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GeForce RTX 50系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GeForce RTX 50系列是由NVIDIA開發的消費級圖形處理器(GPU)產品系列,是GeForce系列GPU的最新產品和接替GeForce RTX 40系列的下一代產品。其於2025年1月6日在CES 2025上正式發布,其中RTX 5090和RTX 5080最先於2025年1月30日上市。
Remove ads
GeForce RTX 50系列由NVIDIA開發的Blackwell微架構提供支援,使用第五代張量核心(Tensor Core)和第四代光線追蹤核心(RT Core),並支援第四代深度學習超級取樣(DLSS 4.0)。NVIDIA稱在AI功能的支援下,該系列圖形處理器效能為上一代對應型號產品的兩倍,且RTX 5070能夠提供與RTX 4090相當的效能。但測評顯示GeForce 50系列原始效能並沒有像GeForce 40系列一樣較上一代大幅提升,而是更多的依賴於DLSS 4.0的多訊框生成功能。


Remove ads
特性
GeForce RTX 50系列採用台積電4NP 5奈米製造製程,由新開發的Blackwell微架構替代上一代使用的艾達·洛夫萊斯微架構(Ada Lovelace)。該架構以美國統計學家戴維·布萊克韋爾的名字命名,引入了第四代光線追蹤核心和支援FP4量化的第五代張量核心,以進一步提高光線追蹤效能和AI算力,並將神經網路融合可程式化著色器,推出DLSS 4.0、RTX神經著色器(RTX Neural Shaders)、RTX神經面孔(RTX Neural Faces)等技術。[2][3]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稱:「Blackwell微架構融合了AI驅動的神經網路彩現和光線追蹤,是自NVIDIA於25年前推出可程式化著色技術以來在電腦圖形領域最重要的創新。」[4]
GeForce RTX 50系列是首款採用GDDR7標準視訊記憶體的消費級圖形處理器,與先前系列使用的GDDR6和GDDR6X相比,GDDR7可在視訊記憶體位寬相同時顯著提高頻寬。[5]
深度學習超級取樣(DLSS)是NVIDIA由張量核心提供支援的神經彩現技術,可提高影格率(FPS)和圖像品質[3]。GeForce 50系列特供的DLSS 4.0與先前系列相比,使用Transformer模型替代傳統的卷積神經網路(CNN) ,可在彩現中減少重影,提高穩定性、細節度和抗鋸齒效果。DLSS 4.0亦引入多訊框生成功能,可通過AI為彩現的每個訊框生成三個額外訊框以大幅提高影格率,GeForce RTX 40系列的DLSS 3.0僅能生成一個訊框。NVIDIA稱這能夠使遊戲和應用程式的效能比不開啟DLSS提升8倍並減少所需視訊記憶體,且有超過75款遊戲在DLSS 4.0發布時整合多訊框生成功能,黃仁勛則表示新一代DLSS將能夠「預測未來」[1][6][7]。
Reflex是NVIDIA開發的遊戲延遲降低技術,可將PC延遲平均降低50%。GeForce 50系列使用的Reflex 2引入Frame Warp技術,通過在GPU彩現遊戲訊框時讓CPU根據外設輸入扭曲該訊框位置,並使用預測彩現演算法補全畫面空隙,能夠將PC延遲降低75%。[8][9]
Remove ads
GeForce 50系列使用NVIDIA第九代NVENC影片編碼器和第六代NVDEC影片解碼器,首次提供了對4:2:2色度抽樣格式編解碼、MV-HEVC(多視圖HEVC)編碼,AV1 UHQ(超高品質模式AV1)解碼的硬體支援。NVIDIA稱HEVC和AV1的編碼品質將提高5%,H.264的影片的解碼速度將提高兩倍。RTX 5090配備有三個編碼器和兩個解碼器,影片匯出速度比RTX 4090快60%;RTX 5080配備兩個編碼器和解碼器;RTX 5070 Ti配備兩個編碼器和一個解碼器;RTX 5070配備一個編碼器和解碼器。[10][11]
GeForce 50系列產品全部採用PCIe 5.0匯流排介面和DisplayPort 2.1b、HDMI 2.1a視訊連接頭標準,以支援更高的解析度和重新整理頻率,並使用PCI-SIG於2023年修改的12V-2x6連接線作為電源連接線。[12][13]
Remove ads
產品


