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馬達加斯加抗議
Z世代抗議浪潮的一部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東非時間2025年9月起,馬達加斯加全國爆發連串示威,核心地點集中在首都塔那那利佛。起因是市內水電供應頻繁中斷,激起民怨。部分知名政客的寓所遭到攻擊,抗議浪潮亦迅速擴散至其他城市[12]。
自9月25日以來,已有22人死亡,當中包括示威者和平民,死因涉及安全部隊的武力回應,以及搶掠和社會混亂。主要城市的商業區及公共設施接連遭到搶掠和破壞。9月26日,馬達加斯加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撤換能源部長,並於9月29日解散馬達加斯加總理克里斯蒂安·恩蔡領導的政府[13][14]。到了10月6日,他改任命軍方將領呂芬·扎菲桑博出任新總理[15]。然而,10月11日,馬達加斯加武裝部隊中的CAPSAT部隊發動政變,聲言支持抗議者[16]。
Remove ads
背景
馬達加斯加位於非洲東岸外的印度洋,一直被視為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世界銀行估計,在2022年,全國3000萬人口中有四分之三生活在貧窮線以下[17]。現任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自2009年該國爆發政治危機以來一直主導政局,他在2023年的大選中成功連任,但該次投票因反對派大規模杯葛而備受爭議[18]。拉喬利納亦被認為要為近年的經濟困境負上主要責任[19][20]。
首都塔那那利佛經常出現大規模停電與停水,部分情況甚至持續12小時[21]。與此同時,政府卻斥資興建引人注目的工程,例如耗資1.52億美元、長達13公里的塔那那利佛纜車。批評者質疑該項目脫離市民基本需要,但拉喬利納則為工程辯護,並將外界的批評比擬為艾菲爾鐵塔在興建初期所遭遇的反對聲音[22]。
此外,拉喬利納總統同時持有法國國籍,他家族的顯眼財富與特權更令其成為公眾憤怒的焦點。他的女兒伊洛娜·拉喬利納經常身穿名牌服飾亮相,而其子阿雷納·拉喬利納據報正在就讀瑞士洛桑的洛桑酒店管理學院,該校學費高昂,對絕大多數馬達加斯加人而言遙不可及[23]。在TikTok上,「GasyBaddhie」及「BasedMerina」等帳號的短片廣泛流傳,猛烈批評他們的奢華生活,並將之與國際案例相提並論,例如前尼泊爾小姐、前衛生部長之女施林卡拉·卡提瓦達,她的豪華旅遊和菁英身份同樣曾引發群眾反彈[24]。
Remove ads
起因
這場抗議既有遠因,也因近期事件而被點燃。2025年9月15日,透明國際在首都塔那那利佛的安博希賈托伏協助發起一場名為「維護民主」(Democrasia Mainty)的小型集會[25]。
到了9月18日,政治人物克萊芒斯·拉哈里尼里納與巴巴·法尼里·拉科托阿里索阿公開呼籲市民在阿諾西區的參議院前集會,抗議長期停電、缺水,以及公共事業機構存在的系統性貪腐[26]。他們的行動取名為「我們拒絕被踐踏」(Tsy Manaiky Lembenana)與「受夠了限電」(Leo Delestage)[27]。
不久後,一個名為「Z世代馬達加斯加」(Gen Z Madagascar)的Facebook專頁迅速崛起,成為運動的主要動員平台,僅五日便吸引超過10萬名追隨者[28]。該專頁的標誌取材自日本漫畫《ONE PIECE》,將原本的草帽換成馬達加斯加傳統帽飾[17][21]。
時序
2025年9月24日,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與其代表團正在紐約出席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並發表演說[29]。當日,首都地方政府以防止動亂為由,頒令禁止集會。不過,翌日(9月25日),抗議仍在首都塔那那利佛爆發,並蔓延至圖阿馬西納、安齊拉貝、圖利亞拉和安齊拉納納等城鎮。當天清晨5時30分起,大批憲兵在首都部署,封鎖多個區域[27][30],導致示威者無法抵達原定集會地點[31]。
