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2年至今的俄烏和平談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和平談判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進行了多次。[1][2][3][4]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3月14日) |
![]() |
背景
烏克蘭政府從2月25日開始討論與俄羅斯進行會談的可能,直到俄羅斯要求烏克蘭軍隊放下武器。此外,烏方反對在白俄羅斯境內舉行會議。
2月27日上午,由俄羅斯總統助理弗拉迪米爾·梅金斯基率領的俄羅斯代表團抵達白俄羅斯戈梅利。俄羅斯官員在沒有與烏克蘭代表會面的情況下表示烏克蘭拒絕談判。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發言人謝爾蓋·尼基福羅夫(Сергій Никифоров)指出:
“ | 烏克蘭的立場保持不變。我們準備在任何中立的地方會面:巴庫、伊斯坦堡、華沙、維也納……我們繼續邀請俄羅斯儘快坐到談判桌前,挽救其軍隊的生命……[5]。 | ” |
在2022年2月27日中午的談話中,烏克蘭總統弗拉迪米爾·澤倫斯基與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同意烏克蘭代表團將在普里皮亞特河附近的烏克蘭-白俄羅斯邊境與俄羅斯代表團會面。
談判
2022年2月27日17時,烏克蘭代表團抵達白俄羅斯邊境,與俄羅斯聯邦代表進行談判。[7]但是,會議推遲到了2月28日上午舉行[8]。
2月28日的談判持續了約5個小時。雙方就議程上的所有項目進行了討論,但沒有做出任何決定,只找到了一些可以預測共同立場的優先主題。晚上,雙方返回首都[9] 。
2022年3月2日中午,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里·庫列巴表示,目前尚無與俄羅斯進行新一輪會談日期的信息[10] 。3月3日早晨,烏克蘭代表團前往比亞沃維耶扎森林與俄羅斯進行第二輪會談[11] 。
烏克蘭談判代表達維德·阿拉哈米亞於2022年3月3日宣布第二輪俄烏談判將討論建立人道主義走廊的問題。[11]在3月3日的會談中,討論了三個議題:軍事、人道主義走廊和未來談判解決衝突。然而,雙方僅就平民撤離人道主義走廊的形式以及在平民撤離期間人道主義走廊附近暫時停止敵對行動達成一致意見。 人道主義走廊將應用於疏散平民,將藥品和食品運送到戰鬥地點,並有可能在進行疏散的城市和村莊暫時停火[12]。
此外,雙方同意第三輪會談將在未來幾天舉行[13] 。
第三輪談判於3月7日開始。[14]
3月10日,俄羅斯外交部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和烏克蘭外交部部長德米特羅·庫列巴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與土耳其外交部部長梅夫呂特·恰武什奧盧進行會談。經過兩個小時的會談,俄烏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協議。[15]
第四輪談判於3月14日通過視頻會議開始。會談持續了幾個小時,並且在沒有取得突破情況下暫停會談。雙方於3月15日恢復會談。[16]3月16日,雙方再次恢復會談。[17]
3月27日,俄羅斯總統助理宣布,新一輪談判於2022年3月29日至30日在伊斯坦堡舉行[19][20]。烏克蘭談判代表提到烏克蘭願意成為中立國,不加入北約以及任何軍事聯盟、推行無核化並且放棄尋求通過軍事手段收復克里米亞和頓巴斯。俄羅斯首席談判代表表示俄羅斯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21]4月1日,俄烏繼續進行線上和談。[22]4月5日,布查大屠殺發生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他不會再與俄羅斯就烏克蘭去軍事化的問題談判,並表示如果北約向烏克蘭發出邀請那麼烏克蘭就準備加入[23]。
2022年4月7日,俄羅斯外長謝爾蓋·維克多羅維奇·拉夫羅夫表示,烏克蘭起草並提交給俄羅斯政府的和平協議中包含「不可接受」的內容。拉夫羅夫說,該提議與之前與烏克蘭方面談判代表商定的條款背道而馳。烏克蘭談判代表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表示,拉夫羅夫的言論是在故意轉移話題,試圖轉移外界對俄羅斯軍隊的戰爭罪指控上的注意力。最後拉夫羅夫表示,「儘管烏克蘭方面有種種挑釁,但俄羅斯代表團仍將繼續談判進程,爭取讓我們自己提出的協議草案早日落實。」[24]
9月14日,路透社稱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里·科扎克已從烏克蘭方面取得不尋求加入北約組織的共識,但未得到普丁同意,而且據稱普丁還「將(軍事行動)目標擴大到吞併烏克蘭大片領土」[28][29]。
