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49年停戰協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49年停戰協議(希伯來語:הסכמי שביתת הנשק בתום מלחמת העצמאות,直譯:「獨立戰爭結束時的停戰協定」;阿拉伯語:اتفاقات الهدنة 1949),是指以色列與其交戰國(埃及[1]、黎巴嫩[2]、約旦[3]、敘利亞[4])在1949年簽署的一系列停戰協議。該協議宣告自1948年以來的第一次以阿戰爭暫告段落,並劃定了以色列軍隊和阿拉伯聯軍之間的分界線(又稱「綠線」)。該線直到1967年六日戰爭時被再次打破。

聯合國決議中的猶太國
聯合國決議中的阿拉伯國
1949年停火線(綠線):
Remove ads
協議
1949年1月6日,拉爾夫本奇博士聲稱埃及最終同意與以色列商談停戰協議,協議於1月12日在第三國希臘的羅得島上進行。協議開始後不久,以方同意釋放埃及一個被圍攻的旅,然而不久後以方又撤回了先前的承諾。[5]協議直到月底並無進展。以色列要求埃及撤回駐紮在巴勒斯坦的所有軍隊。埃及卻堅持以色列要退回到亞實基倫-希伯侖路的北端。
協議最終於2月24日簽署。[1]其主要內容如下:
同年3月23日與黎巴嫩簽署協議[2]要點如下:
- 停戰分界線 ("綠線")作為巴勒斯坦託管地與黎巴嫩的交界線。
- 以色列在前年占領的13個黎巴嫩城鎮悉數還給黎巴嫩。

與約旦方的協議簽定於4月3日[3]要點如下:
與敘利亞的協定簽署於7月20日。[4]儘管敘利亞撤出大部分軍隊,但是敘方解讀認為撤軍並不意味著領土的最終裁定。
參考與腳註
研究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