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玉清 (抗聯將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玉清 (抗联将领)
Remove ads

黃玉清韓語:황옥청,1899年—1940年2月20日),原名黃亨鎬,又名韓亨鎬朝鮮族東北抗日聯軍將領,1936年起歷任抗聯第四軍政治部主任、抗聯第二路軍總部政務處主任,2015年8月入選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1][2]

快速預覽 黃玉清 황옥청, 本名 ...

生平

早期生涯

1899年,黃玉清出生於朝鮮咸鏡北道吉州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里。1905年,他隨家人遷往黑龍江省穆稜縣向陽村,後入中國籍。1913年,黃玉清小學畢業後開始在家務農,後與佃農家庭出身的許賢淑結婚。1924年,他開始和一些進步人士一起從事張貼標語,散發傳單等愛國活動。1928年,他帶領村民進行了反抗地主剝削的減租、減息鬥爭。次年,他因組織反對當地一名親日牧師的運動,被警察拘捕關押兩個多月。1930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使用「黃玉清」這個化名。1931年,他當選中共穆稜縣下城子區委書記,不久又任中共穆稜縣委宣傳委員,1932年6月任中共穆稜縣宣傳部長。[3]:25-26[4]:195-196[5]:208

1932年下半年,日軍加緊了對綏寧地區的侵犯。同年11月,中共綏寧中心縣委(潘慶由任縣委書記)邀請黃玉清前往參與籌建密山縣委的工作。為響應號召,他放棄苦心經營的家業攜妻兒離開穆稜搬到密山縣西大林子[3]:26[5]:208-209。在中共綏寧中心縣組織部長朴鳳南的帶領下,他與金根金伯萬等人在哈達河、西大林子等地建立起黨支部,後成立密山縣委。他被選為縣委委員兼西大林子、白泡子地區區委書記。期間,他組織群眾成立了「反日會」[6]:156

Remove ads

抗聯第四軍政治部主任

1934年9月,密山縣委擴大會根據中共駐共產國際團的指示將密山游擊隊與李延祿的人民抗日革命軍合併成立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黃玉清被調到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一團二連任指導員。當時,他與許賢淑在密山又添了一個女兒。由於年紀太小無法帶往部隊,夫妻兩人最終決定將女兒托養在鄰居漢族反日會員劉大媽家裡。許賢淑當時也已加入中國共產黨,被編制到部隊被服廠工作,不到十歲的兒子成為了部隊小通訊員。1936年3月,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黃玉清被任命為抗聯第四軍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開始兼任第一師政治部主任。[3]:26-27[5]:209

1936年5月29日,黃玉清率部急行軍60公里到密山哈達河,與該地偽軍二十六團準備起義的士兵裡應外合,俘虜偽軍團長,收繳大量槍枝彈藥,以及馬匹、被服等物資,收編起義偽軍40人。同年6月下旬,他在勃利地區收編反日山林隊,成立新三團,在勃利、林口地區展開游擊戰,消滅敵軍力量,繳獲軍火與物資,使抗日部隊得以在偽軍原本控制較強的勃利縣往來自如。[7]:229-230[8][2]

1937年初,黃玉清帶領20人身著繳獲來的日軍服裝,不費一槍一彈解除了占據山道路口的地主武裝,幫助李延祿軍長掃清了往返寶清富錦的障礙。同年8月,他率部攻打涼水泉子,滅敵十餘人,並繳獲十三支步槍。通過「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心理戰,他成功使一部分偽軍扭轉槍口,轉而加入抗聯隊伍。[3]:27-29[8][2]

西征

1938年初,日軍對抗日聯軍發起大規模的「討伐」與「掃蕩」,企圖將抗聯消滅在三江省,抗聯武裝鬥爭陷入最艱難時刻。為打通與哈東、南滿抗聯,以及熱河抗日武裝的聯繫,同年5月,中共吉東、北滿臨時省委決定西征。西征途中,戰爭異常艱苦,同年8月許賢淑在元寶鎮戰鬥中為救護一名受傷女戰士而被俘,後被殺害。1938年冬,黃玉清率部多次進入五常地區,但沒能與抗聯十軍取得上聯繫,被迫重返寶清。但寶清、富錦一帶日軍正在進行空前「討伐」。與日軍周旋兩個多月後,他最終在1938年11月找到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部。[3]:29-30[5]:210

1939年9月,黃玉清被任命為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總部政務處主任,後於12月被選為中共吉東省委委員。周保中蘇聯開會期間,他與五軍三師師長張鎮華在總指揮部負責指揮留守部隊在寶清、富錦、勃利等地繼續堅持與日軍鬥爭。1940年2月20日,黃玉清與20餘名戰士在執行任務返回密營途中遭遇數十倍兵力的日偽軍,黃玉清和戰士們藉助石灰窯與日偽軍激戰,但由於兵力差距懸殊犧牲,時年41歲。[9]:221-222[4]:198

Remove ads

紀念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