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龍江省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實行東北新省區方案後,方案中規劃的東北九省中的其中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龍江省,簡稱黑,為中華民國的一省。抗戰勝利後東北九省方案將其分為黑龍江省、嫩江省和興安省。省會為北安市。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 | |||||||||||
---|---|---|---|---|---|---|---|---|---|---|---|
史前時代 | 舊石器時代 | ||||||||||
新石器時代 | |||||||||||
夏 | 古朝鮮 北扶餘 肅慎 濊貊 東胡 | ||||||||||
商 | 古朝鮮 北扶餘 肅慎 濊貊 東胡 | ||||||||||
周 | 挹婁 勿吉 山戎國 北扶餘 孤竹國 箕子朝鮮 東胡 | ||||||||||
春秋 戰國 |
燕國 挹婁 勿吉 秦國 | ||||||||||
秦 | 挹婁 勿吉 遼東郡 | ||||||||||
漢 | 衛滿朝鮮 玄菟郡扶餘國 | ||||||||||
三國 | 遼東郡 高句麗 勿吉 | ||||||||||
晉 | 高句麗 靺鞨 北扶餘 前趙 後趙 前秦 | ||||||||||
南北朝 | 北魏 東魏 靺鞨 北扶餘 高句麗 | ||||||||||
隋 | 遼東郡 靺鞨 高句麗 | ||||||||||
唐 | 高句麗 靺鞨 安東都護府 渤海國 | ||||||||||
遼 | 東丹 東京道 | ||||||||||
金 | 上京會寧府 | ||||||||||
元 | 遼陽省 | ||||||||||
明 | 奴爾干都司 遼東都指揮使司 | ||||||||||
清 | 黑龍江將軍 黑龍江省 | ||||||||||
中華民國 |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龍江省、黑河省、三江省)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黑龍江省 | ||||||||||
Remove ads
承接於清朝的黑龍江省。1912年,清朝被推翻,黑龍江省開放漢人移民,後來發現了金礦,淘金者紛紛涌至。民國時期以松花江為界,南歸吉林省,北為黑龍江省所轄。歷經奉系張作霖、張學良兩代的領導。



民國二十年(1931年)奉天事變,日本進軍東北,攻陷遼寧、吉林主要城鎮。10月1日,東北軍黑龍江張海鵬投敵,且奉日軍命令派出3個團進攻齊齊哈爾。10月16日在嫩江橋,被黑龍江省防軍擊退。守軍炸毀嫩江鐵路橋的第1、第2、第5號橋,以阻止日偽軍進犯。10月26日,關東軍第2師第29團佔領四洮鐵路(四平-洮安)沿線主要城鎮。11月4日,關東軍嫩江支隊攻擊嫩江橋北守軍。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東北邊防軍駐江副司令長官馬占山指揮3個旅,5個團共1.6萬餘人進行江橋抗戰,戰至11月18日,終因傷亡慘重而棄守省城齊齊哈爾,撤往克山、海倫。11月19日,日軍攻陷齊齊哈爾。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月28日,關東軍第3旅由長春向哈爾濱進犯,同時從遼西地區調第2師增援。1月31日,依蘭鎮守使兼第24旅旅長李杜率吉林自衛軍進行哈爾濱保衛戰。激戰五天,自衛軍傷亡慘重,撤往賓縣。2月5日,日軍攻陷哈爾濱。
奉天事變後日本扶持建立滿洲國,滿洲國之初,黑龍江省設立省公署,其後劃分為龍江、濱江、三江、黑河、東滿、北安6省。被日本侵略軍佔領的十幾年間,直到日本投降,被掠奪了大量木材、糧食、煤炭、礦產運往日本。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積極準備接收東北,明令將東北三省劃為九省,以熊式輝為東北行營主任,並於9月初,任命東北九省省政府主席。同年底,國民政府接收人員從蘇軍手中接收了哈爾濱市政府。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黑龍江省主席韓駿傑、興安省主席吳煥章與松江省主席關吉玉及哈爾濱市市長楊綽菴赴哈爾濱市成立各省、市政府辦事處。4月25日,蘇聯軍隊全數撤離哈爾濱市,各省市政府接收人員等隨之逃離哈爾濱。4月28日,東北民主聯軍克哈爾濱。韓駿傑率領部分省府人員赴瀋陽市,建立省政府辦事處,而黑龍江省政府自始自終未能赴省境辦公。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年底遼瀋會戰,大部分地區為中共所控。11月2日解放軍正式進入瀋陽,中華民國黑龍江省政府行政機構徹底瓦解。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中央為開闢東北根據地,立即派遣大批幹部和軍隊挺進東北。
1945年11月15日,範式人、趙德尊等率領一百九十五名幹部到達北安,根據東北局指示,成立了中共黑龍江省工委,範式人任副書記代理書記,趙德尊任組織部長。同日,陳大凡、王鈞等接收了「維持會」,正式建立黑龍江省政府,陳大凡任主席。11月23日,成立了東北人民自治軍黑龍江軍區,葉長庚任司令員,範式人兼任代理政委,王鈞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2月底,王鶴壽到達北安,擔任省工委書記兼黑龍江軍區政委,範式人任副書記兼黑龍江軍區副政委,趙德尊、王堃騁、陳大凡、楊英傑、葉長庚、林一心、王鈞任委員。
黑龍江省地域包括滿洲國的原北安省和黑河省。轄北安、德都、克東、克山、拜泉、依安、明水、望奎、海倫、通北、綏棱、綏化、慶安、璦琿、孫吳、遜克、呼瑪、烏雲、鷗浦、漠河20個縣。1946年經過調整和增設,增至26個縣,並設立龍南專區和黑河專區。
