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2322型氣墊登陸艦(Малые десантные корабли на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е проекта 12322,北約代號:Pomornik-class Large LCAC /歐洲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艇,[1]能用於兩棲作戰時的登陸運輸任務,可對岸邊的部隊提供火力支持,同時還可運送和布置水雷。
Remove ads
運載能力
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有400平米的面積可用裝載,自帶燃料56公噸[2]。其標準排水量480公噸,滿載排水量555公噸,可運載一個全副武裝的兩棲陸戰連,搭載選擇包括:
- 3輛主力戰車(總重150公噸),
- 8輛兩棲戰車(總重150公噸),
- 10輛裝甲車+140名士兵(總重131公噸),
- 8輛裝甲運兵車+140名士兵(總重115公噸),
- 500名武裝士兵(其中艙內360人)。
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是針對在黑海的氣候下設計的,只能在4級海況,浪高2公尺、風速12公尺/秒的情況下行駛。
滿載能行駛坡度為5度的海岸,空載能越過1.6公尺的牆壁。野牛氣墊船和其他氣墊船一樣,容易受海況影響,只能在浪高小於一米的情況下全速行駛,當浪高達到1.5公尺速度會降至38節以下,浪高2公尺以上時,就會出現嚴重失速的情況,中國國家海洋局公布南海全年2公尺以下浪高時間為220天[3]。
武器
因為船體巨大,歐洲野牛級配備的火力大大高於其他氣墊登陸艇。裝備有箭-3M或箭-2M防空飛彈系統,2門30公釐AK-630火砲,2套22管MC-227型140公釐非導引彈藥發射裝置,以及20到80枚水雷。
特點
歐洲野牛級和其他氣墊登陸艇一樣,能登陸世界70%的海岸線,遠高於傳統船式登陸艇的15%,且速度要快得多。同時其作為一種大型登陸艇,與其他中型氣墊登陸艇又有諸多不同:
- 尺寸遠大於現今船塢登陸艦和兩棲突擊艦的容納能力,無法依靠任何軍用規格母船搭載,因此只能完全依靠自己的續航力,或使用商用規格的半潛船,如東海島號。
- 較好的抗風浪能力,採用封閉式運輸,而一般氣墊登陸艇是露天的。
- 武器火力相比其他氣墊登陸艇高出許多,強到可以作為支援火力持續存在於近岸。


價格
根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文章:《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艦已經成為中國軍隊的秘密武器》的敘述,希臘2001年從烏克蘭購買「歐洲野牛」的價格為每艘5,000萬美元左右,中國2009年從烏克蘭購買的「歐洲野牛」,價格為每艘8,000萬美元左右,另包含技術轉移(原合同價值3.15億美元,包括在烏克蘭克里米亞「大海」造船廠生產2艘,然後烏方提供全套技術支持,在中國境內生產另外2艘)[4]。
艦名列表
國家 | 艦名 | 舷號 | 服役日期 | 現況 |
![]() |
埃文尼·科切什科夫(Evgeny Kocheshkov) | 770 | 已服役 | |
![]() |
莫爾多維亞(Mordovia) | 782 | 已服役 | |
![]() |
頓涅茨克(Donetsk) | 已服役 | ||
![]() |
阿爾特米夫斯克(Artemivsk) | 已服役 | ||
![]() |
科法羅尼亞(Kefalonia) | L180 | 封存 | |
![]() |
伊哈基(Ithaki) | L181 | 封存 | |
![]() |
凱拉(Kerkyra) | L182 | 封存 | |
![]() |
扎金索斯(Zakynthos) | L183 | 封存 | |
![]() |
- | 3,325 | 南部戰區海軍服役 | |
![]() |
- | 3,326 | 南部戰區海軍服役 | |
![]() |
- | 3,327 | 南部戰區海軍服役 | |
![]() |
- | 3,328 | 南部戰區海軍服役[5] | |
![]() |
- | 3,260 | 東部戰區海軍服役 | |
![]() |
- | 3,261 | 東部戰區海軍服役 |
Remove ads
中國728型氣墊登陸艇
歐洲野牛級(俄語:Зубр)在蘇聯時期項目代號為12322。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為了向中國出口,將原始設計稍作修改並重新命名為美洲野牛級(烏克蘭語:Бізон),項目代號958。
2003年中國即對此船極有興趣,中烏都對這筆訂單十分重視,為了免於俄羅斯的爭執,前後談判了6年的時間,中國除了購買船隻,還順利從烏克蘭取得建造技術,2009年7月2日,中國與烏克蘭簽訂了合同,共花費3.15億美元訂購4艘,其中2艘在烏克蘭完成,並由烏克蘭向中國提供全部技術資料,之後2艘將在中國境內完成組裝,這張大訂單讓船廠可以維持營運五年以上,並付清積欠員工的退休金與薪資[6]。烏克蘭製造的第一艘已於2012年進行海試。2013年4月12日中國海軍代表在烏克蘭費奧多西亞「大海」造船廠接收首艘野牛氣墊登陸船。首艘野牛氣墊登陸船於2013年4月26日在烏克蘭費奧多西亞裝船,由「HHL New York」號貨運船運往中國。烏克蘭媒體報道稱,該艦未裝武器和主要電子系統,估計將在中國完成最後的安裝,或裝配中國產武器。2013年5月24日7時22分,搭載中國從烏克蘭訂購的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艦的「HHL New York」號貨運船進入了中國領海內廣州黃埔港。
《艦船知識》雜誌5月刊報道,烏克蘭建造的第一艘野牛級氣墊登陸船已交付中國海軍[7]。2014年3月31日,烏克蘭建造的第二艘野牛級氣墊登陸船,運抵中國[8]。烏克蘭將該艇出口中國後,中國稱其為728型氣墊登陸艇[9]。
2017年8月,媒體披露,中國軍工企業已經克服野牛氣墊艇國產化中的技術障礙,除了本來訂購的4艘原裝氣墊艇之外,開始批量自行生產國造氣墊艇,且造船廠內也出現了批量型野牛氣墊艇的身影[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