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事件

人道主义危机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8月敘利亞化武襲擊事件是2013年8月21日發生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東部郊區古塔化學武器攻擊事件[12]。遇害者基本是在晚間睡覺時死亡的,遇難者身上基本沒有任何傷痕而死去,症狀包括昏迷、鼻子和嘴噴涌白沫、瞳孔收縮、呼吸困難等。[2][9]

快速預覽 2013年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事件, 位置 ...
2013年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事件
敘利亞內戰的一部分
File:State Department map of Gouta chemical attack.svg、​Syria - Damascus Areas of Influence and Areas Reportedly Affected by 21 August Chemical Attack-ar.jpg
位置敘利亞大馬士革古塔地區
座標33°31′11″N 36°21′03″E
日期2013年8月21日 (2013-08-21)
武器沙林 編輯維基數據
死亡322人(敘利亞人權觀察宣稱)[1]

355人(無國界醫生[2]
494人(大馬士革媒體辦公室)[3]
588人(VDC英語Center for Documentation of Violations in Syria[4]
635人(SRGC[5]
1,222人(HRO East Ghouta)[6]
1,300人(SNC[7]
1,338人(LCC[8]
1,429人(美國政府[9]
1,729人(自由敘利亞軍宣稱)[10]

  • 備註:並非最終數據
  • 一些死亡人數僅僅是依據收集到的屍體來算
受傷3,600人[11]
關閉

事件最早由敘利亞反對派披露,敘利亞人權觀察表示至少有322人死亡,其中包括46名反對派士兵,其餘都是包括許多兒童在內的平民;地方協調委員會表示有1300多人遇難,自由敘利亞軍聲稱多達1700多人被害。事發地為反對派控制的地區,反對派指責敘當局使用含有沙林毒氣火箭彈發動了此次襲擊,不過巴沙爾政府否認這個指控,稱是反對派幹的。

事件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和譴責。聯合國化學武器調查小組8月底剛離開敘利亞,9月16日聯合國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內容顯示:根據現場搜到的「明確、可信的證據」表明,8月21日的確發生了較大規模地針對包括兒童在內的平民的化學武器襲擊事件,事件是由用地對地火箭彈發射的神經性毒劑沙林造成的,不過報告並沒有提是誰使用了化學武器。[13]

美國聲稱根據情報已經確定巴沙爾政府是事件的罪魁禍首,美國情報部門攔截到了敘利亞高官談及化學武器的通訊記錄[14],包括美國英國法國以色列瑞典土耳其加拿大,以及阿拉伯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都表態要求敘利亞當局要對此負責,其中美國政府認定包括426名兒童在內的1429人遇害,美方還掌握搭載化學武器的火箭彈發射和降落的時間與地點[9]

同時俄羅斯伊朗的官方媒體則稱得到了反對派中對無辜平民使用了化學武器的證據。[15][16]俄羅斯之聲報道,俄外交部稱,對地區電視台報道真實性的調查表明,8月21日清晨,敘利亞反對派從占領區向這一地區發射了類似恐怖分子今年3月19日在阿薩勒鎮(阿勒頗附近)使用的含有暫不確定的有毒化學物質的自製火箭彈。[15]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對外廣播電視台報道,有多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人員在接受美聯社的採訪時稱,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郊區姑塔東區使用了從沙特手中獲得的化學武器,但「因為沒有得到必要和正確的培訓」,造成了許多平民遇難。[16]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獲得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敘利亞於2013年10月14日起正式成為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成員國,也是該組織第190個成員國。[17]

背景

在這次事件之前,已經有許多報道認為敘利亞內戰中雙方都使用過化武進行襲擊[18][19]

敘利亞反對派方面:

路透社和華盛頓時報報道,聯合國敘利亞問題國際獨立調查委員會委員卡拉·德爾-蓬特於2013年5月上旬表示,敘利亞反對派有極大的嫌疑使用沙林神經毒氣,這得到了一些毒氣襲擊受害者的證實。同時她還表示,其小組目前還沒有發現有關巴沙爾的軍隊使用化學武器的證據。[20][21]

巴沙爾政府方面:

前巴沙爾政府的一名科學家在2013年5月下旬表示,敘政府軍已在大馬士革、阿勒頗、伊德利卜和霍姆斯的一些地區使用過稀釋過的沙林毒氣對付反對派[22];已潛入大馬士革郊區多日的兩名法國《世界報》記者於5月27日稱他們連續多天在當地目睹了政府軍使用化武,被害者現呼吸困難、嘔吐等症狀,他們還將在當地採集的土壤等樣本交給法國政府[23];6月中旬,美英法等國確認敘政府軍在過去的一年中曾多次小規模使用包括神經毒氣沙林在內的化學武器[24][25][26]