1946年1月31日,黑龍江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在北安舉行,選出了黑龍江省行政委員會,陳大凡任主席,楊英傑任副主席。1946年8月,中共黑龍江省工委改為中共黑龍江省委,王鶴壽任省委書記兼黑龍江軍區政委,範式人任省委副書記兼黑龍江軍區副政委,趙德尊任省委組織部長。
1947年2月2日,黑龍江、嫩江兩省合併為黑龍江嫩江聯合省(簡稱黑嫩省),省政府駐齊齊哈爾市。1947年9月16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將黑嫩省重新劃分為黑龍江、嫩江兩省。1947年9月20日,任命範式人為黑龍江省政府主席,省會北安,王鶴壽任省委書記兼黑龍江軍區政委。
1948年10月20日,東北局決定,範式人任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趙德尊為副書記。
1949年4月2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發布《重劃東北行政區劃令》,將嫩江省與黑龍江省合併為黑龍江省。並將原嫩江省所轄的扶餘、乾安兩縣和郭爾羅斯前旗劃歸吉林省,將松江省的佛山縣劃歸黑龍江省管轄。1949年5月15日,黑龍江、嫩江兩省機構正式合併,省會設於齊齊哈爾市,全省共轄1市、41縣(旗)。張啟龍任省委書記。于毅夫任省政府主席,王梓木任省政府副主席。
1950年3月,省委副書記趙德尊接任省委書記。
1953年4月,馮紀新接任省委書記。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松江省建制,與黑龍江省合併為黑龍江省。1954年8月1日,兩省機構正式合併,省會設在哈爾濱市。首任省委書記為歐陽欽,省委副書記為強曉初。首任省政府主席為韓光,副主席為李延祿。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前,省會在龍江縣齊齊哈爾城(今齊齊哈爾市城區)。抗戰結束後,依據東北新省區方案,省會為北安市,但因該地為中共所控制,實際上省政府分別位於哈爾濱市、瀋陽市。
清代在黑龍江設有璦琿、呼倫、興東3兵備道。民國成立後,因省財政困難,於民國元年(1912年)7月14日,廢除呼倫兵備道,合併興東、璦琿2兵備道為黑河道,道員改稱觀察使。民國三年(1914年)5月,道觀察使改稱道尹;6月,按照《各省所屬道區域表》,全省劃為3道,新設有龍江道、綏蘭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增設呼倫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張學良在東北通電東北易幟,並於明年2月15日按照東北政務委員會裁撤道區的決定,裁撤各道。
- 黑河道
- 民國元年(1912年)7月改璦琿兵備道署為黑河道,駐大黑河屯。轄璦琿縣和呼瑪、蘿北2設治局。民國三年(1914年)8月,成立道尹公署,道尹繁要缺,一等,駐璦琿縣黑河(今黑河市城區)。之後增設漠河、烏雲、綏濱、佛山、奇克、鷗浦等6設治局,呼瑪、蘿北、漠河3設治局改置縣。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底,全道轄4縣、5設治局。1929年2月裁撤。
- 龍江道
- 民國三年(1914年)6月置。同年8月,成立道尹公署,道尹為繁要缺,一等,駐龍江縣齊齊哈爾城(今齊齊哈爾市城區)。轄龍江、嫩江、訥河、拜泉、青岡、大賚、肇州、肇東、安達9縣和泰來、林甸2設治局。之後又陸續增設克山、依安、明水、景星、布西、索倫、雅魯、甘南、泰康等9設治局,泰來、林甸、克山3設治局改置縣。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底,全道共轄12縣、8設治局。1929年2月裁撤。
- 綏蘭道
- 民國三年(1914年)6月置。同年8月,成立道尹公署,道尹為簡缺,三等,駐綏化縣(今綏化市駐地綏化鎮)。轄呼蘭、綏化、海倫、蘭西、慶城、巴彥、木蘭、通河、湯原9縣和龍鎮設治局。之後又陸續增設望奎、通北、綏棱、鐵驪、東興等5設治局。龍鎮、望奎、通北、綏棱4設治局改置縣。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底,全道共轄13縣、2設治局。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廢除。
- 呼倫道
- 民國元年(1912年),呼倫兵備道被廢止。民國九年(1920年)2月,在呼倫城設置呼倫貝爾善後督辦,管轄呼倫、臚濱、室韋3縣。同年,增轄奇乾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5月置呼倫道,道尹公署駐呼倫城,轄呼倫、臚濱、室韋、奇乾4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廢除,道尹公署改為市政籌備處。
1931年9月日本侵略東北以前,黑龍江省轄有42縣11設治局,如下:
Remove ads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5日國民政府所公布的東北新省區方案劃分的行政區,黑龍江省轄有1市、25縣、1旗,由於省境較小,不設行政督察區。由於本省因抗戰結束後,全境己被中共東北民主聯軍控制,故國民政府公佈的行政區劃並未得到執行。
以下各市縣之代號均已在2005年10月3日棄用。
行政區劃年表
政府
黑龍江省政府分前、後兩個時期:一是1929年(民國18年)成立省政府開始,到1932年(民國21年)2月日本關東軍進入哈爾濱市為止,歷時3年多;二是1945年(民國34年)9月在重慶市成立籌備處開始,至1948年(民國37年)11月中共解放軍進入瀋陽市為止,歷時4年2個月。
- 黑龍江省政府主席
- 常蔭槐(1928年12月31日-1929年1月10日)
- 萬福麟(1929年2月9日-1931年11月17日)
- 馬占山(1931年11月17日-1932年3月1日;1940年5月3日-1945年9月4日)
- 韓駿傑(1945年9月4日-1948年11月2日)
- 黑龍江省政府委員: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