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氣道咳嗽症候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Remove ads

上氣道咳嗽症候群(英語:upper aitway cough syndrome),舊稱鼻後滴漏症候群(英語:post-nasal drip syndrome[1],俗稱鼻涕倒流[2],是由於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後和咽喉等部,刺激咳嗽感受器,導致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症候群。[3]它的可能成因包括鼻炎鼻竇炎胃食道逆流吞咽障礙(如食管動力障礙)、過敏感冒以及醫療副作用。[4]

快速預覽 鼻後滴流症候群, 異名 ...

有研究人員認為,鼻腔後部的黏液下流是一種在健康人群中也會出現的正常生理過程。[5]由於該症候群在世界各地差異很大,且缺乏公認的定義、沒有病理組織變化也沒有適用的生化檢驗,現在更多人認為它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5]

Remove ads

症狀和體徵

鼻後滴流症候群患者可能會持續感到上呼吸道不適。由於黏液自鼻黏膜流至咽喉後部,患者會咳嗽。不適感有機率因為咳嗽導致其他感染而變得更為明顯。[需要可靠醫學來源]

胃食道逆流通常伴有與鼻後滴流症候群類似的上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清嗓子、聲音嘶啞或音色改變。胃食道逆流會刺激咽喉,引起患者感覺咽喉黏液增加。據信這會加劇鼻後滴流症候群,甚至可能在未有鼻後滴流症候群的情況下誘發此症。[需要可靠醫學來源]

鼻後滴流症候群可能是喉部炎症或氣道高反應性的病因,並引起聲帶功能障礙英語vocal cord dysfunction[6][7]

診斷

在沒有任何準確客觀的醫學檢驗的情況下,僅依靠患者自身關於咽喉滴流感的描述進行的長期觀察可能是不準確且有偏差的。由於直接指向具體病症的症狀的描述本身不可靠,應使用鼻鏡之類的便於觀察鼻腔炎症反應與粘膿性分泌物的方式輔助診斷。[8][9]

治療

治療方式取決於鼻後滴流症候群的性質與誘因。細菌感染導致的鼻後滴流可以開以抗生素。[10]過敏引起的鼻後滴流則應用抗組胺藥治療,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代抗組胺藥會有嗜睡等副作用。[11]丙酸氟替卡松之類的鼻用皮質類固醇也可能有效。[12]減充血劑,如止咳藥,可通過使血管收縮,從而收縮黏膜以減輕症狀。[13]

保持水分攝入並避免攝入酒精與咖啡因製品是很重要的。鑑於香菸煙霧在吸入後會增加不適感,建議患者不要吸菸。多喝水,尤其是多飲用可稀釋黏液的飲料(如熱水),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進行鹽水基鼻噴霧之類的鼻腔沖洗有助於緩解咽喉分泌物引起的不適。患者也可以使用處方類固醇鼻噴劑,該類噴劑相比非處方減充血噴劑更為安全有效,且作用時間更長。[10][13]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