9月21日,澤倫斯基以視頻方式出席聯合國大會,當中明確五個「不容談判」的條件,包括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犯下的罪行進行「公正懲罰」、利用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可行手段保護生命、恢復安全及領土完整、其他國家的安全保障,以及烏克蘭繼續捍衛自身的決心[30]。在接受《圖片報》採訪的時候,澤倫斯基表示當面普丁會談的機會微乎其微,除非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31]。
9月30日,普丁正式宣布吞併此前占領的烏克蘭四州,澤倫斯基表示不會在普丁還是總統的時候與俄羅斯和談[32]。
10月10日,俄軍對烏克蘭全境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此前在譴責俄羅斯的《聯合國大會第ES-11/3號決議》中投棄權票的中國及印度表達關切,呼籲各方恢復冷靜,以對話手段解決分歧[33]。土耳其總統艾爾段認為有望循外交途徑解決,稱普丁「現在對可能出現的和談更加開放」,基輔「沒有拒絕和談」[34]。俄羅斯稱已準備好對話[35],但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態度表示質疑[36]。
11月7日,澤倫斯基再次強調和談條件:「我再說一次:恢復領土主權、尊重聯合國憲章、賠償戰爭造成的財產損失、懲處戰爭犯、保證入侵不會再次發生[37][38]。」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稱單純用軍事手段無法贏得烏克蘭的戰爭,敦促俄烏雙方尋找「政治解決方案」[39][40]。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接受美聯社專訪時提出於次年2月舉行和平峰會,由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負責調停。他表示只有俄羅斯被國際法庭以戰爭罪起訴,烏克蘭才會考慮邀請[41]。普丁發言人佩斯科夫稱和平方案只有在烏克蘭認可俄羅斯對烏東四州有主權的情況下,才會推進[42]。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
2月18日,出席第59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發表談話,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為解決莫斯科與基輔之間的「衝突」提供「和平建議」[43]。建議文件題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於2月24日,也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周年當天發布[44]。文件發表後,澤倫斯基表示計劃與習近平會談,時間地點有待商榷[45]。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北京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衝突的努力表示讚賞,強調俄羅斯「對以政治外交手段實現特別軍事行動目標持開放態度」,而這就要承認烏克蘭新的領土現實,指的是俄羅斯吞併了此前占領的烏東四地[46]。
2023年4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弗拉迪米爾·澤倫斯基通電話,為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二人首次通話[47][48]。習近平表示中方既不會隔岸觀火也不會拱火澆油,[49]而且中方將派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50]。而在同日,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列巴也強調了關於和平談判的重要因素:第一個原則是任何調解努力都必須基於將烏克蘭領土歸還的想法。第二個原則是不要凍結衝突。如果這兩項原則得到尊重,烏克蘭將歡迎任何和平倡議[51]。
華爾街日報引述匿名西方官員宣稱,中國歐亞事務代表李輝訪問歐盟總部、烏克蘭、波蘭、法國與德國期間,要求俄烏雙方停火,阻止俄烏衝突蔓延,等於讓俄羅斯管理現在佔領的烏克蘭國土,並敦促歐洲在經濟上應該將中國視為美國以外的選項[52]。有西方官員批評,中國的倡議意味烏方無法奪回被俄方侵佔的領土,由於中俄關係密切,質疑中國能否有效擔任調解俄烏戰爭的角色[53][54]。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駁斥,強調「沒有任何國家表示李輝特別代表做了《華爾街日報》報導中所做的表述」。[55][56]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也表示,結束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的和平談判「目前不可能」,並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顯然「完全陷入了這場戰爭」,並且彼此確信能取得勝利[57]。另外,歐盟外交政策部門負責人荷西普·博雷利於5月5日在佛羅倫斯歐洲大學研究所舉辦的一次活動上再次指出,相較於歐盟認為澤倫斯基提出的和平方案是烏克蘭唯一可行的和平計劃,中國提出的計劃不能稱呼為「和平」,因為該計劃只是中國一廂情願的想法。他強調,如果中國想要和平,就要推動俄羅斯撤軍[58]