事件

Thumb
詳細地圖

大馬士革之戰敘利亞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反對派控制的勢力範圍主要集中在郊區地帶。

2013年8月21日,政府軍對反對派控制的大馬士革東部郊區展開了一次進攻行動[27]

報道稱,此次進攻發生在21日凌晨3點左右[28],政府軍的目標是奪回被自由敘利亞軍控制了好幾個月的古塔(Ghouta)[29],該地區以種植農業遜尼派人士為主[5][30][31][32]。另一反對派控制的Jobar郊區也有攻擊發生。

無國界醫生於8月24日表示8月21日當天早上3個小時內古塔地區的三所醫院一共接納了3600名有「毒害神經的症狀」的病人,其中355人死亡[33]地方協調委員會稱1338人遇害,其中1000人死於Zamalka[8][34][35]

BBC報道,三名反對派人士於8月21日凌晨在Facebook首先發布了化武攻擊的消息[36]

8月22日,政府軍繼續炮轟該地[37]

自由軍的Abu Omar對衛報記者表示:襲擊當地的火箭彈非常不一樣,因為你只能聽到它們在空中飛行的聲音,卻聽不到任何的爆炸聲,也沒有對建築造成任何破壞[38]。來自於人權觀察的目擊者表示,受害者的症狀與發射炮彈的方式證明是化學武器造成的[39]。活動家與當地居民對衛報記者表示:在遭受襲擊的地區發現有剩餘20枚攜帶有化學武器的火箭彈還沒有引爆[40]。一名曾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工作過的化武專家Richard Guthrie表示,襲擊當天所在的一周之內,大馬士革所刮的都是從政府軍所在方向吹向東部反對派區域的風,事實上也沒有政府軍士兵在這次襲擊中喪生。[41]

異議

8月29日,Mint Press News英語Mint Press News,一名巴勒斯坦移民二代女性Muhawesh於2012年創立的新聞網站報道稱記者戴爾·伽弗拉克(Dale Gavlak)和約旦記者葉哈雅·阿巴布尼(Yahya Ababneh)在對大馬士革和古塔區的居民和反對派士兵及其家屬的採訪中,一位反對派士兵的父親阿布·阿卜杜勒·穆奈因姆(Abu Abdel-Moneim)向記者表示,他的兒子和其他十二名反對派士兵當時並不清楚所操作的是化學武器,因此導致操作失誤而死亡,毒氣擴散從而造成了這次慘案的發生。這些化學武器來自沙烏地阿拉伯情報部長班達爾·本·蘇丹(Bandar bin Sultan),原計劃這些武器要提供給敘利亞「努斯拉陣線」恐怖組織,一個與蓋達組織有聯繫的反對派武裝。[42]伽弗拉克後告知黃玫瑰博客「儘管我做了反覆的直接的或是通過法律顧問的請求,他們都不願意發布一份聲明說我不是作者,阿巴布尼是該報道唯一的採訪者和作者。」[43]伽弗拉克還解釋說她「只是充當阿巴布尼的英文稿件編輯,因為他通常用阿拉伯文寫作……」在MPN決定將伽弗拉克的名字署上前沒有告知她,這是一次單方面的行動。[44]伽弗拉克從2012年3月起就經常為該網寫稿。[45]之後她與該網中斷了關係。[46]此外記者Steve Horn和Patrick O. Strickland也舉出該網就毒氣事件的報道的可信和準確度問題並離開了該網,阿巴布尼在10月的報道中說他在伊朗修碩士論文,他「在利比亞和敘利亞的政府和叛軍中都有很多關係……現在我的名字無人不知了,我想我該換個工作」。[47]Fairness and Accuracy in Reporting英語Fairness and Accuracy in Reporting一開始說該報道「並不諱言自己所知的有限」但當伽弗拉克與該網斷絕關係後,說「就MPN表現的業餘式的宣稱來看,沒有任何理由認真對待它的說法」[48]。聯合國駐敘利亞武器核查小組組長塞爾斯特羅姆(Åke Sellström)被問及對MPN看法時說:「他們這個民族以一千零一夜聞名。」[49]

