𰹬 U+30E6C, 𰹬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30E6C ← 𰹫[U+30E6B]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 𰹭 →[U+30E6D] 跨語言 漢字 𰹬(車部+18畫,共25畫,部件組合:⿰車藏) 來源 Unihan:U+30E6C 漢語 簡體與正體/繁體 𰹬 發音 官話 (拼音):zhuàng (zhuang4) (注音):ㄓㄨㄤˋ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chn̄g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zhuàng 注音:ㄓㄨㄤˋ 通用拼音:jhuàng 威妥瑪拼音:chuang4 耶魯官話拼音:jwàng 國語羅馬字:juanq 西里爾字母轉寫:чжуан (čžuan)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ʈ͡ʂu̯ɑŋ⁵¹/ 閩南語 (泉漳話) 白話字:chn̄g 臺羅:tsn̄g 普實台文:zng 國際音標 (廈門):/t͡sŋ̍²²/ 國際音標 (泉州):/t͡sŋ̍⁴¹/ 國際音標 (漳州):/t͡sŋ̍²²/ 國際音標 (臺北):/t͡sŋ̍³³/ 國際音標 (高雄):/t͡sŋ̍³³/ 釋義 𰹬 (道教) 臺灣道教靈寶派科儀書用字,為儀式用的法器,參見口湖牽水𰹬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