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8266
Wi-Fi 單晶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ESP8266 是一款由上海樂鑫信息科技[1]開發的可以作為微控制器使用的成本極低且具有完整TCP/IP協議棧的Wi-Fi IoT控制晶片。
由Ai-Thinker生產的ESP-01晶片於2014年8月首次引起了西方的創客們的注意,這個小模塊允許微控制器通過海斯命令集使用TCP / IP協議棧連接到Wi-Fi網絡。然而,在最初的晶片上幾乎沒有使用英文的文檔及可接受的命令。[2] 由於模塊上外部組件非常少的原因,導致了其價格十分便宜,並吸引了許多創客來研究和使用該模塊、開發配套該晶片使用的軟體以及對其使用中文的使用指南進行多語言翻譯。[3]
衍生產品還有ESP8285, ESP8684等
ESP8285即是內置了1MB快閃記憶體的ESP8266,其允許單晶片設備能夠直接連接到Wi-Fi進行使用。 [4]
其後續產品是2016年所發布的ESP32。
特徵

ESP-01的引腳輸出
常見的ESP-01模塊引腳輸出如下:
- GND,接地 (0 V)
- GPIO 2,通用輸入/輸出2號
- GPIO 0,通用輸入/輸出0號
- RX(GPIO 3),串列資料接收
- VCC,電壓(3.3 V ~ 3.6 V)
- RST,復位
- CH_PD,斷電引腳(Chip power-down)
- TX(GPIO 1),串列資料傳送
開發工具包
2014 年 9 月,樂鑫發布了用於直接對晶片進行開發的軟體開發工具包 (SDK),無需單獨的MCU。 從那時起,樂鑫發布了許多官方 SDK。樂鑫發布了兩個版本的 SDK,一個基於 FreeRTOS,另一個基於回調函數(NON OS,又稱AT固件,現已停止支持,並改名為IDF-AT)。
引用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