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鶴慶縣
中国云南省大理州下辖的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鶴慶縣(白文:Hhoupkert xiail[7])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屬的一個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全縣面積2366平方千米,2020年總人口24.30萬人,縣人民政府駐雲鶴鎮。
Remove ads
歷史
鶴慶歷史悠久,新石器時期已有人類活動。漢代以前屬昆明、嶲部落,為西南夷的一部分。西漢至唐朝初年未單獨建置,屬葉榆縣管轄。南詔時期始建郡,稱謀統郡。大理國時期稱謀統府。南宋寶祐元年(1253年),忽必烈攻大理後設鶴州。元至元八年(1271年),置鶴慶路,縣名由此始。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鶴慶軍民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撤府設州。民國2年(1913年),改州為縣。1949年,鶴慶縣屬麗江專區。1956年改屬大理白族自治州。[8]
地理
鶴慶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縣城雲鶴鎮東距省會昆明市469公里,南距州府大理市136公里。縣境東與永勝縣交界,南與賓川縣和大理市相連,西與劍川縣和洱源縣接壤,北與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毗鄰。
鶴慶地處橫斷山脈南端,雲嶺以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主要有馬耳山、石寶山兩大山脈,呈南北走勢,是玉龍雪山的南延支脈。眾多山脈縱橫交錯,山體連綿,形成山地、丘陵、小盆地、河谷等多種地貌。全縣最低海拔是位於金沙江邊的龍開口鎮(原朵美鄉)洛琅村,海拔1162米,最高點為位於縣境西部的馬耳山主峰,海拔3925米。[8]
全縣河流均屬於金沙江水系,金沙江幹流流經縣境東部與永勝縣交界地帶,其他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支流漾弓江和落漏河。縣境北部有一天然淡水湖-草海。
本縣介於南亞熱帶與寒溫帶之間的過渡性氣候區,屬於冬干夏濕的高原季風氣候,垂直氣候顯著。年均氣溫13.5℃,年平均降雨量為947.9毫米。[8]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雲鶴鎮、辛屯鎮、松桂鎮、黃坪鎮、草海鎮、西邑鎮、龍開口鎮、金墩鄉和六合彝族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全縣設5區、36鄉鎮、510間、2459鄰。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全縣設有雲鶴、孝廉、松鶴、慶雲4鎮及福和、五峰、九頂、平美4鄉。
人口民族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鶴慶縣總人口(常住人口)共有243,031人,城鎮人口81,862人(占33.68%),鄉村人口161,169人(占66.32%)。共有男性123,162人、女性119,869人,性別比為102.75。0—14歲人口共42,834人(占17.62%),15—59歲人口共158,426人(占65.19%),60歲及以上人口共41,771人(占17.1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共31,374人(占12.91%)。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人口有17,488人,15歲以上的文盲有2,695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1.35%。[11][12]2020年末統計,劍川縣戶籍人口共有80,097萬戶、281,449人[5]。
鶴慶縣境內有白族、彝族、漢族、傈僳族、苗族、壯族6個世居民族[5]。
名勝古蹟
經濟
鶴慶縣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糧食、甘蔗、蠶絲、蔬菜、中草藥等,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省級商品豬基地縣、蠶桑基地縣;鶴慶乾酒、火腿、豬肝鮓、馬廠當歸、蠶絲製品、白棉紙等享譽省內外[13]。
2022年,鶴慶縣生產總值達136.5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90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62.21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48.45億元,增長4.1%。三次產業結構為19∶45.5∶35.5。人均生產總值56,638元。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2,006元、14,564元。職工年平均工資122,788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9億元,人均3,272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29億元,人均10,904元。[14]
交通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