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八大工業國組織
七國集團加上俄國的跨國經濟組織(1997–2014)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八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8」),從1997年至2014年間曾經是一個跨國經濟組織,因2014年起因俄羅斯會籍被凍結而復稱七大工業國組織後,G8正式步入歷史。G8為世界上主要的已開發國家所組成的國際建制,前身G5創始於1973年,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及被凍結席次的俄羅斯。


2014年,俄羅斯於克里米亞危機中占領克里米亞半島及介入頓巴斯戰爭,被凍結會籍至今[1][2][3],因而改稱為G7。
2018年,德國代表和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曾經提出過讓俄羅斯回歸,但遭受大部份成員國的否決後,俄羅斯方面亦表明無意重返G7(重組G8),因此G8已經解散。
Remove ads
歷史
五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5」)成立於1973年,始創國有5個,包括美國、日本、西德(現今的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於1975年加入成為六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6」)。其後加拿大於1976年加入,成為七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7」)。七國集團是八國集團之前身,係西方幾個主要工業化民主國家會晤和協調政策之論壇,由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加拿大組成,每年召開首腦峰會商討國際社會面臨之主要政治和經濟問題[4]:42。
七國集團成立於1970年代,由於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經濟形勢持續惡化,接連發生「美元危機」、「石油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使得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經濟萎靡不振[4]:42。俄羅斯於1991年起參與G7峰會的部份會議,直至1997年,被接納成為第八個成員國,正式成為八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8」)[5]。其實八國集團中俄羅斯對如何處理全球經濟事務並沒有太多發言權,全球經濟治理事實上還是七國集團在主導[4]:14。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俄羅斯接受克里米亞公投後,將其併入俄羅斯,七國就將俄羅斯從八國集團踢出去[4]:14。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半島及介入頓巴斯戰爭,被凍結會籍至今。因此重新恢復為七大工業國組織,「G8」亦解散。
Remove ads
俄羅斯是G8裡唯一的發展中國家,其重工業享譽世界。俄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石油、冶金、化工、機械、造船、紡織、木材加工、汽車、食品、核能、宇航等。其中核工業和航空、軍火工業居世界第二位。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在開發中國家名列前茅。此外有西方部分人認為與另七國相比俄羅斯屬於威權主義政體,與其他七國民主不同。2014年2月,俄羅斯併吞烏克蘭克里米亞。同年3月2日,G8其餘七國及歐盟同意凍結俄羅斯會籍[6]。
不久後一些國家開始出現迎回俄羅斯的言論,認為對俄拉攏還是西方戰略中須考慮的要素:
- 義大利
- 德國
- 日本
- 2015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呼籲俄羅斯回歸集團,表示俄羅斯的參與「對中東多重危機的解決至關重要」。
- 美國
多個成員國迅速拒絕了川普的建議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聯邦對回歸不感興趣,二十國集團才是重點[9]。2018年加拿大峰會的最終聲明中,七國集團宣佈,因明斯克協定未能完全實施,將恢複制裁,對俄羅斯採取進一步限制[10][11]。目前俄羅斯已視G20作爲主要的國際外交平台,因此現時並無重新加入G8的意願,2017年1月13日,俄羅斯宣佈永久退出八國集團。
Remove ads
成員


意義及內容
高峰會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每年該七(八)大世界經濟先進國的領袖與歐洲聯盟官員在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年會前舉行會談。
自1998年後,峰會成為該七(八)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的年度高峰會議,由七(八)國輪流擔任主辦國(輪值國),主辦國的領袖成為該年會議的非正式主席(輪值主席)。與會國領袖會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交流意見。
首腦峰會
每年首腦峰會的主辦國由成員國輪流接任,下表列有過去峰會的舉辦地。 G8峰會:1998年至2013年
Remove ads
取消舉行峰會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