RTX 5090、RTX 5080和RTX 5090 D[註 1]於2025年1月30日上市,起售價分別為1,999美元、999美元和16,499元人民幣[1][14];RTX 5070 Ti和RTX 5070分別於2025年2月20日和2025年3月5日上市,起售價分別為549美元和749美元[15][16];RTX 5060 Ti和RTX 5060分別於2025年4月16日和2025年5月上市,起售價分別為379美元(16GB型號為429美元)和299美元[17]。除RTX 5090和RTX 5090 D外,GeForce 50系列產品起售價均比上一代對應型號低[18]。
NVIDIA聲稱GeForce 50系列產品效能為上一代對應型號的兩倍,且RTX 5070將能夠提供與RTX 4090相當的效能[19]。但此宣傳被認為具有誤導性,因為該提升是在開啟DLSS多訊框生成功能的前提下,無法反映產品原始的光柵化效能[20][21]。專業測評顯示在4K解析度下,RTX 5090的光柵化遊戲效能(平均影格率)比RTX 4090平均提高了約25%[22]或27%[23];RTX 5080比RTX 4080平均提高了約15%[24][25],比RTX 4080 Super平均提高了約9%[26]或13%[25];RTX 5070 Ti比RTX 4070 Ti平均提高了約20%[27]或24%[28],比RTX 4070 Ti Super平均提高了約11%[27]或14%[28];RTX 5070比RTX 4070平均提高了約25%[29][30],比RTX 4070 Super平均提高了約5%[29]或8%[30]。
Remove ads
RTX 5090是GeForce 50系列的旗艦產品,具有21,760個CUDA核心,比RTX 4090多出5,376個,提升約33%;首次使用512bit位寬、1,792GB/s頻寬的GDDR7視訊記憶體,視訊記憶體大小由RTX 4090的24GB提升至32GB,頻寬提高接近80%;其熱設計功耗也比前代高出125瓦,提升約30%[31]。中國大陸特供的RTX 5090 D張量核心AI算力較RTX 5090減少約30%,但遊戲效能不受影響[32]。2025年4月18日,有媒體報道稱NVIDIA暫時停止了RTX 5090 D顯示卡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和銷售[33]。
RTX 5090公版卡(Founders Edition)採用新的三片式PCB電路板和雙流通散熱系統設計,散熱材料由矽脂改為液態金屬,整個顯示卡厚度為兩個插槽,進入正面兩個風扇的氣流可以直接通過底部的散熱鰭片。對比三插槽厚度和單流通式散熱的RTX 4090公版卡,RTX 5090公版卡具有更輕薄的外形和更好的散熱效能。[34][35]
行動版
RTX 5090、RTX 5080、RTX 5070、RTX 5070 Ti和RTX 5060筆記型電腦的起步售價分別為2,899美元、2,199美元、1,599美元、1,299美元和1099美元,除RTX 5070和RTX 5060筆記本分別於2025年4月和5月上市,其他型號都於2025年3月上市。NVIDIA稱通過進階電源門控、低延遲休眠等新架構的Max-Q技術,GeForce 50系列筆記型電腦的電池壽命較上一代相比延長了40%,且RTX 5070筆記型電腦能夠以一半的功率實現RTX 4090筆記型電腦的效能。[40][41][42]
Remove ads
評價和反響
對RTX 5090的評價整體上較適中,其被認為是發售時市場上最強大的消費級GPU,且DLSS多訊框生成的表現令人滿意;但評論者也認為其價格和功耗過高,原始效能沒有像RTX 4090一樣較上一代大幅提升,且NVIDIA關於多訊框生成的行銷具有誤導性[20][43][44]。The Verge的湯姆·沃倫(Tom Warren)給RTX 5090打了7分(滿分10分),稱其為「新的4K遊戲王者」,而且「很可能會引領我們進入一個軟體改進比硬體本身更重要的時代」[45]。TechSpot的史蒂文·沃爾頓(Steven Walton)給RTX 5090打了80分(滿分100分),稱其「未能滿足人們對下一代旗艦GPU的期望」、「如果NVIDIA將其作為RTX 4090 Ti推出,不會有很多人表示驚訝」[23]。PCGamesN的本·哈德威奇(Ben Hardwidge)給RTX 5090打了6分(滿分10分),認為多訊框生成功能還需更多的遊戲提供支援,且「大多數RTX 4090使用者目前幾乎沒有升級的必要」[46]。Engadget的德文德拉·哈達瓦爾(Devindra Hardawar)表示RTX 5090「並不適合普通人」[47]。
Remove ads
