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6年大韓民國國會選舉
第20屆大韓民國國會議員選舉・對朴瑾惠政府的第二次信任投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6年韓國國會選舉,正式名稱為大韓民國第20屆國會議員選舉(韓語:대한민국 제20대 국회의원 선거/大韓民國 第20代 國會議員 選擧*/?),於2016年4月13日舉行。此次選舉在野的第一大黨共同民主黨出乎預料的成為國會第一大黨,議席與上屆相近,雖然失去原根據地全羅道及光州的大部席次,但在首都圈(首爾、仁川及京畿道)取得大部分席位;執政的新世界黨失利,與上屆相比失去近三十席,失去國會的控制權。創黨僅兩個月、代表第三勢力的國民之黨取得38席,形成國會「三分天下」的局面。這亦是韓國國會自2000年後,再次出現「朝小野大」的局面。
Remove ads
簡介
這是自韓國憲法法院頒布一個有爭議的裁決後,韓國首次議會選舉。該判決改變了選區的人口比例:最多的人口與最少的人口比例由3:1改為2:1;同時決定在一定選區的選民人數不多於或少於平均選民人數的三分之一[1]。此外,今次國會選舉地方選區將重新劃界,地方選區253席,比例代表47席,選舉產生300名國會議員。
選前在野黨派經歷多次重組及分裂,先後組成正義黨、共同民主黨(民主黨及「新政治民主聯合」前身)及國民之黨(「新政治民主聯合」分裂而成),被認為或有利執政黨新世界黨的選情,但新世界黨亦出現提名內訌的現象。
選舉日程
- 預備候選人登録申請:2015年12月15日。
- 候選人登録申請:2016年3月24日至3月25日,09:00~18:00。
- 在外投票:3月30日至4月4日,08:00~18:00。
- 海上投票:4月5日至4月8日。
- 事前投票:4月8日至4月9日,06:00~18:00。
- 投票日:4月13日,06:00~18:00。
- 時任總統:朴槿惠
選區重劃
2015年,韓國進行人口普查,選區於年底重劃。選區重劃的期限於2015年12月31日,然而國會並未在此前通過新的劃分方案,直到隔年2月,才由兩個主要政黨通過。新制將區域議席自246席增至253席,比例代表從54席減為47席。
民意調查

新世界黨
共同民主黨
國民之黨
正義黨
Remove ads
出口民調
MBC、KBS、SBS三大電視臺均在開票節目發表出口民調,一般認為新世界黨即使過半失敗,仍為國會最大黨。
- 粗體字表示預測正確
- 下表為出口民調預測的結果,與實際結果有差異。
- 下表為區域議員出口民調與實際情況的差異。
Remove ads
選舉結果
在第20任國會議員總選舉中,新世界黨僅拿122席,共同民主黨獲123席,第三勢力國民之黨拿38席。新世界黨意外落敗,顯示選民對執政黨的耐心已達極限,世越號事件、MERS事件等政府表現再再顯示朴槿惠政府的領導無方,和財團勾結,與朴選前的承諾相違背,後續的閨密門事件、新世界黨分裂,更加印證新世界黨不得人心。敗選結果導致隔年的總統大選黨內候選人難產,金武星辭去黨魁之職,前首爾市長吳世勳敗選,同樣落敗的國會議員李仁濟之後雖參加初選,也鎩羽而歸,嚴重影響保守派在大選的士氣;共同民主黨逆勢成長,雖然在政黨票方面屈居第三,落後國民之黨,但區域選舉表現亮眼,包括在首都圈、PK(釜山、蔚山、慶南)席次都有所成長,TK(大邱、慶北)、江原成功插旗,令該地被證明不再是鐵板一塊,使隔年的大選備受看好。選前鄭東泳、千正培、安哲秀、金漢吉以及選後孫鶴圭、金鍾仁等諸多派系陸續離黨,黨內文在寅一枝獨秀的勢頭再也無人能及,後續的燭光集會,文在寅成為最大的得利者;國民之黨單看本次選舉結果頗為亮眼,不但達成國會三黨鼎立的目標,政黨票得票更一舉衝上第二,一時大有與共同民主黨互別苗頭之勢,然而該黨的選舉地圖一攤開,區域25席國會議員有23席集中在湖南圈,另2席在首爾,使國民之黨因地域性而發展受限。雖然隔年大選期間國民之黨的政黨支持度超越自由韓國黨(新世界黨改稱後的新名),但嶺南空洞化的隱憂,在本次選舉即已浮現,隔年大選,安哲秀對於如何吸引保守勢力的選票就面臨困境;代表左派進步勢力的正義黨在三黨混戰中殺出重圍,成功跨越政黨票比例代表分配門檻,取得一定席位,總席次雖然未達20席成為主要政黨的限制,但已幫助沈相奵取得隔年大選的參選聲望。
全國選舉人數42,100,398名,投票人數共24,432,533名,投票率:58.0%。
- 粗體字表示高於全國投票率。
↓ | |||||
6 | 123 | 38 | 11 | 122 | |
正義黨 | 共同民主黨 | 國民之黨 | 無黨籍 | 新世界黨 |
Remove ads
新世界黨、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分別在慶北、濟州、光州達成橫掃的記錄,世宗則為自由派無黨籍的李海瓚連任。首都圈以共同民主黨82席表現最優,遙遙領先新世界黨的35席,為本次勝選奠定基礎,國民之黨含黨魁安哲秀在內2席,正義黨黨首沈相奵1席,親保守派無黨候選人在仁川拿下2席;忠清圈新世界黨14席,共同民主黨12席,平分秋色;湖南圈的大贏家國民之黨拿下23席,共同民主黨僅剩3席,新世界黨在自由派大本營插旗2席;嶺東江原道新世界黨拿下6席,共同民主黨宋基憲突圍成功,搶下1席;TK(大邱、慶北)為保守派大本營,新世界黨21席,共同民主黨金富謙在最保守的大邱搶下1席灘頭堡,無黨3席(包括後來加入共同民主黨的洪宜洛);PK(釜山、蔚山、慶南)新世界黨包含黨首金武星在內27席,共同民主黨席次增長至8席,正義黨魯會燦1席,無黨籍4席。
- 淺色表示該政黨或勢力在該行政區領先;深色表示該行政區所有區域席次為單一勢力所囊括。
- 區域當選國會議員地圖
- 四大政黨得票率地圖
當選議員
共同民主黨 新世界黨 國民之黨 正義黨 無黨籍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