數千名青年嘗試在塔那那利佛的安博希賈托伏集會。該地在2009年曾被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稱為「民主廣場」,具備象徵意義。不過,警方早已封鎖所有出入口,阻止人群進入。示威者於是嘗試從安察哈貝、法拉沃希特勒、阿諾西和安巴托納康加等多個街區分路前往,但沿途均遇上警方重兵布防,並以催淚彈及橡膠子彈驅散。即使如此,市內仍爆發大規模遊行,學生們高呼「Mitsangana ry Tanora」(一首民族動員歌曲)以及戲仿拉喬利納2018年競選歌曲的口號「Andry Rajoelina Masosopory」。現場不僅揮舞馬達加斯加國旗,還出現印有日本漫畫《One Piece》草帽海賊團的海賊旗[31]。
當地時間上午10時45分,上校托若·拉奧伊利瓊指揮警方首次施放催淚彈,並在當天全日使用催淚彈與橡膠子彈[31]。示威者則築起路障,焚燒輪胎與石塊以抵抗。與拉喬利納關係密切的三名政要住宅遭縱火,包括參議員拉拉蒂亞納·拉科通德拉扎菲及國民議會議員奈沃·拉霍爾迪納[32]。下午開始,塔那那利佛陸續出現搶掠行為,首先由阿諾西貝的火車站被焚毀引發,波及零售商舖、銀行及家電店。暴徒還縱火焚燒酒店、銀行,以及當地纜車系統的車站[31][33]。醫院消息指,有5人因AK-47槍傷死亡,另有多人受傷[30]。首都以外,國營電力與供水公司Jirama的辦公室亦遭襲擊[31]。在安齊拉貝和圖阿馬西納的集會同樣演變為搶掠與破壞[27][34]。
警方調查發現,大部分搶掠者隸屬於由菲迪領導的TMH組織,參與者主要來自安達瓦曼巴及阿諾西貝。不過,影片同時顯示亦有一些不屬於該組織的人趁亂搶掠傢俱、冰櫃及遊戲設備。塔那那利佛警察總長安傑洛·拉沃洛納里沃隨後宣佈,當晚7時至翌日清晨5時實施宵禁[31]。雖然部分抗議人群一度被驅散,但示威活動很快擴散至首都不同地區。國家警察總長讓·赫伯特·安德里安塔希亞納·拉科托馬拉拉則警告,當局將「對任何圖謀違法者採取嚴厲的預防措施」[12][18]。
Remove ads
在安齊拉貝,數百名示威者早上10時聚集於火車站,警方其後施放催淚氣體驅散。至中午,當地陸續發生針對商業大樓的搶掠,但由於大部分警力已被調往首都塔那那利佛,現場警員不足以控制局面[35]。下午約4時,國會議員、同時是國民議會資深議員的讓-雅克·拉貝尼里尼亞被宣佈不治身亡。他來自反對派「Firaisankina」陣營,代表貝蒂奧基選區。他的座駕早前在一個由示威者設置的路障處遭卡車撞擊,最終因傷重離世[36]。
當晚7時30分,正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發表電視講話,宣佈撤換能源及碳氫化合物部長讓-巴蒂斯特·奧利維耶,指他「未有履行職責」[37]。拉喬利納同時強烈譴責抗議後蔓延的暴力行為,形容為「破壞穩定的行為」[38],並指控反對派政客藉機圖謀政變[39]。
在北部城市安齊拉納納,與警方的衝突導致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大學生,另有30人受傷[40]。
塔那那利佛的示威持續,一些參與者戴上彩色草帽作為標誌[38]。拉喬利納返國後,立即召集軍警高層會議,下令軍隊和安全部隊保護加油站、燃料庫及商業設施[41]。
當日的抗議更明顯以學生和中學生為主,在全國六個主要城市同步展開。學生群體抱怨生活艱苦,要求獲得公平的學習環境,尤其強調希望能享有與領導人子女出國留學同等的機會。在塔那那利佛,安全部隊在齊亞達納的夏爾·戴高樂將軍大道,一直推進至塔那那利佛大學安卡措校園,沿途動用AK-47自動步槍和催淚氣體驅散群眾。由於該大道一帶設有馬達加斯加最知名的私營醫院之一——Mpitsabo Mikambanana 24/24,警方的武力行動引發進一步公憤[42]。
此外,當局在塔那那利佛、馬哈贊加、圖阿馬西納、安齊拉貝和圖利亞拉宣佈宵禁,時間由晚上7至8時起,至翌日凌晨4至5時結束[43]。
學生組織發出全國動員呼籲,除重申對頻繁水電中斷的不滿外,還要求釋放9月27日被捕的示威者[44]。當大批學生由塔那那利佛大學校園遊行至安布希亞托伏區時,遭安全部隊攔截,警方施放催淚氣體企圖驅散。部分示威者進一步提出要求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下台[45]。
隨著抗議升溫,拉喬利納宣佈解散克里斯蒂安·恩蔡領導的政府,並表示將在三日內任命新總理[13][14]。期間,國民議會議員安托萬·拉傑里松被安全部隊拘捕[45]。當局亦將首都的宵禁時間改為晚上8時至翌日凌晨4時[46]。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主席福爾克爾·蒂爾克指出,示威期間已造成22人死亡、100人受傷,死者既包括遭安全部隊開槍擊斃者,也包括在搶掠和幫派暴力中罹難者。不過,馬達加斯加外交部否認這一統計[47]。
