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銘暄
中国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銘暄(1928年5月24日—),浙江玉環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家、法學教育家;中共黨員,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等職,亦是中國刑法學專業首位博士研究生導師[1]。
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主任、法學院院務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法學組召集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副主席暨中國分會主席等職[2]。
Remove ads
生平
1928年(民國17年)5月24日,高銘暄生於浙江玉環鮮迭村,父親曾擔任浙江省高等法院審判官、杭州地方法院推事。高幼年隨祖母生活,小學畢業後後考入溫州甌海中學(今溫州市第四中學);1944年(民國33年)春,入讀溫州中學高中部。
1947年(民國36年),高銘暄考入國立浙江大學法學專業;1949年5月,中共領導的解放軍入主杭州,高利用暑假參與了中共杭州市委組織的青年幹部學校課程;同年9月,浙江大學法學院停辦,高經老師李浩培推薦轉入北京大學法律系三年級,並於1951年8月畢業;同年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第二屆研究生,並於1953年7月畢業留校刑法教研室任教。1954年10月,高被抽調至全國人大常委會刑法起草班子,自此參與刑法起草,前後共經38稿25年,並最終在1979年7月1日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審議通過。1956年,高被評爲講師。
1978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恢復辦學,高銘暄返崗執教;1980年5月,被評爲副教授;1983年5月,晉升爲教授;1981年7月,高所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孕育和誕生》出版,反響高漲;1982年,司法部協同教育部召集高在內的12位刑法學專家召開刑法學教材統編研討會,同年年底,中國首部統編刑法教科書《刑法學》成書,此後高又主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部刑法學研究生教科書《刑法專論》;1984年1月,高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位刑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9年至2009年,國際刑法學協會連續選舉高擔任兩屆副主席,並在其卸任協會副主席後隨即聘請他為協會名譽副主席至今[5]。
2002年12月28日,「高銘暄刑法學發展基金」在中國人民大學成立;2023年4月7日,高銘暄學術館在浙江省玉環市開館[6]。
Remove ads
著作
高銘暄有專著6部,主編、參與著述100餘部,論文300餘篇。[7]
Remove ads
榮譽
爭議
高銘暄曾在瀋陽劉涌案、嫖宿幼女罪存廢問題中發表過一些爭議觀點,並因此在網絡上遭中國大陸某些網民批評。1997年,他曾參與嫖宿幼女罪的立法。在中國法律中,屬限制行為能力的未滿14歲女童卻被他與其他立法者認為具有從事性交易的能力。他曾回憶「考慮到嫖宿幼女罪中的幼女有賣淫的行為,與強姦罪中的受害人相比,二者是有一定區別的,對嫖宿幼女行為單獨定罪並規定獨立的法定刑比較妥當[9]。」此類案件中的受害女童身份被他與其他立法者,由強姦案受害人轉化為雛妓。在中國各地社會嫖幼成風背景下,強迫、引誘幼女賣淫案件此起彼伏,引發社會輿論關注。2008年起,兩會參與者開始持續在司法層面推動廢除嫖宿幼女罪,至2015年被廢除[10]。2012年7月11日,高銘暄接受《檢察日報》採訪時,「被嫖宿幼女」仍被他視為參與「客觀上存在」的「地下性交易」的雛妓,認為對她們的歧視來自「傳統社會文化心理」,而非嫖宿幼女罪。他強調「嫖宿幼女罪其實體現了對幼女的特殊保護」。指中國民眾「不要基於情緒,期待對嫖宿幼女者一概處以死刑」,亦「不要迷信死刑」可以杜絕嫖幼現象[1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