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羅馬尼亞總統選舉
羅馬尼亞因作廢而重行的總統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5年羅馬尼亞總統選舉於2025年5月4日、18日舉行。由於2024年的選舉被法院判決無效,該國於2025年重新選舉。[1][2]

Remove ads
背景

2024年羅馬尼亞總統選舉次輪投票原先預計於12月8日舉行,但在12月6日時,羅馬尼亞憲法法院裁定該次選舉無效。法院認為俄羅斯涉嫌干預選舉,讓無黨籍候選人卡林·喬治斯庫得以在首輪投票中領先。[3]
在12月20日公布的調查中,執政黨之一的國家自由黨(以下簡稱自由黨)被提及曾付費在TikTok上競選。最高國防委員會稱這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發起的線上競選完全相同,並導致首輪選舉被取消。 [4]
2024年羅馬尼亞議會選舉後,第二次喬拉庫內閣在聖誕節前成立。該內閣由社會民主黨(以下簡稱社民黨)、自由黨及羅馬尼亞匈牙利人民主聯盟(以下簡稱匈牙利聯盟)組成親歐洲的大聯合政府,並獲得少數民族聯盟支持。12月23日,「第二屆喬拉庫政府」以微弱優勢通過國會投票,獲得465票中的240票支持。伊利耶·博洛讓為參議院議長,奇普里安-康斯坦丁·謝爾班為眾議院議長。內閣以七票的多數通過,正式成立。
然而,以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以下簡稱團結聯盟)黨魁喬治·西米翁和青年黨黨魁安娜瑪麗亞·加夫里勒為首的反對派領導人稱該內閣不合法,並要求時任總統克勞斯·約翰尼斯辭職。[5][6][7]
在上屆總統選舉於12月宣布無效後,憲法法院裁定約翰尼斯可繼續擔任總統,直至新當選者宣誓就職。然而,2月10日,在議會部分成員試圖彈劾他後,約翰尼斯宣布將於2月12日辭職。[8]隨後,由參議院議長博洛揚暫代總統職務,直至新一屆選舉舉行。[9]
2025年2月26日,喬治斯庫在交通檢查中被警方攔下,據稱當時他正前往登記參選。他隨後被指控犯下六項罪名,其中包括煽動顛覆憲政秩序以及支持法西斯組織。當局對其實施了預防性措施,包括司法監管,以及禁止其在60天內於社交媒體發布排外或反猶內容(儘管此類行為在羅馬尼亞本就屬違法)。警方並在其保鑣住所內發現1,000萬美元現金,埋藏於地下,此外還找到前往莫斯科的機票。[10][11]

3月7日,喬治斯庫向中央選舉局提交參選申請,但兩天後即遭駁回,喬治斯庫上訴後也遭憲法法庭駁回,這起事件引發新一輪的抗議行動。[12][13]
隨後,3月14日,團結聯盟黨魁喬治·西米翁在波蘭前總理馬泰烏什·莫拉維茨基的陪同下,親自前往中央選舉局遞交參選申請。[14]他共收集了604,000個簽名,遠超最低門檻的200,000個。[15]中央選舉局於次日批准了他的候選資格,[16] 而這一天也是候選人登記的最後期限。西米翁表示:「我們已通過中央選舉局,現在看看我們是否能通過憲法法院,讓民主回歸。」[17]隔日,憲法法院正式確認了他的候選資格,以及尼庫紹爾·達恩和維克托·蓬塔的候選資格。[18]
Remove ads
選舉日期
首輪投票的日期曾被推測為2025年3月23日,而次輪投票會於4月6日舉行。然而,截至2025年1月8日,這些日期已不再適用,因為根據羅馬尼亞總統選舉法,從宣布選舉之日到選舉日間必須至少有75天。然而,2025年1月8日,聯合政府確定選舉日期。第一輪選舉定於2025年5月4日舉行,第二輪選舉則在兩週後5月18日舉行。[19][20]
Remove ads
候選人

