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宗羲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宗羲墓map
Remove ads

29°58′58.66″N 121°12′39.78″E

快速預覽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 ...

黃宗羲墓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1610年-1695年)的墓葬,位於中國浙江省餘姚市陸埠鎮化安山剡湖岙龍山東南麓,修建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其父黃尊素之墓亦位於附近。2006年5月,黃宗羲墓與全祖望墓萬斯同墓白雲莊一起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

古代

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世稱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早年,其父黃尊素閹黨所害,葬於化安山,在龍山和虎山間設茅草屋為丙舍停放靈柩。清順治三年(1646年),黃宗羲抗清失敗,隱居於丙舍,以山名稱之為「龍虎草堂」,並在此撰寫了《明夷待訪錄》、《易學象數論》等著作。康熙元年(1662年),龍虎草堂焚毀[2]

康熙二十七年,黃宗羲在龍山東南尋找墓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臨終前,黃宗羲寫下《梨洲未命》,告誡子孫不用棺槨,不用紙錢,不用世俗的祭祀,身前好友如需祭奠,只需在墳上種植五株梅花即可。黃宗羲死後,子孫依照其遺囑修建墓地,並由蕭山文學家毛奇齡撰寫墓志銘,學生全祖望撰寫神道碑文[3]

現代

快速預覽 外部圖片連結 ...

1956年11月,黃宗羲墓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的1966年,黃宗羲墓被毀,後於1981年修復,並於同年4月重新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995年黃宗羲逝世300周年時,文物部門重建了墓道,復建了龍虎草堂作為「黃梨洲先生史跡陳列」的展覽場所,同時根據黃宗羲的遺願,於墓旁設梅園,在拜壇下開掘荷花池,墓道旁建石亭。2006年,餘姚市實施了黃宗羲墓地環境整治工程[5]。2006年5月,黃宗羲墓與位於寧波市海曙區的白雲莊全祖望墓以及位於奉化區的萬斯同墓一道作為浙東學派史跡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紀念

2010年黃宗羲誕辰400周年時,餘姚各界人士曾在黃宗羲墓舉行祭拜儀式[6]

圖片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