,對面也設有高級公寓和商業區。[18]

其他的購物場所還有:

  • 百利鎮萬順購物中心(Billion Kota Permai)
  • 武吉敏惹永旺霸市(Aeon BiG Bukit Minyak)
  • 阿兒瑪宜康省(Econsave Alma)
  • Kamdar百貨公司

旅遊景點

玻璃主山(D.O. Hill)休閒公園坐落在斯里武吉路(Jalan Sri Bukit)旁的小山丘上,設有慢跑步道、涼亭及健身器材,可俯瞰大山腳市鎮及檳島的廣闊景色。具有歷史意義的聖安納聖殿(St. Anne's Church)坐落於大山腳。最初的禮拜堂由法國神父阿道夫·庫倫(Father Adolphe Couellan)於1846年建造,供奉法國民間極為崇敬的主保聖人聖安納。每年7月底在此舉行的聖安納九日敬禮與慶典(St. Anne's Novena and Feast),吸引國內外近十萬名朝聖者,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天主教會慶典之一,亮點包括燭光遊行及聖安納雕像聖像巡遊。聖殿範圍內的直落卓坤遺蹟(Cherok Tok Kun Relics)是檳城唯一一處刻有古巴利文(Pali Inscriptions)碑文的花崗岩考古遺址。[19]

位於直落卓坤英語Cherok Tok Kun的大山腳休閒森林(Bukit Mertajam Recreational Forest)占地37公頃,覆蓋丘陵地形及大山腳山,是本地居民與外來遊客喜愛的熱帶雨林保護區。林區內生長著樹齡逾百年的原生雨林樹種,如默蘭蒂塞拉亞(Shorea curtisii)與默蘭蒂蘭拜達翁(Shorea acuminate)。探險愛好者可選擇多條叢林步道徒步登頂,亦可駕駛吉普車或騎自行車前往。其他活動包括野餐、瀑布戲水及露營。[20]孟光水壩是擁有自然景觀的人工湖泊,棲息多種昆蟲與爬行動物。水庫區內的公園是大山腳居民常去的休閒場所,常見活動包括慢跑、徒步及野餐。此處也是檳城州內最大的集水區。[21]

大山腳博物館位於丹那烈路(Jalan Tanah Liat)的私人博物館,展示50至100年歷史的家庭古董收藏。[22]孟光蒂蒂英語Mengkuang Titi村提供民宿體驗(Homestay Programme),讓外國遊客與當地馬來族(Malay)家庭共同生活,深入體驗馬來文化及鄉村悠閒生活。參與活動的項目包括在果園採摘水果、參觀手工藝品中心、觀看芒光草蓆編織示範、探訪家庭式工廠(如製作馬來鬆糕、傳統米制美容粉「bedak sejuk」及豆製品)、遊覽孟光水壩周邊及亞依淡達南(Air Itam Dalam)紅樹林保護區、觀賞文化表演,以及漫步橡膠園與油棕園。

伯公埕(Pek Kong Cheng)坐落於大山腳市中心巴剎路(Jalan Pasar)的伯公廟庭院內,設有120年歷史的美食聚集地。著名小吃包括白餛飩麵沙河粉米篩目福建蝦麵。每年農曆七月期間舉行中元節(Hungry Ghost Festival),豎立10米高的紙紮閻摩像,吸引上萬信眾祭拜。慶典包含歌台表演及誦經儀式,第17天夜晚焚燒紙像象徵神明返回地府。[23][24]海東媽廟位於馬章武莫居林路]]的道教廟宇,主祀媽祖。廟內裝飾精美,設有眾多神像供信徒參拜。[25]

