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T-2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20
Remove ads

T-20「共青團(Komsomolets)」裝甲履帶牽引車 (俄語:Bronirovannyy gusenichnyy tyagach Komsomolets T-20)是蘇軍冬季戰爭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使用的輕型火砲牽引車

快速預覽 T-20 共青團, 類型 ...
Remove ads

描述

Thumb

T-20由1936年設計,於1937年-1941年由STZ英語Volgograd Tractor Factory高爾基生產。

該拖車設計用於牽引輕型火砲,例如 M1937 45mm 戰防砲PM1938型迫擊砲。除了武器之外亦能拖曳火砲前車攜帶少量彈藥,以及乘載六人的砲班成員。遇然亦會同時牽引兩輛前車以增加載量。

車首的車廂有全裝甲保護及有一裝備DT 機槍的球型槍架,並為駕駛與車長提供乘坐空間。車體中後部有兩排背對背長椅,供砲班成員面向外的乘坐,可以加裝帆布帳篷保護在嚴寒的天氣下的乘員。

1937至1941年大約生產了4401輛T-20牽引車。[2]

作戰運用

縱然T-20共青團裝甲牽引車是被設計為機械化部隊提供機動力,但部份的T-20仍然被投入1941年的作戰中,擔當小戰車的角色。[2]

使用

T-20被紅軍使用於冬季戰爭以及二次大戰。於巴巴羅薩行動時,部份T-20牽引車充當小戰車角色,直到1941年後方回復純粹砲兵牽引車的身份。

芬蘭納粹德國皆曾使用所俘虜的本車。1943年春季與夏季,羅馬尼亞於Rogifer 工廠(即Malaxa)翻修34輛虜獲的T-20裝甲牽引車,官方稱為"Șenileta Ford rusesc de captură(虜獲蘇聯福特小型裝甲車輛)"。因為T-20使用了特許生產的福特引擎,而羅馬尼亞於布加勒斯特則有一家福特卡車工廠,故此檢修與維護作業變得容易。[3]本牽引車被用於拖曳德製5cm Pak 38反戰車砲。第5與第14步兵師各接收了十二輛,第2裝甲團接收了六輛而第5騎兵師於1944年8月接收了四輛,所有同型車皆損失於作戰或被紅軍奪取。

衍生型

1941年,T-20的底盤加裝ZIS-2 57mm戰防砲,成為試驗性質的ZiS-30

而德國亦都試驗性地在虜獲的T-20車頂裝上3.7 cm Pak 36戰防砲。

相關條相

參照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