中央選舉局於2025年2月21日正式成立。[22] 登記選舉聯盟的截止日期為2025年2月23日。至截止日為止,僅有一個選舉聯盟完成登記,即由執政黨社民黨、自由黨以及匈牙利聯盟組成的「羅馬尼亞國家聯盟」(以下簡稱國家聯盟)。[23]
有意參選總統者可自2月23日後開始蒐集支持連署,最低需達20萬份。候選人申請登記的截止時間為2025年3月15日晚上11時59分59秒。所有經中央選舉局審核通過的候選人,尚須經憲法法院進一步審查。
2025年3月19日,青年黨黨魁加夫里勒宣布退出總統選舉,並表態支持團結聯盟黨魁西米翁 。[24]隔日,官方公布了最終候選人名單,共11人。[25]3月22日,經由抽籤決定選票上的排列順序,西米翁獲得第一位,而達恩則排在最後。[26][27]
Remove ads
競選過程
在2025年1月至3月期間,達恩於Meta平台上的前期競選宣傳支出為214,000歐元,安東內斯庫為140,600歐元,蓬塔為72,000歐元,西米翁為54,000歐元,而拉斯科尼則為19,400歐元。[76]
達恩於3月29日表示,在總統選舉正式開跑前,他已透過捐款籌得270萬列伊(約合54萬歐元),其中僅兩位企業人士就提供了131萬列伊(約合26.2萬歐元)的資金支持。之後社民黨指出,達恩依法必須公開所有捐款金額超過40,500列伊的贊助者姓名。[77][78][79]達恩對此反問:「究竟有多少公帑已經被用於安東內斯庫的前期競選活動?」[80]
對於2025年5月4日的第一輪總統選舉,選舉活動於4月4日00:00開始,並於5月3日07:00結束。[81]
- 4月5日:中央選舉局決議下架多項網路上的選舉宣傳素材。[82]
- 同日,匈牙利聯盟黨魁凱萊門·胡諾爾表示,若安東內斯庫未能勝選,政府將進行更替。[88]
- 美國駐東歐部隊可能撤軍的議題,成為選戰焦點之一。[89]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對長期駐軍表達疑慮後,美軍將領克里斯多福·卡沃利則主張維持現行部署。[90]而歐洲盟國則呼籲逐步減少駐軍規模。[91]
- 代理總統博洛讓提議於科特羅切尼宮舉辦選舉辯論,該提案已獲達恩、拉斯科尼、安東內斯庫、蓬塔與西米翁等候選人接受,辯論於4月28日由Digi24電視台轉播。[92][93][94]另一場辯論則預定於4月29日舉行,由羅馬尼亞電視台播出,所有候選人都確認出席。[95]
- 4月9日:團結聯盟共同創辦人克勞迪烏·特爾濟烏宣布退出該黨。他表示:「我已與團結聯盟徹底決裂,因為上週起,這個政黨已被西米翁所取代。」[96]辭職後,特爾濟烏更直言:「西米翁是團結聯盟黨內的獨裁者,我不認為他是一位合格的黨魁,更無法想像他能領導羅馬尼亞。」[97]
- 同日,Expert Forum發布一份報告,揭露各政黨在4月9日之前的前期宣傳支出情況。儘管團結聯盟仍為在Meta平台上投放最多廣告的政黨,但在總開支方面則次於達恩。此外,團結聯盟也是在Google平台上透過長年知名的新聞網站網絡投入最大金額的政黨。[98][99]
- 此外,拯救聯盟決定撤回對黨魁拉斯科尼的支持,認為其已無機會進入第二輪投票,並宣布改為支持該黨創辦人達恩。[100][101]然而,拉斯科尼拒絕退選,並揚言訴諸法律。[102]
- 與此同時,安東內斯庫正式公開宣布參選。[103]代理總統博洛讓以國家元首身份出席該活動,引發輿論關注,[104]其行為受到安東內斯庫及自由黨為其辯護。[105][106]
- 4月11日:《熱門新聞》根據中央選舉局文件發表分析報導,指出達恩於選舉活動首週的募資金額僅排名第四,前三名依序為:安東內斯庫(超過2000萬列伊)、蓬塔(逾1000萬列伊)與西米翁。[109]
- 中央選舉局進一步指出:「只要拯救聯盟仍有候選人參與第一輪投票,該政黨即不得以任何形式為另一位同樣參與本次選舉的候選人進行助選活動。」[112]
- 對此,拯救聯盟下議院黨團領袖利維烏-約努特·莫斯特亞努表示,該黨將就此決議提起司法訴訟;眾議院議員克莉絲蒂娜·普魯內則強調,撤回對拉斯科尼支持的決定不具法律效力,因為拯救聯盟全國執行局無權做出此類決議,僅有黨代表大會擁有提名或撤換候選人的權限。[113]
- 面對外界對言論自由遭審查的質疑,[114]中央選舉局進一步澄清指出,即便為自然人,只要其在社群媒體上的政治性發言具有反覆性或佔有較大比例,也須適當標示其內容為政治宣傳,否則將構成違法,因該類個人亦被視為「政治行為者」。[115]
民意調查
首輪影響

