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T-LBu裝甲輸送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T-LBu是蘇聯的一款多用途兩棲裝甲運輸車,20世紀60年代末以MT-LB為基礎開發,工廠編號為Ob'yekt 10。其發動機功率更大,車體比MT-LB高40厘米,底盤更長,同時負重輪為7對。
發展
20世紀70年代,蘇聯NAMI (汽車研究所)開始了一項戰車開發計劃,以取代AT-P系列火炮牽引車(基於ASU-57空降自走炮)。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在PT-76兩棲輕型坦克底盤的基礎上開發了MT-L。MT-LB是MT-L的裝甲衍生型。20世紀70年代初投入生產,由於存在許多現成的零件(例如發動機最初為卡車開發),戰車非常便於製造。
MT-LBu是一種車體增大的非武裝衍生型,被用作許多特種車輛的基礎車。在烏克蘭蘇維埃的哈爾科夫拖拉機廠 (KhTZ) 以及波蘭(斯塔洛瓦沃拉)和保加利亞的Beta AD公司(已破產倒閉[1])製造。
詳情

成員(一名司機和一名車長)坐在戰車前部的隔艙,發動機在隔艙後面。後部隔艙的體積為13 m3。可拖掛6,500公斤(14,300磅)重的負載。戰車完全兩棲,在水中時由履帶帶動戰車前進。[2]
戰車採用厚度為3至10毫米的鋼材製成的輕型裝甲,可抵禦輕武器和炮彈碎片。載員艙頂部有一個向後打開的車頂艙口。車頂中央有一個大的圓形開口,當未安裝炮塔時,開口上覆蓋有帶艙口的盲板。MT-LBu有2個發射埠:一個位於右前側,另一個位於後門,均配有相關的視覺設備。
為駕駛員配備了TVN-2紅外潛望鏡,與OU-3GK紅外/白光探照燈結合使用,最大視距約為40 m。MT-LBu配備了NBC檢測裝置GO-27、過濾系統FVU和導航裝置。
SIGINT塔蘭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MT-LBu的衍生型R-381T塔蘭受到關注。這套系統由師級單位使用,由7輛車組成。最近出現的R-381TM塔蘭-M是冷戰時期R-381T塔蘭的升級版。該系統用於監視無線電信號,竊聽敵軍在廣泛頻率範圍內的通信。除了以截獲的通信形式提供原始情報外,塔蘭還能夠對發射機進行地理定位,為指揮官提供有關敵軍實際位置的關鍵數據。
85V6-A電子情報系統替換了GAZ-66卡車上的R-381"Rama"系統。烏克蘭使用較新版本的R-381TM塔蘭-M。關於最開始的R-381T塔蘭,眾所周知,該系統在完全部署時由七輛車組成。
- R-381T1塔蘭1:攔截站 (×2)
- R-381T2塔蘭2:測向站 (×4)
- R-381T3塔蘭3:T1和T2的指揮車 (×1)
R-381T塔蘭系統也可以五輛車設置:兩輛R-381T2、兩輛R-381T1和一輛R-381T3。塔蘭2收集在30-100 MHz頻段運行的四個R-381T2 UHF無線電監測站和在1.5-30 MHz頻段運行的兩個R-381T1 VHF無線電監測站的信號,這些監測站能夠監聽航空波段通信(100-400 MHz),以及無線電中繼鏈路(300-1000 MHz)。這些安裝於車輛上的系統獲取的數據隨後由單個R-381T3車輛進行處理。烏克蘭消息人士稱,R-381T塔蘭可以對陸地上40公里(25英里)範圍內的無線電發射進行檢測、分類和偵聽,在監測航空通訊時,可以在97公里(60英里)範圍內檢測、分類和監聽無線電發射通訊。[3]
衍生型
![]() |

- BMP-1LB:烏克蘭第一輛採用MT-LBu底盤的BMP,配備KPVT機槍,出現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期間。[4]
- I-52:排雷車,由烏克蘭KVSZ於20世紀90年代開發。車頂上有兩個布雷器,每個布雷器裝有90個匣子,分別裝載反坦克地雷和殺傷人員地雷—PFM-1、PMF-1S、KSO-1、POM-1或POM-2、GTM-1和/或PTM-3。
- R-149BMRg:信號車,裝有兩台R-171M無線電裝置、一台R-163-50U、一台R-163-10V、一台R-134M、R-438、R-853和R-012M、T-230-1A設備、T-240D和T-235-1U以及TA-2電話機。
- R-161B:配備R-161裝置的HF/VHF信號車,輸出功率為1 kW,最大工作距離為2000公里。