情報分析

許多西方國家的情報部門,如英國[50]以色列[51]美國[52]法國[53]土耳其[54]德國[55]宣稱敘利亞當局應對這次襲擊負責,但他們所得出的傷亡人數有差距。情報資料宣稱敘當局之所以要發動如此攻擊,是考慮到反對派在郊區的力量,以及久攻不下的難處[52][56][57]。法國情報機構衛星圖片顯示,反對派控制地區遭到的襲擊來自於政府軍所在的地區[58]。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在記者會上宣稱,2013年敘政府已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而在21日襲擊事件發生前三天,敘政府軍就被告知要戴上防毒面具,並被指示在地面上提前採取預防措施;美方也斷定火箭彈是從政府軍控制的區域發射投向由反對派控制或爭奪中的區域,並掌握了火箭彈發射與降落的時間和地點。美方稱截獲有敘當局高官的通話記錄,宣稱是敘政府發動了化武襲擊。[59]

同時西方的情報報告受到了敘利亞當局及其主要盟友俄羅斯伊朗的反對,俄羅斯之聲引用阿巴布尼的報道說支持反對派的沙烏地阿拉伯向反對派提供了化學武器,反對派才是事件的責任人[60]

後續

人權觀察表示,儘管敘利亞不是《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成員國,不過使用化學武器仍然是不合理的行動,該組織認為聯合國安理會應將敘利亞發生的戰爭罪行和反人類罪行提交給國際刑事法院審判。[61]聯合國與阿盟敘利亞危機聯合特使拉赫達爾·卜拉希米表示,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定,聯合國安理會應該採取行動。[62]

8月26日到31日,以瑞典科學家塞爾斯特羅姆(Ake Sellstrom)為首的13名聯合國對敘化武問題調查小組成員進行了實地調查工作,調查小組將依據分析結果起草最終報告呈交給潘基文,潘基文再將報告轉交給安理會和所有聯合國會員國[63]。聯合國報告諸多細節,直指忠於巴沙爾·阿薩德的精銳部隊,其中列出火箭彈飛行軌跡表明發射點位於大馬士革卡西翁山直接俯瞰著阿薩德總統府的陣地[64]

使用化學武器是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設定的「紅線」,化武襲擊會導致美國的軍事干預。在美國為首的國家確定敘當局是兇手後,由於俄羅斯的反對,美國原本計劃要繞過安理會使用戰斧巡弋飛彈有限度地打擊敘利亞的一些軍事設施。後來由於美國民眾大多反對美國介入敘利亞內戰,[65]再加上美國國會不少議員反對軍事干預,因此歐巴馬政府暫停了軍事打擊計劃並同意俄羅斯政府提出的建議——即讓敘利亞當局交出並銷毀保存的所有化學武器,並立即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來作為暫時解決此事件的措施,如果阿薩德當局無法及時履行框架協議(美俄兩國外長在同年9月於日內瓦達成協議,要求敘利亞當局在2014年年中之前將化學武器全部銷毀)或犯有任何錯誤,就要面臨聯合國通過的制裁措施。[13]聯合國表示歡迎這個以交化武換和平的做法。

紐約時間9月27日晚,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一項有關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的決議[66],這成為自2011年敘利亞示威爆發以來安理會通過的首份涉敘決議,此前俄國與中國曾三次在向敘利亞當局施壓的涉敘決議中投反對票。

銷毀化武

聯合國官員表示,10月6日是「展開銷毀敘利亞化武工作的首日」,被銷毀的物品包括可以投入使用的化學武器彈藥,以及用於製造化學武器的灌裝設備等。他們在進行武器銷毀的同時,仍會繼續進行核查工作。[67]

敘利亞於同年10月14日正式成為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成員國。[17]

2014年1月7日,首批裝載有敘利亞化學武器物質的船隻離開了敘利亞北部港口城市拉塔基亞,中國、俄羅斯丹麥挪威護衛艦組成護航編隊為化武運輸船隻護航。敘利亞化武將分兩類在美國艦隻上和在他國以商業模式予以銷毀。[68]6月23日,最後一批需要銷毀的化武原料從拉塔基亞港運出,將在義大利的港口轉運,並在國際公海上全部銷毀。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總幹事尤祖姆居當天在荷蘭海牙表示,這是「全面銷毀敘利亞化武使命中的一個里程碑」,「將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全部從一個正經歷武裝衝突的國家運出」尚屬首例。敘外交部當日發表聲明稱,敘方將境內化學武器原料全部移交並運送出境,證明了敘政府執行銷毀化武協議的誠意。[69]

關聯事件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