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繆思
九位古老文艺女神的总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繆思(希臘語:Μουσαι、拉丁語:Muses)是希臘神話主司藝術與科學的九位古老文藝女神的總稱。她們代表了通過傳統的音樂和舞蹈、即時代流傳下來的詩歌所表達出來的神話傳說。她們原本是守護赫利孔山泉水的水仙,屬於寧芙的範疇。後來人們將奧林帕斯神系的阿波羅設立為她們的首領。繆思女神常常出現在眾神或英雄們的聚會,輕歌曼舞,一展風采,為聚會帶來不少的愉悅與歡樂。

在荷馬史詩,繆思有時一個,有時數個,均未提及個人名字,只說她們喜愛歌手,給予他們鼓勵和靈感。海希奧德在其《神譜》說,她們是眾神之王宙斯和泰坦女神的記憶女神謨涅摩敘涅所生育的9個髮束金帶的女兒。阿爾克曼則認為她們要比宙斯古老,是烏拉諾斯和蓋亞的3個女兒。
Remove ads
神話中的繆思

繆思女神是歷代藝術家尤其是詩人所崇拜的偶像。法國畫家絮爾在這裡描繪的三位繆思女神:一個拿書,指記憶;一個傾聽,指沉思;還有一個拉琴,指歌唱。
西元2世紀羅馬時代的希臘地理學家保薩尼亞斯說一開始只有三位繆思,為三位一體的老一輩詩歌女神。這三位繆思體現了遠古時代人們進行崇拜儀式時所需要的詩歌形式和技巧。後來繆思女神被分為長幼兩輩,長輩的繆思為烏拉諾斯和蓋亞之女,後輩繆思女神為宙斯和謨涅摩敘涅之女。長輩的繆思女神分別為:
在古羅馬作家西塞羅的《論神性》(De Natura Deorum)一書中又提到了四位泰坦繆思,她們是司管曲藝形式和技巧的繆思女神,又合稱為「曲藝四女神」:
不同的作家給出的名字均有不同。下表分別列出了特爾斐所崇拜的繆思3人組和象徵古樂器三和弦三個部件的繆思3人組的名字與來源,她們是阿波羅的女兒。另外還記載了一組萊斯博斯島所崇拜的7位繆思的名字和來源,她們是庇厄洛斯(Pieros)和寧芙仙女安提俄珀(Antiope)的女兒。
赫敘客俄斯在《希臘詞典》中記載,繆思女神曾經被稱為「瘋狂的」或「暴風雨般的」。因為她們曾經被酒神戴歐尼修斯所主宰,同時還是他漫遊時的玩伴,所以就把繆思女神塑造成了瘋瘋癲癲的不良少女,動不動就想把誰給撕碎。因此,領導著瘋狂迷亂的繆思女神的戴歐尼修斯被冠名為繆薩革忒斯(Musagetes),意思為「繆思之首」。後來繆思女神因為需要被改造,被司管太陽與藝術之神—阿波羅所主宰,因此繆薩革忒斯這個名稱歸阿波羅所有。阿波羅認為繆思女神瘋狂粗魯的舉止不符合他溫文爾雅的氣質,但繆思的可塑性是很高的,在阿波羅的領導下,繆思女神們變得和阿波羅一樣情操高尚、舉止文雅,但她們也會有被激怒的時候。通常她們都是一群美麗高雅、充滿活力的青年婦女。
繆思九姐妹出現在音樂競技的場合也比較多,在阿波羅和馬爾修稚斯(Marsyās)的音樂比賽中由繆思來擔當裁判。奧菲斯死後,繆思收集和埋葬了奧菲斯殘破的屍體。塔米里斯(Thamyris)向繆思挑戰,繆思懲罰他的狂傲使他失明。
在保薩尼亞斯所作的《希臘志》(Περιήγησις)中描述擁有天籟之音的人面鳥身女妖—塞壬,因為與繆思進行音樂比賽落敗,而代價則是被繆思拔去了翅膀,令她們永遠無法飛翔,後來繆思用塞壬女妖們的翅膀編織成了象徵她們勝利的王冠。
因為繆思出生於庇厄利亞地區,所以她們亦被稱作為皮厄里得斯(Pierides),在奧維德的神話史詩《變形記》中,將皮厄里得斯視作另一組與繆思們有著相同名字的9人姐妹,為庇厄利亞王—庇厄洛斯的女兒們。後來由於驕傲自滿,不自量力的向繆思發起挑戰,最終在歌詠比賽中不慎輸給了繆思而全員變成了喜鵲。
三位一體的「三」為神聖的數字,三三得九。繼古代的三位繆思女神後,後來經典的九位繆思女神分別為:
這九位繆思的名字首次出現在海希奧德的《神譜》中,她們充分體現了古代希臘時期對詩歌藝術的完整理解,但哪位繆思是隸屬於哪門藝術領域的體現是後來才定義的。
活躍在十二世紀後半的君士坦丁堡文學作家—約翰·泰澤(John Tzetzes)另外給出了九位繆思女神的名字,分別是卡利科瑞(Kallichore)、赫利刻(Helike)、歐尼刻(Eunike)、忒爾克西諾厄(Thelxinoe)、忒耳普西科瑞(Terpsichore)、歐忒耳珀(Euterpe)、歐刻拉得(Eukelade)、狄亞(Dia)以及厄諾珀(Enope)。