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安全峰會上,印尼國防部長普拉博沃·蘇比安托提出多點和平建議,包括暫時停火、建立由聯合國維和部隊觀察和監測的非軍事區[59]。蘇比安托認為應該發起一場聯合國公投,以客觀了解爭議地區大多數居民的意願[60]。蘇比安托提出的方案遭到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荷西普·博雷利批評[61]。烏克蘭國防部長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認為中國、巴西及印尼提出的和平方案是在嘗試代表俄羅斯進行調解,稱「現在他們都想成為俄羅斯方面的調解方,這就是這種調解根本不適合我們的原因,因為它們本身就不公正」[62]。列茲尼科夫表示,如果北京能夠說服俄羅斯從占領領土撤軍,烏克蘭樂意讓中國在俄烏和談中擔任調解人[63]。
南非、埃及、塞內加爾、剛果共和國、葛摩、尚比亞和烏干達等非洲國家的代表訪問俄烏兩國[64]。俄烏兩國均對非洲代表團表示歡迎,但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發出警告,稱任何和平倡議都應該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必須在字裡行間體現出烏克蘭領土不再歸俄羅斯所有,不能敷衍了事。其次,任何和平計劃都不能僅是暫時凍結衝突[65]。在基輔會見各國首腦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表談話,表示與俄羅斯的和談只有在莫斯科完全從占領領土撤軍後才能進行[66]。次日,南非總統西里爾·拉瑪佛沙率非洲各國領導人前往聖彼得堡,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談。拉瑪佛沙向普丁表示戰爭必須停止[67],普丁則拒絕了代表團提出的和平方案;這份方案建基於接受烏克蘭被國際社會所認可的邊境一點[68]。
在聖彼得堡的2023年俄非峰會上,普丁向與會非洲各國領導人表示,由於烏克蘭對東南部的俄占領土展開反攻,俄羅斯不會與烏克蘭方面進行停火及和平談判[69]。
8月5日至6日,沙烏地阿拉伯與包括中國在內的40個國家在吉達舉行多國會談,商討澤倫斯基提出的和平方案[70][71],俄羅斯未出席會談[70]。會議前夕,澤倫斯基的幕僚長安德烈·葉爾馬克表示會討論烏克蘭提出十點和平方案。若方案得到有效實施,「不僅能確保烏克蘭的和平,還將建立應對世界未來衝突的機制」[72]。會後未有發表聯合聲明[70]。與會者同意成立工作組商討澤倫斯基和平方案關鍵要點的細節,即要求俄軍從烏克蘭全面撤軍,同時設立平行的大使小組,繼續就該問題開展技術工作[70]。
2023年9月27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塔斯社專訪中表示,如果烏克蘭「認真考慮局勢」及俄羅斯安全利益,俄羅斯就會「準備達成協議」[73]。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安全利益之一,就是「防止敵對納粹政權在俄羅斯邊境附近出現」[73]。拉夫羅夫還表示,俄羅斯「沒有看到西方國家提出嚴肅的建議」,他們正在推動澤倫斯基的「和平方案」作為「談判唯一基礎」而且談論和平方案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這「只是一個最後通牒」[73]。拉夫羅夫也讚賞阿拉伯國家聯盟在2023年6月召開和平峰會,雖然峰會沒有提出正式的和平方案[70]。此外拉夫羅夫也讚賞中國、巴西及其他國家的和平方案,指「他們都真誠地希望促成一項協議,而該協議將考慮當前局勢的根源,以及消除這些根源的必要性,以確保各方的平等安全[73]。」
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費佐認為持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只會引發更多殺戮及無盡的戰爭。因此,有關各方應朝著停火方向努力,推動俄烏雙方進行和平談判。在9月份的採訪中,費佐坦言:「我們為什麼不能利用歐盟及美國的力量,促使交戰雙方坐下來,找到能保障烏克蘭安全的某種折中方案?[74][75]」費佐讚賞梵蒂岡、巴西及中國提出的和平方案,又指斯洛伐克政府會不遺餘力啟動俄烏和平談判[76]。
據NBC新聞報道,10月11日,烏克蘭防衛聯絡小組開始與烏克蘭政府官員進行直接且機密的會議。與會者的兩名美國人員表示,烏克蘭官員正討論和平談判的大致輪廓[77]。
