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飛龍號太空船2號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第二版龍太空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龙飞船2号
Remove ads

飛龍號太空船2號(英語:SpaceX Dragon 2)是SpaceX的第二代飛龍號太空船

快速預覽 「SpaceX Dragon 2」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 ...
快速預覽 製造, 國家 ...
Remove ads

設計

第一代的外型與目前使用的貨運型相同,而飛龍2型是基於第一代改良,將拋棄式的逃逸火箭直接做在艙體側面結構上,它共攜帶4個側掛式的推進器倉,每個艙內有2台SuperDraco引擎,既能作為發射逃逸系統,也能用於動力著陸。它將會是美國最新一款經過載人認證的宇宙飛船,是美國在2011年以後重新獲得載人太空能力的有力競爭者(對手廠商為波音星際航線),開發初期曾野心勃勃的想於重返地球時,直接使用反推力火箭進行軟著陸,後來因NASA 基於安全考慮被迫放棄此計畫(但未來可能會再採用此計畫),改用傳統的降落傘減速,落海回收,並以此定案。

它還有更大的舷窗,從底部伸出的著陸支架,新的飛控電腦、航電系統,重新設計的太陽能板。飛船外形雖然是基於第一代加工,但氣動外形較先前已飛行了數年的飛龍號太空船也有了較大變化[10]

歷史

2014年5月29日,飛龍號太空船在一次於SpaceX總部進行的媒體活動中揭曉。[11][12][13]

飛龍號太空船2號設計用於將太空人送至太空,因此它與貨運版飛龍號太空船有著明顯的差別,而貨運版飛龍號太空船自2010年起就已投入使用。[14][15]

2015年5月6日,SpaceX完成了發射台上中止發射的測試。[16]

2015年11月24日,SpaceX又完成了飛龍號太空船2號的懸停測試。[17]

NASA已經與SpaceX簽署契約,在商業載人航太發展計畫項目下訂購了多達6次前往國際太空站的發射。

2019年3月2日,飛龍號太空船2號進行首次無人發射測試,前往國際太空站。飛船裏有一個假人模型,用來記錄真實太空人承受的各項數據。[18]3月8日,飛龍號太空船2號離開國際太空站回到地球,濺落大西洋[19]

2019年4月20日,在第一次試飛中飛行並計畫用於中斷起飛試驗的「龍2號」太空艙意外爆炸。另一艘太空載具已被分配進行中斷起飛試驗,但該次飛行的時間和隨後的任務取決於4月事件的持續調查結果。2019年7月,SpaceX調查結論認為爆炸原因是在地面設施中有氧化劑四氧化二氮不慎進入高壓通道,在高壓下四氧化二氮凝固成了固體。當系統在點火前開始流動時,高壓的氦氣攜帶固體四氧化二氮沖毀了一個單向的止回閥,同時四氧化二氮在高壓的環境下與止回閥的材料發生了化學反應,點燃了鈦金屬引發爆炸[20]

2020年1月19日,飛龍號太空船2號的中斷起飛和逃生系統試驗獲得成功[21]

2020年5月27日,獵鷹9號Demo-2任務的飛龍2號太空載具將首次載著羅伯特·本肯英語Bob Behnken道格拉斯·赫爾利2名太空人升空,並預計於發射24小時後與國際太空站對接,唯因天氣因素發射延期。

2020年5月30日下午3時22分,飛龍號太空船2號再度嘗試發射,成功升空。這是自2011年7月STS-135以來美國首次向國際太空站進行載人飛行,也是首次由商業機構執行的載人航太任務。因應COVID-19,兩名太空人相較其他太空人需隔離更長時間,以確保病毒不會散播到太空中[22]。美東時間5月31日下午1時2分,順利與國際太空站(ISS)成功對接,當完成相關程序後(約20分鐘),兩位太空人已進入ISS[23]。8月2日下午2時42分以海面濺落方式,從ISS安全返回地球。

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11月15日19時27分,飛龍號太空船2號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本次任務目標是將4名美國太空人送往國際太空站。參與這次代號「Crew-1」航太任務的四名太空人分別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維克多·格洛弗香農·沃克英語Shannon Walker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太空人野口聰一。這是飛龍號太空船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太任務[24]。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晚11時許,飛龍號太空船2號和國際太空站完成對接,並將在國際太空站停留6個月[25],美國東部時間5月2日2時57分,以海面濺落方式,從ISS安全返回地球,降落至佛羅里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

北美東部時區2021年4月23日05時49分,載人二號任務發射成功,飛往國際太空站,火箭推進器由海上平台回收成功。

Remove ads

載具清單

更多資訊 系列, 名稱 ...

發射清單

載人版飛龍號太空船任務

更多資訊 任務和圖樣, 座艙[28] ...
Remove ads

載貨版飛龍號太空船任務

更多資訊 任務, 圖樣 ...

美國太空總署增加六次飛行,直至2026年。[95]

Remove ads

備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