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紅牛RB5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紅牛RB5(英語:Red Bull RB5)是一輛由紅牛車隊為2009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所設計的一級方程式賽車。由2008年為紅牛姊妹隊紅牛二隊出賽的賽巴斯蒂安·維泰爾和馬克·韋伯駕駛。這輛賽車是在2009年2月9日於西班牙赫雷斯賽道發布。[2]
這輛車使該隊獲得隊史上的首次桿位、首次分站勝利,以及在2009年中國大獎賽首次以1-2名完賽。這輛車在整個賽季中是具有競爭力的,因為它在17場賽事中共贏得了6場,其中維泰爾有4場,而韋伯贏得2場。也因如此,該隊在車隊積分榜上僅落後布朗車隊獲得車隊亞軍,且維泰爾在車手積分榜上僅次於詹森·巴頓獲得車手亞軍。
Remove ads
技術規格

由於2009年賽季新規則的改變,不能使用完整的破風板,賽車尾翼可提高但長度須變窄,以及更寬且低的前翼,旨在減低空氣對賽車的干擾,從而使超車變得更加容易。[3][4]光頭胎自1998年被禁用後,再度重返一級方程式。[5]這將預期為RB5的輪胎帶來約20%的抓地力。[5]
而RB5也可能配有動能回收系統(KERS),這在煞車車輪空轉時,讓空轉的車輪驅動發電機回收一些能量,能透過車手方向盤上的一個升壓按鈕在每一圈重新使用。[5]這也是2009年賽季新規則所允許的。[5]紅牛最初試圖開發他們自己的系統,不過一場起因於電池過熱所造成的工廠大火,導致進展停滯。[6]之後紅牛在2009年1月宣布他們將會使用與雷諾車隊相同的KERS系統,這也是與該隊在現有的引擎合約外的延伸。[6]然而RB5並沒有在比賽中使用KERS。
2009年賽季
RB5比大多數的對手來的晚推出,這使得他們以較短的測試時間來換取更長的研發時間。[7]紅牛期望RB5能比它的前代,在2008年僅有一次頒獎台成績的RB4更具競爭力。[8]維泰爾當被問到這輛車的潛能時表示樂觀:
顯然地,坐在這並說我將會贏得世界冠軍是不切實的。我想,我們必須見證它。我們必須見證我們是如何進行的,我們在哪一點比其他人好。我相信新的規則能夠讓像我們這樣的隊伍,縮小與前面的隊伍的差距,但是毫無疑問地,法拉利和麥拉倫仍是最有希望奪冠的。[9]
賽巴斯蒂安·維泰爾(原紅牛二隊車手)依照他的慣例,將他的紅牛RB5命名為「凱特」(Kate),而在墨爾本的亞伯公園賽道發生碰撞後,他將他的新車命名為「凱特不聽話的妹妹」(Kate's Dirty Sister)。[10][11]

在赫雷斯的RB5初步測試在檢測到變速箱燃油溫度過高後,畫下了句點。[12]當這項問題解決之後,RB5成為了2009年於赫雷斯最快的賽車,維泰爾駕駛的賽車在那比威廉斯、麥拉倫和雷諾賽車來的快。[13]而韋伯也在2008年11月騎單車摔斷腿後,回到了駕駛艙;他駕駛著RB5共完成了83圈,大約相當於一場大獎賽的距離,而他在前一天跑得比維泰爾還快,並表示完全沒有問題。[14]
一級方程式成績
(圖例)粗體為桿位出賽,斜體為最快圈速
† 車手未完賽,但已完成賽事總里程的90%。
‡ 由於未能完成原定賽程的75%,車手只有一半分數。
Remove ads
紐維禮物車
紅牛在2010年7月贈與設計師亞德里安·紐維一輛完整的RB5,作為感謝他帶領紅牛成為一支奪冠熱門隊伍的禮物。紐維在古德伍德公園賽車節的小山丘首次駕駛這輛賽車。[15][16]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