11月10日,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所作所為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行徑,法國與其他國家「有責任」幫助烏克蘭防衛自己,與俄羅斯共同找尋解決方案、舉行公正和談的時機終將到來[78]。
11月16日,澤倫斯基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電視採訪中拒絕了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我不準備和恐怖分子交談,他們的話毫無意義。他們必須滾出我們的領土,只有這樣,世界才能開啟外交[79]。」
11月22日,普丁稱俄羅斯「準備好談判」,以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悲劇」。他指責烏克蘭領導層拒絕與俄羅斯進行和談[80]。
2023年12月1日,烏克蘭和平方案第10次工作會議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召開,83個國家及3個國際組織代表與會[81]。
12月15日,一年一度的普丁記者會舉行,會上普丁稱「只有當我們的目標達成,烏克蘭才會和平」,而目標「沒有改變」,包括「去納粹化、去軍事化及中立地位」[82]。對2022年9月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四州,普丁表示每年會撥款1萬億盧比支持四個地區的開發,幫助他們「榮譽俄羅斯的經濟社會生活」。至於俄羅斯的其他地區,情況從根本上來說要好一些,因為基輔政府「沒有給予這些地區應有的關注」[83]。
12月23日,《紐約時報》稱普丁至少從2022年9 起就通過中間人發出信號,表示「他對停火持開放態度,以凍結目前的戰鬥」[84][85]。該報引述美國及外國官員,稱他們收到普丁特使,以及兩名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的前俄羅斯高級官員的消息[85]。一名前俄羅斯高級官員向該報表示,普丁「願意結束目前的狀態」,但「不願撤退1米」[86]。
澤倫斯基稱感覺不到盟友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同意俄羅斯的停火協議[87]。他警告稱,「所有凍結的衝突最終都會死灰復燃」[88]。
在塔克·卡爾森的採訪中,普丁說他準備好和澤倫斯基談判,敦促澤倫斯基撤回拒絕談判的決定。駐拉脫維亞的俄羅斯記者列昂尼德·拉戈津(Leonid Ragozin)觀察到:「普丁的最後一步棋,似乎就是按照在伊斯坦堡達成的臨時路線,來達成協議,只不過這一次是以俄羅斯在談判時候後占領併吞並了烏克蘭的領土為前提。這當中暗含著威脅,那就是如果烏克蘭繼續負隅頑抗,就會失去更多領土,更不用說生命及基礎設施了[89]。」普丁說「我們還沒有達成我們的(戰爭)目標,因為其中一個是去納粹化,這代表著要禁止所有的新納粹運動[90]。在專訪中,普丁沒有提到他將為和平談判提出的條件,例如澤倫斯基政府下台[91]。」至於卡爾森問普丁對已經占領的領土滿不滿意,普丁沒有回答,而是重新了此前的答案[92]。
據俄方消息人士,美國拒絕了普丁的停火協議。據稱,普丁在協議中提出凍結目前各陣線的衝突,同時讓俄羅斯保留已占領的土地。美方消息人士否認俄羅斯與他們有官方接觸,重申在烏克蘭缺席的情況,美國不會參與談判[93][94]。克宮否認普丁秘密起草停火協議[95]。
普丁秘密起草停火協議一事,與普丁本人及其政府部分人員的公開說法相左[85]。2024年3月4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發表談話,稱已排除了與烏克蘭現屆領導人進行和平談判的可能性。如果之後上台的烏克蘭政府想談判,就需要接受俄羅斯占領。梅德韋傑夫又稱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固有領土[96],他用一幅大地圖證明俄羅斯控制著烏克蘭的大多數領土,而烏克蘭西邊的領土被波蘭、匈牙利及羅馬尼亞瓜分[97]。
教宗方濟各受訪稱,在「事情變糟糕前」,烏克蘭不應該對和俄羅斯談判感到羞愧。他表示「談判」這個字象徵著勇氣,「當你看到你被擊敗,事情進展不順利的時候,你就要有談判的勇氣。談判永遠不代表投降。」波蘭外長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在X回應稱:「不如折中點,鼓勵普丁拿出勇氣從烏克蘭撤軍?這樣就可以馬上和平,哪裡還需要談判[98]。」
3月13日,普丁表示:「僅僅因為他們(指烏克蘭)耗盡彈藥就進行談判,對我們來說實在有點荒謬。話雖如此,我們已經準備好進行嚴肅的對話,希望透過和平手段,所有衝突能得到解決,尤其是這場衝突。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不是敵人重新武裝前的休息,而是一場嚴肅的對話,涉及保障俄羅斯聯邦的安全利益[99]。」對於普丁的言論,德國總理奧拉夫·蕭茲的發言人稱普丁「取消軍事行動,(從烏克蘭)撤軍,準備好走上談判桌,戰爭就可以隨時結束」[99]。