舒寧頂(Suling Hill)位於本南地(Penanti)的山頂休憩處,可俯瞰孟光水壩、本南地及大山腳的遼闊全景。武拉必山(Berapit Hill)山坡上建有佛教寺院,包括武拉必山泰佛寺(Berapit Hill Thai Temple)與維韋卡南達靜修林(Vivekananda Solitude Grove)。泰佛寺內設有巨型佛像與鐘樓觀景台,可遠眺大山腳、北海及檳島風光。聖心教堂(Sacred Heart Church)建於1882年,位於靠近雙溪里武(Sungai Lembu)的巴加特拉斯(Pagar Teras),設計靈感源自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教堂需從道路攀登62級階梯抵達,遊客可在此飽覽周圍山丘的壯麗景致。[26]

柔府汽車城(Auto City)位於南北大道交流道旁,是當地人與遊客聚集的汽車、購物、美食及娛樂中心。此處常舉辦戶外活動與慶典,如路演、音樂會、嘉年華、展覽、賽車運動及文化節慶。[27]

教育

大山腳擁有許多教育機構,其中有17所中學。大山腳日新國民型華文中學是大山腳僅有的國民型華文中學,而日新獨立中學則同樣為僅有的獨立中學。大山腳柔府區域目前缺乏中學,而市區外也缺乏一間華文中學。

學校

華文小學

快速預覽
更多資訊 中文名, 馬來文名 ...

國民小學

更多資訊 中文名, 馬來文名 ...

淡米爾小學

更多資訊 中文名, 馬來文名 ...

中學

快速預覽
更多資訊 中文名, 馬來文名 ...

高等學府

  • 端姑拜潤師範學院(IPG Tuanku Bainun)
  • Two Studio多媒體學院
  • Ipk College
  • DIY技術學院
  • 大山腳學院(SMI BM)

圖書館

大山腳市中心有一間公共圖書館——大山腳圖書館。[29]大山腳永旺商場里有一間圖書館,提供電腦和閱覽書籍。[30]

體育

Thumb
拿督李宗偉

大山腳為馬來西亞培育了許多傑出的運動員,如曾獲得三次奧運銀牌的拿督威拉李宗偉(在峇眼色海出生)、吳堇溦鍾慧琪等。[31]

大山腳主要的體育場所為位於柏迪路旁的威省市體育場,其中有一座足球場、公共泳池和跑道。而跑道也於2014年進行提升工程。[32]而武拉必也有一間室內羽毛球館。

醫院

花園住宅區

大山腳地產業發達,大大小小共有約170個花園住宅區,數量仍然持續增加當中,近年由於缺乏土地並逐漸發展高樓公寓住宅。下方以檳城選區邊界為準:

本南地區

柏瑪當巴西區

詩不朗再也區

武吉丁雅區

巴東拉浪區

武拉必區

馬章武莫區

名人

  • 拿督李宗偉:世界第一羽毛球選手,馬來西亞頭號羽球男單,2008,2012與2016年3屆奧運會羽球男單銀牌得主。
  • 丹斯里王保尼:檳州第一任首席部長。
  • 安華:馬來西亞第十任首相,希望聯盟實權領袖。
  • 陳勢安:馬來西亞籍歌手,目前在台灣發展。
  • 王進昌:筆名王葛,1922年出生祖籍廣東普寧,曾任高淵培德小學教職和校長,著作包括散文集「路上」和詩集「雨天的詩」[34]
  • 宋萬慶: 日新華中校長, 退休後成為大山腳區州議員,宋校長逝世後,為紀念其對教育界的貢獻,在大山腳出現了宋萬慶花園,有一條路也以宋萬慶來命名, 宋萬慶路Jalan Soong Ban Kheng.此外,愛護宋校長的家長、學生和社會熱心人士群起成立了「宋萬慶教育基金會」,以秉承宋校長一生為教育的遺志,每年皆發出若干名額貸學金資助清寒學生深造,藉以讓宋校長英名萬古流芳。宋校長長期住在日新華中,以有限的薪金資助學生求學,未婚沒有家室的宋校長把所有學生視自己的孩子,故深獲學生和家長愛護。
  • 余水清: 曾任大山腳區州議員, 檳州副首席部長, 有一條路也以余水清來命名, 余水清路(大街) Jalan Datuk Ooh Chooi Cheng

影視取景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