畫中描述繆思九姐妹正與古代的三位繆思歡聚一堂。這群體面的姐妹們,習慣在帕拉索斯山上聚會,進行她們關於科學、詩歌和音樂的討論。有時,繆思們也會聚集起來合唱一首神聖而莊嚴的頌歌。
Remove ads
在社會中的作用
繆思這個名字可能來自印歐語根*men-,希臘語中的謨涅摩敘涅(Μνημοσύνη)、拉丁語中的密涅瓦(Minerva)和英語中的mind(意見)、mental (智力)和memory(記憶)都來自這個語根。
繆思即是藝術的代表,也是藝術本身(英語中music,音樂,一詞來自繆思)。在希臘人掌握文字以前,繆思也是學習的代表和神。泰勒斯所寫的第一本希臘的天文學書籍就是以詩的體裁寫的,許多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書的體裁也是詩體。柏拉圖和畢達哥拉斯都認為哲學是藝術(μουσική)的一部分。希羅多德將他寫的《歷史》的每一卷以一個不同的繆思命名。
梭倫認為繆思為人類帶來昌盛和友愛,是通往好的生活的秘密。為了完成他的政治改革,他讓雅典的男孩在每年的節日上祈禱繆思和朗誦他的詩。
在文學中的作用
繆思的神話,反映了古希臘人對藝術的高度重視。繆思的形象在各個時代的文學作品中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文學中,繆思往往作為一篇史詩或故事的引入。她們往往被作者引用為助手或故事的敘述人,而作者本人則只是將她們的話寫下來。一下為兩篇經典的例子:
對繆思的崇拜
畢達哥拉斯到達克羅頓後的第一個建議是在市中心建造一個繆思的神龕來促進市民的和睦和學習風氣。
繆思的崇拜一般在泉水附近進行。繆思喜愛的居所通常被認為是帕拉索斯山或赫利孔山的山洞中或泉水旁;希波克瑞涅山泉、卡斯塔利亞山泉都是她們經常遊玩的地方。在古代神話中,她們可能是這些山泉的女神。因為繆思也是詩人或藝術家的保護神,因此詩人根據她們經常出現的地方給了她們許多別名,如赫利科尼得斯、帕耳那西得斯、卡斯塔利得斯、皮厄里得斯和皮謨普勒伊得斯等等。
波奧提亞、德爾斐、赫利孔山和帕拉索斯山是繆思崇拜的中心地區。
繆思也往往與希臘英雄崇拜相連,一些傳說的英雄的墓地是詩歌比賽和向繆思犧牲的地方。
18世紀許多啟蒙運動人士試圖重立對繆思的崇拜。法國大革命前巴黎有一個共濟會的團體叫做「九姊妹」,伏爾泰、班傑明·富蘭克林也參加過他們的活動。英語中博物館(Museum,本來的意思是「繆思的崇拜地」)就是從這個運動產生的,它的意思是說,博物館是一個向公眾展示知識的地方。
位於香港的K11 MUSEA商場,設計靈感亦是來自繆思[1]。
LoveLive!中的團體「μ's」名稱亦是源自繆思。
Remove ads
來源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