四名俄羅斯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普丁已準備好結束烏克蘭,從目前各個前線凍結戰爭。他們表示普丁認為西方國家正試圖破壞停火談判[100]。烏克蘭稱普丁的言論意在詆毀6月份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101]。
義大利國防部長圭多·克羅塞托對局勢進一步衝突表示反對,稱需要「保留立即開展停戰談判,並在未來幾個月內啟動和平談判的可能性」[102]。
6月14日,普丁在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講話,稱烏克蘭必須「開始從行政邊界內的頓內茨克州、盧甘斯克州、赫爾松州和札波羅熱州全面撤軍」[103],其中的邊界必須是「它們加入烏克蘭時就已存在」的邊界[103]。另外,普丁要求烏克蘭「正式宣布放棄加入北約的計劃」。上述條件得到滿足後,「我方會發布立即停火、啟動談判的命令。我再重申一次,我們會馬上這樣做[103]。」普丁表示,從本質上講,俄方的提議「不是臨時休戰,不是凍結衝突,而是最終的解決方案」[103]。普丁還將烏克蘭保持中立及實現無核化,以及國際社會解除對俄羅斯制裁列為和平的附加條件[103]。普丁表示,此次計劃是「又一個真正具體的和平建議」,如果烏克蘭及其盟友拒絕,「那麼這就是他們的問題,他們要為不斷出現的流血事件付上政治和道德責任」[103]。針對普丁提出的最新方案,澤倫斯基對Sky TG24表示:「這些話是最後通牒,就跟希特勒說『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領土給我,戰爭就會結束』一樣[103]。」
6月15至16日[104],一場與俄烏戰爭相關的國際和平峰會於瑞士下瓦爾登州布爾根施托克度假村召開[105]。此峰會繼先前與俄烏戰爭相關的四場重要會議之後[106],此次峰會由瑞士聯邦總統阿姆赫德主持[105]。81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峰會最後發布的公報。伊拉克和約旦在簽署公報後撤回。[107][108][109]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南非、泰國、印度尼西亞、墨西哥、阿聯、亞美尼亞、巴林、哥倫比亞、利比亞、卡達等國拒絕簽署會議公報[110]。聯合國、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梵蒂岡等國際組織和宗教代表沒有簽署和平公報[111]。安地卡及巴布達後續簽署公報,成為第一個未出席會議但加入公報的美洲國家[112]。尚比亞隨後也加入簽署公報行列[113]。
7月,匈牙利總理奧班·維克托宣佈進行多次未經協調的「和平任務」,他先在基輔訪問澤倫斯基,隨後前往莫斯科會見普丁,並在之後訪問北京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習近平。奧班此次訪俄沒有得到歐盟政府的「正式授權」,導致其被多個歐盟國家領導人和烏克蘭政府的譴責[114]。
2025年1月20日,唐納·川普宣誓就任新一任美國總統。兩天後,川普警告普丁道,若不達成終結俄烏戰爭的協議,將提高關稅、升級制裁措施[116]。正式宣誓就職前,川普就揚言在24小時內解決俄烏戰爭,但沒有做到[116]。川普說他不想傷害俄羅斯,一直以來也跟普丁保持良好關係,還稱自己仰慕普丁[116]。
普丁回應稱,他已經準備好和川普談判,其言論被認為是在「討好川普」[117]。澤倫斯基認為普丁在操縱川普,但不會得逞[117]。川普說澤倫斯基「不應該允許這場戰爭發生」,認為他應該為戰爭付上部分責任[117]。

2月12日,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在北約總部召開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的首次會議,此次會議標誌著美國立場的重大轉變。會議上,新任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稱讓烏克蘭恢復2014年前的邊界是「不現實的目標」,試圖收復全部領土「只會延長戰爭,讓更多人受苦受難」。他表示,烏克蘭必須擁有「強大的安全保障」,但也稱「美國不認為讓烏克蘭加入北約能成為談判解決上的現實方案」。美國期待歐洲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經濟軍事援助,以便美國將精力集中在本土防禦。赫格塞斯強調美國不會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任何維和部隊都不應該接受北約指揮[118][119]。
當天晚些時候,川普表示與普丁進行了一次高效的通話,普丁同意「由各自團隊立即開展談判」[120]。川普也和澤倫斯基進行通話,澤倫斯基表示:「我們正和美國規劃下一步行動,以制止俄羅斯的侵略,確保持久、可靠的和平[120]。」川普否認將澤倫斯基排除在和平進程外,但表示「在某個時候你們(烏克蘭)也需要舉行選舉」,直至澤倫斯基的民調數據「不太好」[121]。
