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伊朗空襲烏代德空軍基地

以伊戰爭的一部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拉伯標準時間2025年6月23日,伊朗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發射導彈,作為對美國兩日前空襲伊朗核設施的報復行動。該次空襲屬於以伊戰爭的一環[4][5]

快速預覽 勝利佳音行動, 地點 ...

這場導彈襲擊代號為「勝利佳音行動」(波斯語عملیات بشارت فتح羅馬化Amaliyat-i Basharat-i Fath[6],緊隨伊朗於6月16日出動無人機空襲美國駐伊拉克阿爾貝拉領事館之後展開[7]。這是伊朗繼2020年「烈士蘇萊曼尼行動」以來,第二次直接襲擊美軍基地[8][9]

卡達在導彈尚未抵達前已預先關閉領空[10]。有多個消息指出,伊朗在行動前數小時已向卡達政府發出通報[11][12]。襲擊發生後,阿聯巴林科威特伊拉克亦相繼關閉領空[13][14]

伊朗的這次空襲在阿拉伯世界引來廣泛譴責。

Remove ads

背景

2025年3月,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美國國會作證指出,美國情報部門的評估顯示,伊朗並未進行核武研發,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亦未批准相關計劃[15]。儘管如此,情報機構估計,伊朗最快可在七個月至一年內製造出核彈[16]。伊朗方面則一直強調,其核計劃純屬和平用途,並無軍事意圖[17]

2025年4月,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與伊朗展開談判,要求德黑蘭在兩個月內就核計劃達成協議[18]。至6月10日,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邁克爾·庫里拉警告,伊朗可在一星期內提煉出武器級鈾。6月12日,即談判期限最後一日,國際原子能機構20年來首次裁定伊朗未有履行其核承諾[19]。翌日(6月13日),以色列空襲伊朗多個核設施,並刺殺數名軍方領袖,指伊朗核計劃構成嚴重威脅[20][21]

6月22日,美國空軍海軍聯合行動,襲擊伊朗三處重要核設施,包括福爾多鈾濃縮廠納坦茲核設施伊斯法罕核技術中心。行動中,美軍出動B-2幽靈戰略轟炸機投下14枚重達30000磅的GBU-57巨型鑽地彈,美國潛艇亦同時發射戰斧巡弋飛彈。是次行動被命名為「午夜之錘行動」,標誌美方首次在以伊戰爭中主動發動軍事攻勢[22][23][24]

Remove ads

前奏

2025年6月23日,有報導指伊朗部署導彈發射系統,準備發動報復襲擊[25]。據悉,伊朗事前曾向卡達發出警告[26][27]

同日,阿聯關閉領空,拒絕來自西方的航班進入;伊朗則實施飛航管制,僅允許獲特殊批准的航班進出[28]

美軍亦開始從烏代德空軍基地撤離戰機。該基地為美國中央司令部於區內的總部[29]行星實驗室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襲擊前基地幾乎無飛機駐守[30]

空襲

當地時間晚上約7時39分,伊朗向烏代德空軍基地發射導彈[28]。美方指出,是次襲擊動用多枚短程及中程彈道導彈[31][32]。卡達首都杜哈傳出爆炸聲,社交平台上流傳導彈劃過夜空的影像[28]

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美方在卡達部署的防空系統成功攔截13枚來襲導彈,另有一枚未被擊落,但偏離航道並未造成破壞[33]卡達國防部亦確認成功攔截所有導彈,事件中無人受傷[34]。伊朗官媒則將襲擊形容為「毀滅性」一擊[28]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襲擊後發聲明,強調此次行動是回應美軍針對伊朗「和平核計劃」的軍事打擊,並指出導彈數量與美方對伊朗核設施投擲炸彈的數量相當[27]

白宮其後證實事件,總統唐納·川普召集國安團隊緊急商討對策。美國軍方已進入高度戒備,並表示已準備回應[27]

同時,美軍在伊拉克的阿薩德空軍基地亦啟動防空系統[35]。雖然伊朗邁赫爾通訊社聲稱伊朗亦對駐伊美軍發射導彈[36],但相關說法遭其他來源否認[37]

其他空襲

伊拉克國營傳媒引述軍方消息稱,塔吉軍事基地遭無人機襲擊,惟事件中無人傷亡[38]。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則報導指,美軍駐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的「勝利基地綜合設施」亦遭無人機攻擊[39]

此外,伊拉克巴拉德軍事基地據報亦受到襲擊[40]。塔斯尼姆通訊社指該基地內傳出兩次爆炸聲;阿爾蘇瑪利亞電視台則報道,伊瑪目阿里基地的雷達系統同時遭襲[41]

反應

伊朗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襲擊後發表聲明警告,若美國再有進一步軍事挑釁,將導致美軍在中東的部署「徹底崩潰」,並形容美軍在區內的基地為「這個嗜戰政權的致命弱點和阿基里斯之踵[42]。」伊朗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則稱:「我們沒有傷害任何人,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容忍任何形式的騷擾[43]。」

卡達

卡達對伊朗向其境內的烏代德空軍基地發動導彈襲擊表示強烈譴責,並指出其防空系統成功攔截所有來襲導彈,事件中無人傷亡。卡達警告,伊朗的行動或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災難性後果[44][45]卡達外交部發言人馬吉德·安薩里表示,卡方保留根據是次「公然侵略」的性質與規模,作出直接而對等回應的權利[46]

美國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形容伊朗的導彈攻擊是「非常軟弱的回應」,並感謝伊朗事前通報行動。他呼籲伊朗把握契機,推動地區和平與和解,又表示將積極鼓勵以色列朝同一方向邁進[47]

國際

  •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譴責伊朗對卡達的襲擊為「公然且不可接受的違規行為」,並重申對「友邦卡達」的堅定支持[48]
  •  巴林:巴林表明「全面支持」卡達,回應伊朗對其領土發動攻擊[43]
  •  埃及:埃及強烈譴責襲擊,指此舉侵犯卡達主權[49]
  •  伊拉克:伊拉克形容事件為「危險且迅速升級的行動」,警告有可能導致衝突擴散[49]
  •  約旦:約旦則稱襲擊是對卡達主權的「公然侵犯」,並予以嚴厲譴責[49]
  •  科威特:科威特表示「強烈譴責」針對烏代德空軍基地的襲擊,並聲明「全力支持友邦卡達」[43]
  •  摩洛哥:摩洛哥譴責這場「公然的導彈襲擊」,重申對卡達的堅定支持[49]
  •  阿曼:阿曼亦指襲擊侵犯卡達主權,但同時認為以色列於6月13日對伊朗的先發制人行動,是造成局勢升溫的主因[50]
  •  巴勒斯坦: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譴責伊朗對卡達的導彈襲擊,並指出該行動已嚴重侵犯卡達的主權[43]
  •  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以最強烈措辭」譴責伊朗的行動,指其「公然違反國際法」[51]
  •  阿聯:阿聯「以最強烈語氣」譴責對烏代德空軍基地的攻擊,並表示與卡達站在同一陣線[52]
  •  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表示「法國與卡達團結一致」,同時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升級、回到談判桌」,並強調「混亂的惡性循環必須停止」[53]

超國家組織

  •  阿拉伯國家聯盟:阿拉伯聯盟下屬的阿拉伯議會表示,這次襲擊對卡達主權構成「公然且不可接受的侵犯」,並警告衝突有進一步升級風險[49]
  •  海合會:秘書長穆罕默德·布戴維則表示「震驚」,並強烈譴責伊朗的行動,認為這對所有海合會成員國構成威脅[49]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