- R-161BM:配備兩套R-161-10的現代化型號。
- R-330B:電子戰車輛,配備自動干擾系統。無武裝卡車型號被稱為R-330T。
- R-330KB:R-330B和R-378B系統的自動化移動指揮所。
- R-330P金字塔-I:電子戰車輛,配備VHF干擾器系統,輸出頻率為20至100MHz,工作範圍為25公里。
- R-378B[5]:電子戰車輛,配備自動高頻干擾器系統ASP R-378,輸出功率為1000 W,工作距離50公里。
- R-381T塔蘭:師級SIGINT系統(85V6-A電子情報系統)替換了GAZ-66卡車上的R-381"Rama"系統。完整的系統由3種不同型號的7輛車組成:
- R-381T1塔蘭1:攔截站 (×2);
- R-381T2塔蘭2:測向站 (×4);
- R-381T3塔蘭3:T1和T2的指揮車 (×1).
- R-412B[6]:師級對流層中繼站,配有兩個弧面天線R-133和一個發電機GAB-8-T/230。
- R-934B[7]:電子戰車輛,配備了干擾飛機VHF/UHF通信的自動化系統。
- TGM-126-2(俄語: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гусеничная машина,羅馬化:transportnaya gusenichnaya mashina,直譯:「履帶式運輸車」):民用版MT-LBu。一種履帶式運輸車,設計用於在越野條件下和難以到達的區域執行運輸和其他特殊工作。生產企業,哈爾科夫汽車修理廠[8]。[9]
- 2S1: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 2S34:120毫米自行迫擊炮。
Remove ads
基於舊版本(主要是1V12系列),白俄羅斯的Minotor[10]開發了的MT-LBu新型號:
- TMPK "Mul"(俄語: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машина переднего края,羅馬化:transportnaya mashina perednego kraya,直譯:「前線運輸車」)
- TZM122(俄語:транспортно-заряжающая машина,羅馬化:transportno-zaryazhayushaya mashina):炮兵部隊使用的彈藥補給車。
- SM120(俄語:самоходный миномёт,羅馬化:samokhonyj minomyot,直譯:「自行迫擊炮」):搭載2S11雪橇120毫米迫擊炮的迫擊炮平台,載彈48發。
- PPMP(俄語:Передвижной пункт медицинской помощи,羅馬化:podvizhnyj punkt meditsinkogo pomoshchi,直譯:「移動醫療救助站」):救護車。
Remove ads
- BREM-MT[11]
- BMM[來源請求]
波蘭斯塔洛瓦沃拉冶煉廠擁有生產MT-LBu的許可證。[12]
- ZWDSz-1([zautomatyzowany wóz dowódczo sztabowy] 錯誤:{{Lang-xx}}:拉丁字母轉寫(幫助)):裝載自動指揮裝置「鳶尾花」的指揮車。於2002年投入使用,基於MP-21-25。
- Pbv 4020[13]([pansarbandvagn] 錯誤:{{Lang-xx}}:拉丁字母轉寫第 1 個字元「裝」不是拉丁字母。(幫助)):瑞典基礎型號(以前的1V12系列,已經過改裝)。
- Stripbv 4021[14]([stridsledningbandvagn] 錯誤:{{Lang-xx}}:拉丁字母轉寫第 1 個字元「戰」不是拉丁字母。(幫助)):指揮車,裝有三套無線電裝置Ra 180、一套Ra 195、一套Ra 422和一個配電板。
- Sjvpbv 4024[15][16][17][18]([sjukvårdspansarbandvagn] 錯誤:{{Lang-xx}}:拉丁字母轉寫第 1 個字元「醫」不是拉丁字母。(幫助)):可容納4具擔架的救護車。




- MT-LBu:基礎型號。許多所謂的「MT-LB衍生型」實際上是基於MT-LBu的。
- 1L219動物園-1:安裝目標定位和火控系統1L219的雷達車。