烏克蘭與歐洲盟友對川普單方面開啟與普丁的談判、向俄羅斯做出明顯讓步感到震驚[122]。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不接受沒有他們參與的協議,烏克蘭外交部長安德烈·西比加強調「沒有烏克蘭,就不能談烏克蘭問題」[122]。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婭·卡拉斯說「歐洲必須在談判中扮演中心角色」[123],沒有烏克蘭或歐盟參與的協議必定失敗[122]。她表示,在談判開始前就對俄羅斯的要求作出讓步,明顯不是「好的策略」,是「綏靖主義」[122]。她承諾,如果烏克蘭在歐盟支持下拒絕莫斯科和華盛頓達成的協議,歐盟將繼續提供支持[122]。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和西班牙發表聯合聲明,重申支持烏克蘭「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表示「烏克蘭和歐洲必須參與談判」,烏克蘭必須獲得「強有力的安全保障」[124]。德國防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批評美國不應該在談判前就跟俄羅斯讓步[124],法國防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認為美國應該「以實力促和平」,而不是「用軟弱求和平」[124]。英國防長約翰·希利表示「沒有烏克蘭就不能進行烏克蘭問題談判」[124]。
川普第一任政府時期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也認為川普「明顯是在談判開始前跟普丁投降,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宣布的立場……構成了一項解決方案的條款,而這些條款讓克里姆林宮來寫都可以[125]。」與此同時,克里姆林宮對川普與前任總統拜登持相反立場表示讚賞[122]。
赫格塞斯發表爭議言論第二天,在記者會上表示「一切都擺在談判桌上」,由川普決定,似乎想收回之前的言論。川普的烏克蘭問題副特使約翰·科爾(John Coale)表示,談判選項包括烏克蘭有機會加入北約、通過談判恢復國際認可的邊界[126]。美國副總統JD·范斯表示,如果俄羅斯不真誠談判,美國可能會使用「軍事手段」[127]。
2月14至16日,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召開,會上美國副總統萬斯、澤倫斯基和德國總理蕭茲發表各自的觀點。
2月16日,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稱烏克蘭和歐洲參加任何結束戰爭的「真正談判」。川普當天還表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參與」和平談判[128]。川普特使、長期盟友史蒂夫·維特科夫稱外界對烏克蘭和歐洲排除在和平談判之外的擔憂不存在[129]。盧比奧表示:「一通電話無法解決如此複雜的戰爭。但我可以告訴你們,川普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可能推動這個進程的領導者[130]。」

2月18日,由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分別率領的代表團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會談,共同制定關於烏克蘭戰爭的進一步談判框架[131]。雙方決定成立解決烏克蘭衝突談判小組,並恢復雙方大使館的人數,以便後續和談;會後川普公開指責烏克蘭未能「達成協議」實現和平,導致俄羅斯發動入侵,還質疑澤倫斯基作為烏克蘭總統的合法性。澤倫斯基則對再次強調對美俄會談「不參與,不承認」的立場。[132]

2月24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表決通過美國提出的第2774號決議,決議敦促各方協助烏克蘭實現長期和平,同時未譴責俄羅斯。聯合國大會表決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第ES-11/7號決議,美國、以色列、俄羅斯等國投反對票[133]。同日,川普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白宮舉行會晤,馬克宏表示俄烏雙方同意在未來幾周內達成停戰協議;川普表示樂見戰爭儘早結束,並會支持歐盟向烏克蘭派遣維護部隊[134]。當天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通電話,期間普丁介紹了俄美接觸最新情況和俄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表示俄方致力於消除俄烏衝突根源,達成可持續和長久的和平方案;習近平則重申了2022年提出的解決危機「四個應該」等基本主張[註 1],以及2024年中國同巴西一道會同部分全球南方國家成立的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136]
2月26日,《基輔獨立報》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美國和俄羅斯官員將於2月27日舉行第二輪烏克蘭和平談判,將討論重新開放大使館的問題。[137]