示威者呼籲於當地時間上午11時在首都塔那那利佛再度集會[48]。當日有數千人聚集在安布希亞托伏廣場,其中不少人特意從外省趕來參與[49]。期間發生一宗插曲,參議院議長里夏爾·拉瓦盧馬納納的座駕遭人攔截,他憤而下車,徒步追趕示威者[50]。當天下午,安布希亞托伏亦傳出記者遭暴力對待的事件,包括門德里卡·拉扎芬德拉齊馬及萊昂納多·安德里安帕拉尼,兩人據報遭GSIS部隊毆打[51]。
抗議浪潮進一步擴散至其他城市及鄉鎮,其中包括距離首都約925公里的南部城市圖利亞拉[1]。政府譴責示威者破壞公共設施,並指控他們鼓動政變[1]。反對派領袖里沃·拉科托瓦奧則表明,其政黨及盟友拒絕加入由安德里·拉喬利納領導的任何政府,並要求他下台[1][52]。
勞工工會亦開始投入示威,並有人呼籲發動總罷工。不過,10月1日的示威在警方控制下相對平和,暴力程度遠低於前幾日[53][54]。當日拉喬利納在總統府會晤外國外交官,總統發言人洛瓦·拉諾羅馬羅則稱,示威者已大致散去,「並未出現具體領袖人物」[54]。與此同時,親拉喬利納的團體開始宣佈將舉辦反示威[55]。
親政府的反示威規模遠小於預期,僅有數百人參加,與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的期望落差甚大。現場幾乎沒有人穿著印有他肖像的衣服[56]。
拉喬利納提出願意展開對話,但示威者表明,只要鎮壓仍在進行,他們將拒絕協商[58]。拉喬利納則將這場抗議形容為政變[59]。
警方在鎮壓行動中動用了震撼彈、催淚氣體及橡膠子彈[60]。
馬達加斯加武裝部隊中的CAPSAT部隊發動兵變,呼籲全軍支持並保護示威者,並在幾乎沒有遇到阻力的情況下控制首都塔那那利佛市中心[61]。
國營電台廣播宣佈,軍方已接管政府。據悉,上校米夏埃爾·蘭德里亞尼里納宣佈,除馬達加斯加國會下院國民議會外,其餘國家機構全部解散。此舉緊隨國民議會通過彈劾總統拉喬利納之後發生,而拉喬利納早前已逃離,聲稱是因為擔心自身安全[64][65]。
反應
馬達加斯加基督教理事會發表聲明,呼籲各方停止暴力、搶掠及破壞行為,並強調「人民應享有最基本的權利,包括用電和飲水」[66]。非洲聯盟主席馬哈穆德·阿里·尤素夫則呼籲保持冷靜和克制[67]。教宗良十四世則譴責一切暴力,並促請維護社會和諧、公義及公共利益[1]。
無國界記者於9月25日批評馬達加斯加警方「對至少三名記者施暴」[68];國際特赦組織同日指控國家安全部門「濫用及非法動武」,並要求徹查有關死亡事件[69]。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對持續的暴力深感哀傷[70]。
截至10月13日,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對馬達加斯加政局深表關注,強調必須尊重憲制和制度的延續,並支持非洲聯盟及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的行動,同時警告不得利用青年作為政治或軍事工具。
他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加沙和平協議峰會期間回應傳媒提問時,對外界指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於周日登上法國軍機前往留尼旺,並與家人轉赴另一地點的報導表示:「我今天無法確認任何消息[71][72]。」
影響
9月26日,塔那那利佛市教育部門宣佈,學校將停課至局勢恢復穩定。事實上,早在9月25日,因催淚氣體滲入校園,市內多所學校已提早關閉[73]。同日,隨著駕駛者恐慌性搶購,市內加油站全面停業[74]。超市和大型零售店亦因擔心遭搶掠,被迫關門數日,導致尿片、瓶裝水等日用品出現短缺。零售業界估算,損失金額或高達數十億阿里亞里[75]。當地報章《馬達加斯加午報》警告,這些損失可能迫使企業大規模裁員[76]。
同時,塔那那利佛伊瓦圖國際機場大量航班被取消,導致眾多國際遊客滯留[77]。法國航空亦宣佈,自10月11日至13日暫停巴黎至塔那那利佛的航班服務[78]。
參見
註釋
- 包括非示威者及被搶掠者殺害者。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