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酶學委員會編號

化学编号方案,并赋予酶的层次分类鉴定号码,识别其酶类家族成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酶學委員會編號酶編號(英語:Enzyme Commission number),簡稱EC編號EC號EC number),是一種基於催化化學反應而制定數字分類方案。[1]作為酶命名法 / 酶學委員會命名法enzyme nomenclature)系統,[2]同時會為各種酶給予一個建議的名稱,且每個EC編號都與相應酶催化反應的推薦名稱相關聯。

EC編號並非針對不同種類的酶,而是針對酶催化的反應。如果不同的酶(例如來自不同生物體的酶)催化相同的反應,則它們會獲得相同的EC編號。[3]此外,通過趨同進化,完全不同的蛋白質摺疊英語Protein fold class可以催化相同的反應(這些有時被稱為非同源同功能酶英語Non-homologous isofunctional enzymes[4]因此會被分配相同的EC編號。相比之下,聯合蛋白資料庫標識符通過胺基酸序列唯一地指定蛋白質。[5]

Remove ads

編號數字格式

每個酶代碼均由字母「EC」和四個以句點分隔的數字組成(例如EC X.X.X.X)。這些數字代表酶的逐級精細分類。目前存在一些初步認定的EC編號,其第四位(序列號)數字包含「n」(例如 EC 3.5.1.n3)。[3]

例如,三肽胺基肽酶英語Tripeptide aminopeptidase的編號為「EC 3.4.11.4」,其組成部分表示以下酶組:

  • EC 3代指水解酶(利用分解其他分子的酶)
  • EC 3.4代指是作用於肽鍵的水解酶
  • EC 3.4.11.4指從三肽胺基末端裂解的酶

頂層編號

注意:酶分類編號與「格式編號」不同

更多資訊 組別, 被催化的化學反應 ...
Remove ads

反應相似性

可以通過使用化學鍵變化、反應中心或亞結構指標(以前稱為 EC-BLAST,現為EMBL-EBI酶門戶)來計算酶促反應之間的相似性。[7]

歷史

在EC編號系統發展之前,酶的命名是任意的,通常使用諸如老黃酶(old yellow enzyme)英語NADPH dehydrogenase蘋果酸酶英語Malic enzyme之類的名稱,這些名稱很少或根本沒有提供任何有關所催化反應的線索。大多數這些名稱已不再使用,但仍有少數名稱在使用,尤其是特異性很低的蛋白水解酶,例如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因為根據特異性進行合理分類非常困難。

到了20世紀50年代,混亂已經讓人無法忍受,在霍夫曼-奧斯滕霍夫(Hoffman-Ostenhof)[8]、迪克森(Dixon)和韋伯(Webb)[9]提出了類似的酶催化反應分類方案,1955年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國際生物化學大會成立了酶委員會,由馬爾科姆·迪克森英語Malcolm Dixon (biochemist)擔任主席。第一版命名書籍發布於1961年,酶委員會隨即解散,但其名稱以EC編號這一術語保留了下來。目前的第六版由國際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聯合會於 1992年出版,是最後一個以印刷書籍形式出版的版本,包含3196種不同的酶。補編1—4出版於1993年至1999年。後續補編已以電子版形式發布在國際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聯盟(IUBMB)命名委員會的網站上。[6]2018年8月,IUBMB修改了該系統,添加了頂級EC 7(第七類)酶類別,即易位酶[10][11]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