2月28日,澤倫斯基親赴華盛頓白宮,計劃簽署美國提出的稀有礦產開採協議。然而在會晤開始約40分鐘後,現場記者質疑川普和普丁站在同一陣線,川普表示不跟俄烏兩國交好,很難達成協議,繼而指責澤倫斯基和普丁互相仇視,讓談判難以進行。在場的美國副總統J·D·范斯為川普緩頰,稱川普是希望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澤倫斯基表示,早在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普丁當時說停戰,結果還是違反了,質問萬斯是用什麼樣的外交手段結束戰爭。川普突然提高音量,警告澤倫斯基「要麼達成協議,要麼我們退出」,批評澤倫斯基「拿數百萬人的生命做賭注,你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戰作賭注」。萬斯也指責澤倫斯基進行「宣傳巡演」,態度不尊重美國,不懂得感恩美國協助。會議在激烈的爭吵聲中落下帷幕,澤倫斯基提前離開白宮,未出席原定的聯合新聞發布會,川普則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表示這項擬議中的協議已告吹[138][139]。
3月2日,英國首相施紀賢於倫敦召開2025年倫敦烏克蘭峰會,組建「自願聯盟」,以強化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140]。
3月3日,川普宣布暫停美國對烏克蘭的一切軍事援助。[141]
3月11日,美烏官員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會面,烏方在會談中接受美方提出的停火30天建議[142]。按照協議,川普政府恢復對烏軍事援助及情報共享,盧比奧表示和平協議待俄羅斯批准便實施[142][143][144]。
3月18日,川普與普丁進行電話會談,會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同意暫停互相攻擊能源基礎設施一個月,立即開始停火談判[145]。
4月19日,普丁提出在復活節期間停火30小時,停火時段從莫斯科時間下午6點起,至4月19日晚上11點59分,得到烏克蘭接受,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雙方首次停火。然而停火期間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仍有襲擊行為[146]。
參與者
- 人民公僕黨議會黨團主席達維德·阿拉哈米亞;
- 烏克蘭國防部長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
-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米哈伊爾·波多利亞克;
- 烏克蘭駐三方聯絡小組第一副組長安德烈·科斯京;
- 烏克蘭人民代表魯斯特姆·烏梅洛夫;
- 烏克蘭外交部副部長尼古拉·托奇茨基[8] 。
- 俄羅斯聯邦總統助理弗拉迪米爾·梅金斯基;
-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亞歷山大·福明;
-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堅科;
- 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斯盧茨基;
- 俄羅斯駐白俄羅斯大使鮑里斯·格里茲洛夫[147] 。
民意調查
根據2022年9月初蓋洛普在烏克蘭進行的民意調查,70%的烏克蘭人希望烏克蘭繼續戰鬥直至取得勝利,26%贊成以談判儘快結束戰爭。[148]
評價
烏克蘭總統弗拉迪米爾·澤倫斯基稱:
“ | ……我不太相信這次會談能取得結果,但讓他們試試吧;這樣烏克蘭人就不會懷疑我作為總統在仍有機會時沒有試圖阻止戰爭。[149] | ” |
據烏克蘭外長德米特里·庫列巴介紹,烏克蘭代表團聽取了俄羅斯的意見,並就這場戰爭表達了自己的立場。重要的是,這些談判能夠帶來和平並結束戰爭:
“ | ……但是,我再次強調,我們不會放棄,我們不會投降,我們不會放棄一寸領土;那不是我們戰鬥的目的。[150] | ” |
2024年7月31日,烏克蘭總統弗拉迪米爾·澤倫斯基同意許多國家要求讓俄羅斯參與第二次烏克蘭和平峰會稱[151]:
“ | 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認為俄羅斯必須派代表參加第二次峰會,否則我們將不會取得重要成果。既然全世界都希望他們參加會議,我們就不能反對。我們將根據第一次峰會上公開提出的和平方案制定一項計劃,並由外交官設定一個日期,以便在11月提交的一份文件中,將包含領土完整、主權等。 | ” |
澤倫斯基也敦促中國停止俄羅斯的侵略行為[152]:
“ | 如果中國願意,它可以迫使俄羅斯停止這場戰爭。中國是屬於世界一個有影響力的國家。我不希望北京成為調解人,我希望它向克里姆林宮施加壓力。 | ” |
備註
另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