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5年伊斯蘭國殺害利比亞境內基督教移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5年4月19日,伊斯蘭國利比亞省發布了一段影片,影片中顯示兩群基督徒移民工人遭到槍擊和斬首,這兩群人被關押在相距數百英里的不同地點。一群大約12名俘虜被關押在利比亞東部海岸,另一群大約16名俘虜被關押在沙漠中。影片中伊斯蘭國人員威脅要殺死不皈依伊斯蘭教或不繳納吉茲亞稅的基督徒。影片中顯示的約30名受害者中,大多數是衣索比亞人,但至少有7人來自厄利垂亞。伊斯蘭國稱受害者為衣索比亞正統合性教會的成員。
Remove ads
背景
伊斯蘭國是伊斯蘭主義激進組織,前身為伊拉克蓋達組織。該組織自稱哈里發國,並在2015年控制了伊拉克和敘利亞三分之一的領土。[1]2014年8月,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北部發起攻勢,迫使數千名尼尼微平原的基督徒遠走他鄉躲避戰亂。除了基督徒外,伊斯蘭國還對雅茲迪展開種族清洗,導致數千人死於大饑荒、奴役和屠殺。除此之外,伊斯蘭國摧毀了伊拉克境內的亞述、什葉派和基督教的文化遺產。[2]穆阿邁爾·卡扎菲被殺後,伊斯蘭國趁著局勢混亂在利比亞站穩腳跟,[3]並在之後多次聲稱對利比亞境內的外國人襲擊負責,如2015年科林西亞酒店襲擊。[4]
伊斯蘭國通過社交媒體招募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其宣傳影片主要以殺害俘虜為主,如對約旦空軍飛行員米那·薩菲·優素福·卡薩斯貝實施火刑和斬首美國記者詹姆斯·佛利。[1][5]2015年2月,伊斯蘭國發布一段影片,影片內容是殺害在利比亞的21名埃及科普特基督徒,此舉引發埃及報復性空襲。[6][2]
Remove ads
影片
总结
视角
這段影片時長29分鐘,標題為「直到他們獲得確鑿證據」。[a][2]2015年4月19日,這段影片發布在伊斯蘭國相關網站與社交媒體帳號,並帶有該組織的媒體分支機構標誌。[1] 《時代雜誌》評價其具有動作片的剪輯手法和令人震驚的象徵意義,與該組織其他宣傳影片風格如出一轍。[5]
影片前25分鐘的內容據稱是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拍攝,講述了基督徒與穆斯林的關係。[1]影片由伊斯蘭國神職人員謝赫阿布·馬利克·阿納斯·納什萬配音,錄音地點可能是在敘利亞北部。在查閱《古蘭經》的耶穌畫像後,納什萬簡單地介紹了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形成。隨後,影片切換到歷史劇畫面。在畫面中,一群中世紀穆斯林戰士在進攻城堡,然後畫面切換成伊斯蘭國領導人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攀登努爾大清真寺的敏拜爾場景。納什萬還譴責三位一體是叛教行為,並要求信仰基督教的異教徒繳納吉茲亞,否則將被處死。他表示敘利亞拉卡的基督徒居民雖不願皈依伊斯蘭教,但繳納了吉茲亞。在一段採訪影片中,居住在伊斯蘭國控制下的阿勒頗和拉卡的基督徒表示自己生活安全。[8]納什萬將驅逐伊拉克基督徒的行為狡辯成慈悲,並聲稱他們拒絕繳納吉茲亞或與伊斯蘭國談判。[2]
之後,影片切換成伊斯蘭國武裝份子摧毀教堂、墓碑和其他基督教象徵(如十字架和耶穌母親馬利亞畫像)的畫面。[9][1]接著畫面轉到兩組關押在相距數百英里遠的俘虜身上。[2][6]第一組俘虜關押在利比亞東部的伊斯蘭國巴卡省,人數約十幾人全都身穿橙色囚衣待在海邊。第二組俘虜人數16人身穿黑色囚衣,關押在利比亞南部的伊斯蘭國法扎省的沙漠中,同時還有16名武裝人員持槍對著他們的頭。[5][1]字幕寫道「來自敵對衣索比亞正統合性教會的十字教徒」。[b][11]一名蒙面黑衣槍手用槍指著鏡頭說:[12][6]
一切讚頌歸於真主,普世的主宰和供養者,願和平與祝福降臨先知穆罕默德。致十字教之國,我們再次回到這片沙地,先知的同伴們曾在此留下足跡,我們要告訴你們:穆斯林的鮮血不會白流,你們的宗教曾沾染他們的鮮血。事實上,他們的血是最純潔的,因為他們身後有一個繼承復仇的民族。我們以真主的名義發誓:在我們手中蒙羞者,將永無安寧,即使在夢中也不會,除非他們皈依伊斯蘭教。