首輪選舉由候選人團結聯盟黨魁西米翁與現任布加勒斯特市長達恩進入次輪選舉,此次選舉讓社會兩極對立嚴重,前總統特拉揚·伯塞斯庫稱這是讓羅馬尼亞轉向親歐或是親俄的十字路口。[120]

時任總理喬拉庫在選舉結果公布後辭職,同時宣布社民黨退出執政聯盟,不過,他將繼續擔任社民黨領袖,總理職缺則由內政部長克特林·普雷多尤擔任。他也表示自己和社民黨不會在次輪選舉中支持任何人[121]。
摩爾多瓦分析師伊昂·塔比爾察表示,從過去的行為與言論來看,西米翁可能會對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的關係造成不可預測的負面影響。他認為,西米翁若當選,摩爾多瓦恐怕會失去羅馬尼亞的支持,甚至可能影響其邁向歐洲整合的進程。他補充,羅馬尼亞也將失去其在歐盟中作為摩爾多瓦「守護者」的形象。
而分析師米哈埃拉·西雷察努則指出,考慮到西米翁遭摩爾多瓦禁止入境至2028年,兩國間的關係恐將更加緊張。兩位分析師一致認為,由達恩當選對摩羅關係將更為有利。[123]
BBC中歐記者尼克·索普報導,許多在作廢選舉中支持喬治斯庫的選民,似乎已轉而支持西米翁,兩人也出現了合作跡象。他補充,第二輪投票中,西米翁還可能吸引支持得票第四的前總理維克多·蓬塔的選民。蓬塔是已退休的社民黨成員,主打「羅馬尼亞優先」的競選口號。[124]
選舉結果
影響

次輪選舉被認為是羅馬尼亞脫離共產統治以來最重要的一次,讓海外僑民與都市選民投票率上升,海外僑民投票數為史上最高。[120]
在第二輪投票當日,羅馬尼亞外交部發言人安德烈·策爾尼亞譴責俄羅斯在選舉期間進行干預。他指出,一場透過Telegram與其他社群媒體平台發起的虛假資訊活動正在試圖影響選舉過程。對此,他表示,羅馬尼亞當局早已預見並查證此類虛假訊息的存在,並證實其內容不實。
外交部表示,此一情勢令人憂心,因其似乎旨在削弱公民對民主制度與程序的信任。此外,羅馬尼亞內政部也指出,一段在TikTok上流傳的影片聲稱,駐紮於北約欣庫訓練中心的法國部隊秘密穿著羅馬尼亞憲兵制服,意圖介入國內事務。對此,內政部澄清該消息純屬虛構與錯誤資訊。[131]
2025年5月21日,青年黨共有21位眾議員中的7人及7位參議員中的5人宣布退出該黨。此舉使該黨在參議院的議會黨團成員數量低於法定最低門檻,導致其議會黨團被迫解散。[132][133]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