㓸 U+34F8, 㓸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34F8 ← 㓷[U+34F7]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A 㓹 →[U+34F9] 跨語言 漢字 㓸(刀部+10畫,共12畫,倉頡碼:口一中弓(RMLN),部件組合:⿰𠁁刂) 來源 康熙字典:第142頁第37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1卷第352頁第4字 Unihan:U+34F8 漢語 簡體與正體/繁體 㓸 發音 官話 (拼音):zhuō (zhuo1) (注音):ㄓㄨㄛ 粵語 (粵拼):coek3 / sau2 / zoek3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zhuō 注音:ㄓㄨㄛ 通用拼音:jhuo 威妥瑪拼音:cho1 耶魯官話拼音:jwō 國語羅馬字:juo 西里爾字母轉寫:чжо (čžo)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ʈ͡ʂu̯ɔ⁵⁵/ 粵語 (標準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coek3 / sau2 / zoek3 耶魯粵拼:cheuk / sáu / jeuk 廣州話拼音:tsoek8 / sau2 / dzoek8 廣東拼音:cêg3 / seo2 / zêg3 國際音標 (幫助):/t͡sʰœːk̚³/, /sɐu̯³⁵/, /t͡sœːk̚³/ 釋義 㓸 切成片 砍伐 削或鑿 雕飾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