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識途

中国现代作家(1915—2024)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识途
Remove ads

馬識途(1915年1月17日—2024年3月28日)[1],原名千木,曾用名千禾謙和[2]四川省忠縣(今重慶市忠縣)人。中國現代作家,曾與巴金張秀熟沙汀艾蕪並稱「蜀中五老」[3]

快速預覽 馬識途, 本名 ...

生平

馬千木出生於四川省忠縣石寶鄉坪山村馬家大院,在家中排行第五[4]。其先後在忠縣、北京上海讀小學、中學[5],1933年5月,就讀於北平大學附屬中學的馬千木轉至上海浦東中學繼續學業,其在上海讀書期間接觸到了魯迅茅盾、巴金等作家作品,以及俄國作家、蘇聯革命文學等作品[6]。1935年1月,葉聖陶主編的《中學生》雜誌發表了馬千木以馬質夫為作者名所投稿的處女作《地方印象記:萬縣》[6][7]。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馬千木加入到了浦東中學示威遊行的隊伍中[6]

1936年7月,馬千木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化學工程系[8],在校期間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地下黨領導的南京學聯小組。這一時期,他在地下活動中為了避免自己被暴露,曾使用「馬千禾」的名字[9]。1937年冬入鄂豫皖邊區黨訓班學習[5]。1938年3月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6]。在入黨志願書上,他將他的原名「馬千木」改為「馬識途」,用以表示自己「終於找到了正確的革命道路」[8]。此後,馬識途任武漢漢口職工區委委員,同時和胡繩共同主辦《大眾報》,又任中共鄂北特委委員、棗陽縣委委員。

1939年,馬識途改任為中共鄂西特委副書記[5][8],同年底與中共鄂西特委秘書、婦女部部長劉蕙馨結婚[6]。1940年,中共鄂西特委秘書變節[8]。受此影響,1941年1月20日,時任中共鄂西特委書記何功偉,劉蕙馨及其女兒等人被捕入獄、中共鄂西特委遭到破壞,同年11月17日,劉、何二人被槍決,女兒下落不明[6]。1941年皖南事變後,馬識途轉至重慶中共南方局,不久到昆明考入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8],1945年畢業。一二·一事件後調任滇南工委。1946年調成都任川康特委副書記。

1949年後,馬識途歷任川西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四川省建設廳廳長、建委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黨組書記、中共中央西南局宣傳部副部長、科委副主任等職。1958年,馬識途聽從錢瑛意見,獲取湖北省公安廳幫助,為其尋找遺失的女兒,最終父女兩人得以於1960年4月29日在北京團聚,當時其女與何功偉的孩子皆就讀於北京工業學院[6]。1960年夏,馬識途經四川省作協主席沙汀等人建議,以其在中共鄂西特委的經歷為藍本,開始創作小說《清江壯歌》,並連載於刊物《四川文學》,此後該小說受到曾是馬、劉二人在鄂豫皖蘇區七里坪黨訓班的同學、時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韋君宜青睞,於1966年3月出版《清江壯歌》[6]。期間,1962年馬識途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響,馬識途入獄六年。

1966年,馬識途在四清運動中收到中共中央西南局辦公廳的通知讓其回成都開會,會議上馬識途被打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寫反黨反社會主義文學作品的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成為文化大革命中四川第一個被揪出來的人,並因此入獄六年[7][10]。1972年,馬識途任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1978年任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5]1979年,馬識途被正式平反[10]

2024年3月28日19時25分,馬識途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壽109歲。[11][12]

Remove ads

文學創作

馬識途在文學方面的代表作就是「夜譚系列」(《夜譚十記》《夜譚續記》),其著作《夜譚十記》開始創作於1942年,當時馬識途在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邊求學,便從事地下工作[6]

由於長期從事地下工作,馬識途與社會各階層的人都有交往,通過這些交往他了解了民間許多奇聞異事。「他們給我擺[註 1]了許多我聞所未聞、千奇百怪的龍門陣[註 2],尤其是我接觸的一些小科員,他們平時沒有什麼娛樂和消遣,只好三五結夥到人家裡去坐冷板凳,喝冷茶,扯亂譚,擺龍門陣,自尋其樂,在他們結成的冷板凳會上,我聽到了難以想像的奇聞軼事。我才深知那個社會是多麼乖謬絕倫,荒唐可笑;人民的生活是多麼困苦無狀而又豐富多彩。」[13]

馬識途被這些奇聞異事感染,產生了強烈的創作衝動。他計劃選取其中十個最典型的故事來創作《夜譚十記》。《夜譚十記》的書稿曾經三次被損毀,第一次是因為工作調往成都前為防止國民黨情報人員發現,第二次是他在成都的家被情報人員查抄,第三次是因為文化大革命。最終歷經接近40年,《夜譚十記》終於在1982年完稿[13]

2010年,其《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被導演姜文改編為電影《讓子彈飛[8],該電影的成功帶動了《夜譚十記》的火熱,馬識途受此激勵決定執筆再續[14],最終於2020年6月出版《夜譚續記》[6]。同年7月5日,105歲高齡的馬識途在四川省成都市發布《封筆告白》,宣布封筆。[15]

除了小說,馬識途在紀實文學、散文、詩詞、隨筆、遊記、雜文等領域均有造詣[16]。《夜譚十記》以外,馬識途較為著名的作品還包括《清江壯歌》、《滄桑十年》、《在地下》、《找紅軍》、《馬識途諷刺小說集》等。他被譽為「在巴蜀現當代文學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和作用,他是繼郭沫若、巴金、何其芳之後最具影響的作家」[17]

另外,馬識途在書法方面也有一定的功底,曾出版有《馬識途書法集》[16],並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過3次書法展(2005年九十壽辰書法展、2014年百歲書法展、2018年馬識途書法展)[18]

Remove ads

著作

注釋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