槍手援引了穆罕默德的話,表示先知會保護那些「謹守拜功,完納天課」的人,除非伊斯蘭另有規定。隨後,他聲稱伊斯蘭國的戰鬥是「信仰與褻瀆以及真理與謬誤之間」的鬥爭,並將戰鬥至消滅「多神論」和完全順服真主為止。[6]
過後,影片在第一組俘虜被斬首,鮮血流入地中海和第二組俘虜爆頭畫面交替。[11][5][13]影片最後,納什萬表示:[2]
我們告誡各地的基督徒,如果真主意願,伊斯蘭國將會擴張。即使你們身處堡壘之中,它也會找到你們。那些皈依伊斯蘭教或繳納吉茲亞稅的人將是安全的。但是那些拒絕的人……除了刀劍的鋒刃,他們將不會從我們這裡得到任何東西。男人將被處死,婦女和兒童將被奴役,財產將被沒收。這是真主和先知的判決。
Remove ads
受害者
這些受害者是試圖移民歐洲的基督教外籍勞工。[14][1]根據衣索比亞政府說法,死者中有30人為衣索比亞公民,[6][15]但只有兩人通過親屬指認知曉名字,他們分別是伊亞蘇·伊庫諾阿姆拉克和巴爾恰·貝萊特。[16]據悉他們來自柯科斯,經蘇丹進入利比亞,目標是乘船前往義大利,後再前往英國。[9]難民和移民熱線稱有7名厄利垂亞人死於這場屠殺,[5]其中3人曾是以色列的尋求庇護者,但在2014年被驅逐出境。[17]一名匿名博主告訴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死者中有8人是出生在衣索比亞的厄利垂亞人。[18]
2018年12月24日,利比亞刑事調查部門宣布,通過審訊被拘留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獲得的信息,在蘇特一處農場發現了埋著影片中34個死者的萬人冢。遺體出土後,將運回衣索比亞。[19]
反應
在死者信息確認前,政府發言人雷德萬·海珊譴責此次處決,無論死者是否是衣索比亞公民。[20]信息確認後, 政府表示對「我們無辜的國民遭受野蠻行徑深感悲痛」,[21]並宣布從4月22日起全國哀悼三天和降半旗致哀。[22]
衣索比亞禮天主教會為死者舉行了彌撒,包括阿迪斯阿貝巴總主教貝爾哈內耶蘇斯·德梅雷烏·蘇拉菲爾、衣索比亞正統合性教會主教阿布納·馬蒂亞斯以及衣索比亞伊斯蘭事務最高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阿明在內的多位宗教人士譴責了這次殺戮。[23]衣索比亞正統合性教會聖主教會議通過了一項決定,每年紀念這些遇難者,並將他們定為「埃及土地上的衣索比亞殉道者」。[24]
4月22日,約10萬名示威者在阿迪斯阿貝巴的梅斯克爾廣場參加了由政府主導的抗議活動,譴責利比亞屠殺事件。總理海爾馬里亞姆·德薩萊尼在集會上發言稱:"本周我國公民在利比亞遭遇的暴行,不僅揭示了恐怖主義的本質,更暴露了行兇者的邪惡行徑與目的。"他同時呼籲民眾抵制"本土滋生的極端主義",並警告國民切勿通過撒哈拉沙漠進行非法移民。[14]在集會上有反政府示威者朝警察投擲石塊。警察則發射催淚彈作為回應,並逮捕了100多人,部分示威者需送院治療。[25][26]
Remove ads
利比亞外交部長穆罕默德·戴里表示,他對「野蠻殺戮」感到「震驚」,並呼籲國際社會協助該國打擊恐怖主義。[27]白宮發言人譴責了此次殺戮,稱「這些恐怖分子僅因為這些人的信仰就殺害他們,這徹底暴露了恐怖分子惡毒而毫無意義的殘暴行徑」,並敦促利比亞各方達成政治和解,並摒棄恐怖主義。[28]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對殺戮事件表示憤怒,並呼籲利比亞全國達成和平協議,以恢復利比亞的穩定。[21]阿爾及利亞、[29]捷克、[30]希臘、[31]日本、[32]俄羅斯、[33]西班牙[34]和土耳其[35]外交部也相繼發表了聲明。
教宗方濟各強烈譴責伊斯蘭國對基督徒"持續不斷的迫害",並在致阿布內·馬蒂亞斯的信函中對屠殺事件表示悲痛與憂慮。[36]非洲聯盟、歐洲聯盟[37]及聯合國也相繼發表聲明,一致譴責這一暴行。[38]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