- 1L219M動物園-1M:現代化的型號,於2002年推出。
- 1L245[19]:地面武器控制雷達抑制系統,輸出功率為1 kW。
- 9S80集會PPRU(俄語:подвижный пункт разведки и управления,羅馬化:podvizhnyj punkt razvedki i upravleniya,直譯:「移動偵察和控制站」):用於防空部隊的G波段預警雷達,最大發射功率射程80公里。北約代號狗耳(Dog Ear)。修改版本包括PPRU-M、PPRU-M1以及2007年推出的PPRU-M1-2。
- 1V12機器KSAUO(俄語:Машина,羅馬化:Mashina):這種火控系統(KSAUO,俄語:комплекс средств автоматиз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гнём,羅馬化:kompleks sredstv avtomatizirovannogo upravleniya ognyom,直譯:「自動火控系統」)於1974年服役,由4種不同型號的8輛車組成。已開發出多種升級版本,包括1V12-3機器-M、1V12M假聲(俄語:Фальцет,羅馬化:Fal'tset)、1V12M-1和1V12M-2。該裝置出現在炮兵部隊的裝備自行榴彈炮上,如2S1、2S3、2S5和2S19。
- 1V13:炮台火控中心,每套三輛。1V13有6名車組人員,配備PAB-2AM瞄準圈、測距儀、自動數據處理系統APK或APPK、三個無線電裝置R-123M(或R-173)和位於炮塔頂部的觀察裝置PV-1。早期車型配備了DShK-M,後來的車輛配備了NSVT和位於右後部的發電機GIV-8/8000。前北約編號:ACRV M1974/1。
- 1V14:陣地指揮和前線觀察車,每組三輛。這種類型可以通過安裝在炮塔頂部和右側的觀察系統VOP-7A、1PN44和DAK-2M來識別。無線電裝置比1V13增加一台R-107。成員5人,武器是一門PKMB 7.62毫米。前北約編號:ACRV M1974/2a。
- 1V15:與1V14非常相似,配備了R-130M無線電可用的細長天線杆。其中一架R-123M已被R-111取代。營長車。前北約編號:ACRV M1974/2b。
- 1V16:營級火力指揮中心,配備9V59計算機和氣象儀MDK7。武器裝備與1V13一致,無線電裝置比1V15增加一台R-326。成員6-7人。前北約編號:ACRV M1974/3。帶發電機的型號沒有炮塔。
- ARK-1山貓(俄語: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й радиолокацио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羅馬化:artilleriskiy radiolokatsionnyi kompleks,直譯:「炮兵雷達系統」):H波段火炮定位自行雷達1RL-239,探測範圍為15公里(榴彈炮)至40公里(戰術導彈)。通常由師屬偵察連使用。
- KDKhR-1N達爾(俄語:Комплекс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й химической разведки,羅馬化:kompleks nazemnoy distantsionnoy khimicheskoy razvedki,直譯:「遠程化學偵察系統」):遠程化學檢測系統,與雷射配合使用,檢測範圍在1000至7000米之間。其他專用設備包括TNA-4-6導航儀、計算機、數據處理單元、PRKhR檢測系統、自動氣體檢測裝置GSA-12、PGO-11氣體指示器、KPO-1採樣裝置和「Karat」電視系統。
- 9S737:9K331環面(SA-15)陣地的移動指揮所,成員5人。車輛標配以下系統:導航設備TNA-4-4,計算機E715-1-1,瞄準器VOP-7A 、發電機137N和134N、一台數據處理裝置T-235-1L、一台無線電裝置R-134、兩台R-171M、兩台R-173M、三台R-173PM、一台R-862、一根單葉片天線(用於R-862)和細長的10 m桅杆。
- 1L219動物園-1:安裝目標定位和火控系統1L219的雷達車。
Remove ads
使用方

參見
腳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