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4年亞足聯亞洲盃

第十三届亚洲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4年亞足聯亞洲盃
Remove ads

2004年亞足聯亞洲盃是第 13 屆亞足聯亞洲盃賽事。於2004年7月17日至8月7日在中國舉行。本屆亞洲盃決賽圈首次將參賽球隊擴大到 16 支。決賽中,上屆冠軍日本3-1擊敗東道主中國成功衛冕,第三次捧起亞洲盃。作爲亞洲盃的冠軍,日本代表亞洲足聯參加2005年國際足總聯合會盃

快速預覽 2004 AFC Asian Cup, 賽事資料 ...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亞洲盃中沙烏地阿拉伯的慘敗令人意外,甚至未能小組出線;相反巴林約旦兩支非傳統強隊在本次比賽中表現異常出色,巴林取得了在本國亞洲盃決賽圈上的歷史最好成績—第四名,而約旦在首次參加亞洲盃決賽圈便闖進八強,在半準決賽中與最終冠軍日本直到互射十二碼才遺憾出局。

Remove ads

比賽場地

更多資訊 北京, 重慶 ...

外圍賽

本屆亞洲盃決賽圈共有16支球隊參加,衛冕冠軍日本及主辦國中國直接獲得參賽資格,其餘的14個名額通過外圍賽產生。外圍賽共有41支國家足球隊參輿,最終於2003年12月3日結束全部比賽。

出線球隊

更多資訊 隊伍, 資格 ...
1 粗體表示該屆賽事冠軍

抽籤

本屆賽事的抽籤儀式於2004年1月15日晚在重慶人民大禮堂進行[1]

更多資訊 第一檔, 第二檔 ...

參賽名單

分組賽

分組賽分為 4 組,每組各有 4 隊進行單循環比賽。每組前 2 名晉級 8 強淘汰賽。

A組

更多資訊 隊伍, 賽 ...
更多資訊 中國, 2–2 ...

更多資訊 卡達, 1–2 ...
觀眾人數:5,000
裁判:馬蘇德·莫拉迪英語Masoud Moradi伊朗

更多資訊 巴林, 1–1 ...
觀眾人數:48,000
裁判:上川徹日本

更多資訊 印度尼西亞, 0–5 ...
觀眾人數:48,000
裁判:泰拉特·奈姆(黎巴嫩

更多資訊 巴林, 3–1 ...
觀眾人數:20,000
裁判:科菲·柯吉亞英語Coffi Codjia貝南

更多資訊 中國, 1–0 ...
觀眾人數:60,000
裁判:馬蘇德·莫拉迪英語Masoud Moradi伊朗
Remove ads

B組

更多資訊 隊伍, 賽 ...
更多資訊 南韓, 0–0 ...

更多資訊 科威特, 3–1 ...
觀眾人數:31,250
裁判:納賽爾·哈姆丹(沙烏地阿拉伯

更多資訊 約旦, 2–0 ...
觀眾人數:28,000
裁判:陸俊中國

更多資訊 阿聯, 0–2 ...

更多資訊 南韓, 4–0 ...