評論者多稱讚RTX 5080的CP值和較低的功耗提升;但也指出其原始效能較前代只有略微提升,且與RTX 4090仍有較大差距[48][49][50]。《Wired》的布拉德·伯克(Brad Bourque)給RTX 5080打了8分(滿分10分),表示其「平衡了效能、功率要求和價格」[51]。《PC Gamer》的戴夫·詹姆斯(Dave James)給RTX 5080打了76分(滿分100分),稱其是「幾乎完全為多訊框生成的遊戲體驗而打造的奇怪且平淡無奇的顯示卡」[52]。IGN的傑奎琳·托馬斯(Jacqueline Thomas)給RTX 5080打了7分(滿分10分),認為其是一張非常實惠的4K顯示卡,但「並沒有鐵桿愛好者都希望看到的效能提升」[53]。Ars Technica的安德魯·坎寧安(Andrew Cunningham)稱RTX 5080「就像RTX 4080 Super Super」,其表明除RTX 5090外的50系列GPU都「嚴重依賴多訊框生成來實現代際效能改進」[54]。
Remove ads
對RTX 5070 Ti的評價整體上較好,其被認為有著GeForce 50系列最佳的CP值,且相較於前代其在1440P和4K解析度下的遊戲效能普遍受到稱讚;但評論者也多批評其發售時的實際零售價遠高於建議售價[55][56][57]。IGN的傑奎琳·托馬斯給RTX 5070 Ti打了9分(滿分10分),稱其「是大多數人最好的4K顯示卡」,且是「該系列首款較前代實現顯著提升的顯示卡」[58]。《PC Gamer》的戴夫·詹姆斯給RTX 5070 Ti打了86分(滿分100分),稱其是「一款潛在的出色顯示卡」,憑藉優秀的超頻效能可以與RTX 5080相媲美,但「荒誕」的高價可能會使其陷入困境[59][60]。《PC World》的布拉德·查科斯(Brad Chacos)表示RTX 5070 Ti原始效能幾乎與RTX 4080 Super相當,且「使RTX 5080的吸引力大大降低」[61]。Ars Technica的安德魯·坎寧安表示RTX 5070 Ti本質上是支援多訊框生成的RTX 4080[55]。The Verge的湯姆·沃倫稱RTX 5070 Ti為「更便宜的RTX 4080」,認為其較上一代的提升雖不如期望的那麼高但已十分不錯,且「 是迄今為止50系列中最吸引人的產品」[62]。GamesRadar+的菲爾·海頓(Phil Hayton)表示「我很樂意以合適的價格購買這款4K GPU」[63]。
對RTX 5070的評價整體上較為冷淡,評論者多認為其在1440P解析度下的遊戲效能較好,但批評其與RTX 4070 Super幾乎相同的原始光柵效能、與其他產品相比偏小的12GB視訊記憶體、過高的市場零售價以及NVIDIA對其的誤導性行銷[64][65][66]。TechRadar的約翰·洛夫勒(John Loeffler)給RTX 5070打了3分(滿分5分),稱其是「一張很難推薦的顯示卡」,特別是這個價位有很多效能相似的競爭產品[67]。The Verge的湯姆·沃倫認為RTX 5070是理想的1440p顯示卡,但「絕對不是549美元的RTX 4090」[68]。《PC Gamer》的戴夫·詹姆斯給RTX 5070打了61分(滿分100分),稱其像是RTX 5060,且AMD的RX 9000系列GPU的推出對其產生較大衝擊[69]。《PC World》的布拉德·查科斯表示RTX 5070「本質上是有DLSS 4的RTX 4070 Super」,但其仍是一款很好的1440p顯示卡[70]。
一些較早購買RTX 5090和5090 D非公版卡的使用者回饋稱在安裝顯示卡驅動程式後出現黑畫面和顯示卡無法被辨識等問題[71][72]。有媒體猜測其與新版顯示卡驅動有關,因為RTX 5080和先前系列GPU安裝新版驅動程式後也出現類似情況,此外其也可能與PCIe 5.0通道有關[73][74]。NVIDIA證實了該問題,並表示可以通過其於2025年2月27日發布的新驅動程式或對應製造商的VBIOS更新進行修復[75]。
RTX 5090公版卡也被使用者曝出存在電源線和介面被熔毀以及電源線電流分布不均勻等問題。有觀點認為是使用者使用非官方電源線所致;也有觀點稱因為NVIDIA自從GeForce 40系列開始移除了分流電阻,才導致此類事故更容易發生。在GeForce 50系列GPU發售前,NVIDIA曾表示新的供電介面和12V-2x6電源連接線絕對安全,不會再出現類似RTX 4090的熔毀問題。[76][77]
有媒體報道稱部分RTX 5090、RTX 5090 D、RTX 5080和RTX 5070 Ti所包含的彩現輸出單元(ROP)數量比正常值少8個[78]。NVIDIA全球公關總監本·貝拉翁多(Ben Berraondo)隨後向The Verge證實了該問題,表示有少於0.5%的GPU受到影響,這使得其平均圖形效能下降約4%,但對AI和計算工作負載並無影響,且目前生產異常已得到糾正。[79][80]
參見
- Radeon RX 9000系列:AMD於2025年3月6日發布的對標GeForce 50的GPU系列。
註腳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