更多資訊 約旦, 0–0 ...
觀眾人數:25,000
裁判:泰拉特·奈姆(黎巴嫩
Remove ads

C組

更多資訊 隊伍, 賽 ...
更多資訊 沙烏地阿拉伯, 2–2 ...
觀眾人數:12,400
裁判:猜瓦·坤薩塔(泰國

更多資訊 伊拉克, 0–1 ...
觀眾人數:12,400
裁判:宗冠權(南韓

更多資訊 土庫曼, 2–3 ...
觀眾人數:22,000
裁判:薩阿德·卡米勒·法德利英語Saad Kamil Al-Fadhli科威特

更多資訊 烏茲別克, 1–0 ...
觀眾人數:22,000
裁判:科菲·柯吉亞英語Coffi Codjia貝南

更多資訊 沙烏地阿拉伯, 1–2 ...
觀眾人數:15,000
裁判:宗冠權(南韓

更多資訊 土庫曼, 0–1 ...
觀眾人數:34,000
裁判:穆罕默德·庫薩(敘利亞

D組

更多資訊 隊伍, 賽 ...
更多資訊 日本, 1–0 ...
觀眾人數:35,000
裁判:馬克·希爾德英語Mark Shield澳洲

更多資訊 伊朗, 3–0 ...
觀眾人數:37,000
裁判:穆罕默德·庫薩(敘利亞

更多資訊 阿曼, 2–2 ...
觀眾人數:35,000
裁判:阿卜杜勒–拉赫曼·德拉瓦(巴林

更多資訊 泰國, 1–4 ...
觀眾人數:45,000
裁判:法里德·馬爾祖齊(阿聯

更多資訊 阿曼, 2–0 ...
觀眾人數:13,000
裁判:陸俊中國

更多資訊 日本, 0–0 ...
觀眾人數:52,000
裁判:馬克·希爾德英語Mark Shield澳洲
Remove ads

淘汰賽

晉級圖

 
半準決賽準決賽決賽
 
          
 
7月30日–北京
 
 
中國3
 
8月3日–北京
 
伊拉克0
 
中國p1 (4)
 
7月31日–濟南
 
伊朗1 (3)
 
南韓3
 
8月7日–北京
 
伊朗4
 
中國1
 
7月30日–成都
 
日本3
 
烏茲別克2 (3)
 
8月3日–濟南
 
巴林p2 (4)
 
巴林3
 
7月31日–重慶
 
日本加時4 季軍戰
 
日本p1 (4)
 
8月6日–北京
 
約旦1 (3)
 
伊朗4
 
 
巴林2
 

半準決賽

更多資訊 烏茲別克, 2–2 (延長賽) ...
觀眾人數:18,000
裁判:宗冠權(南韓

更多資訊 中國, 3–0 ...
觀眾人數:60,000

更多資訊 日本, 1–1 (延長賽) ...

更多資訊 南韓, 3–4 ...
觀眾人數:20,000
裁判:薩阿德·卡米勒·法德利英語Saad Kamil Al-Fadhli科威特

準決賽

更多資訊 巴林, 3–4 (延長賽) ...

更多資訊 中國, 1–1 (延長賽) ...
觀眾人數:55,000
裁判:泰拉特·奈姆(黎巴嫩

季軍戰

更多資訊 伊朗, 4–2 ...
觀眾人數:10,000
裁判:法里德·馬爾祖齊(阿聯

決賽

更多資訊 中國, 1–3 ...
觀眾人數:62,000
裁判:薩阿德·卡米勒·法德利英語Saad Kamil Al-Fadhli科威特

獎項

更多資訊 神射手, 最佳球員 ...

射手榜

5球

4球

3球

2球

1球

烏龍球

最佳陣容

決賽之前,亞足協技術委員會公布了本屆亞洲盃賽的第一最佳陣容,該陣容中的7名球員出現在決賽賽場[2]。包括4名日本球員以及3名中國球員。

最終排名

更多資訊 名次, 隊伍 ...

贊助商

爭議

本屆亞洲盃亦有備受爭議的事件。

維拉潘事件

2004年7月17日中國隊與巴林隊比賽後的新聞發布會結束時,亞足聯秘書長彼得·維拉潘英語Peter Velappan在講話中公開批評北京球迷「熱情不足」(工人體育場當晚上座率不足六成)且「有些不禮貌」(因球迷對閻世鐸及巴林隊發出噓聲)[3],稱如果上座率仍然低下,亞足聯「將不會把任何比賽放在北京舉行」,並指出「即使是對中國足協有什麼意見,也不應該在這樣的場合表現出來」[4],甚至懷疑「北京在2008年能否舉辦一屆成功的奧運會」,一時引發爭議,多名球迷以「無權對北京奧運做出評價」為由要求維拉潘道歉[5][6]國家體育總局更是責成中國足協和2004年亞洲盃中國組委會就此撰寫書面報告進行說明[7]。7月19日,維拉潘在濟南為此公開道歉,並收回自己對北京奧運的質疑[8]

換門事件

本屆亞洲盃8強日本對約旦在延長賽完畢以後,有日本球員中田浩二向執法裁判提出換球網的申請,結果引起了約旦足球隊的抗議;後來該裁判在比賽後被世界足協停職。

決賽後衝突

本屆亞洲盃決賽中,曾被捲入換球門事件的日本隊球員中田浩二在第66分鐘手球破門[9]引發爭議,當值主裁卻認定進球有效,最終中國隊1-3負於日本隊,賽後工體及日本駐華大使館外爆發衝突事件[10]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