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治運動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上海自治運動,近似講係滬獨,細話近代以來謀求上海獲得地方自治嘅思潮及實際活動。清末到民國時期,上海就有實行過地方自治[1][2]。2006年後,上海復旦大學及香港大學部分學者,有一再提出構想上海建立類似香港嘅特別行政區搞自治,引發咗關注[3]。後尾,因大量新移民湧入上海,導致本地人嘅權益受損,上海市民發出希望上海實行地方自治同「滬人治滬」嘅訴求,多著重喺保護本地市民嘅權益、母語及文化[4]。自治運動嘅支持者強調「自治不是獨立,也不是分裂」,引用埋新華詞典度「自治」一詞嘅含義來佐證[5]。
史
1905年滿清政府因應時上海住民嘅要求,同意咗上海自治,仲設立埋城廂內外總工程局,隨後嘅「拆城案」遇到咗阻力,包括時兩江總督嘅極力反對,因而擱置。
1909年初(光緒三十四年末),滿清政府頒佈咗《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上海城廂內外總工程局改組成自治公所,上海地方自治正式取得咗法律地位。但依然受到提督同公地租戶嘅牽制[6]。
辛亥革命後,李平書擔任咗民政總長,自治公所就改組做市政廳。姚文枬等人上書畀新嘅民政總長,再次要求拆城,以振興商業[7]。呢次嘅提案得到民政總長同滬軍都督嘅支持。市政廳決定先由大東門、水關橋西南至救火聯合會一段城牆拆起,跟著一路開工,未夠一個月拆曬三面城牆[8]。上海市政廳完成咗政治化同自主化蛻變。
1912年7月10號,江蘇省政府決定取消滬軍都督,以實現軍政統一。8月2號上海財政畀接管。到8月31號,李平書擔任嘅上海民政總長畀撤銷。上海地方自治陷入咗窘困境地。
二次革命失敗後,1913年7月28號,袁世凱任命咗鄭汝成做上海鎮守使。8月6號,鄭汝成出任上海警備地域司令官,同日,鄭汝成宣佈上海戒嚴[9]。8月8號《戒嚴法》公佈,戒嚴令將上海劃定成警備地域。李平書被逼走佬日本,其他人員有啲走避東北,有啲靜靜地隱退埋,上海地方自治到呢陣就中斷咗[10]。
1923年6月,上海總商會宣佈咗脫離曹錕嘅北京政府管治,實行自治,上海地方自治開始咗復興[11]。
1927年4月12號,發生咗四一二事件,自治運動宣告終結[12][1]。
1927年由周恩來領導嘅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喺3月22號全面奪取咗當地嘅控制權,除咗老軍閥同租界僑民外, 上海各界都圍到「上海自治」嘅朵度。後尾召開咗「上海市民代表大會」,由商界嘅王曉籟、虞洽卿、陳光甫等,國民黨嘅白崇禧、鈕永建等,共產黨羅亦農、汪壽華等,學運領袖林鈞,學者楊杏佛等,共十九人組成咗「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其中有中共黨員九人,工人代表一人,國民黨左派、右派及資產人士代表合共九人。呢個政府宣稱係「以實現上海特別市民自治,謀市民福利為宗旨。」四一二事件之後,臨時市政府實際停止咗運行[1]。
Remove ads
當代背景
自1990年代以來,因大量新移民湧入咗上海市,導致咗當地面臨諸多相當嚴峻嘅經濟同社會問題,包括係人口過多、犯罪率攀升、城市資源承載超負荷、社群間嘅文化同價值等激烈衝突、本地文化語言嘅勢微,由此仲導致本地居民同新移民發生對立、網路罵戰等[13]。好似滬劇呢個上海地嘅傳統戲劇,2006年中畀北京政府列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隨著現代似推廣普通話嘅衝擊咁,導致咗滬劇嘅後續人才流失同眠斷層,江南地區原有嘅幾十個滬劇演出團體暴減至3個。知名嘅滬劇人馬莉莉試過建議,要求對上海話進行保護[14]。
俞正聲等「空降」官員,因唔熟悉兼缺乏上海當地經驗,施行咗啲政策令本地市民相當不滿[15][16],啲管治部門過分推普打壓上海話都造成市民反感。以上種種,引發咗「滬人治滬」嘅呼聲重新喺坊間興起[17]。
觀點
市民觀點
- 2010年以後,大量新移民湧入上海城市,且非本地出身人士,取代咗本地出身人士喺政府入邊擔任要職,令上海面對類似香港嘅問題,部分上海市民睇到「港人治港」嘅高度自治待遇,而同樣希望喺上海實現「滬人治滬」[4],而隨著後邊多年,上海新移民問題同其他社會矛盾嘅加劇,尤其似2012年,非上海戶籍嘅占海特,喺大沽路100號上海市教委門前公開發起「異地高考約辯」,炒大咗畀本地居民認為係「嚴重威脅咗上海市民權益」,令到咗上海市民要求保護本地居民利益嘅呼聲開始高漲[18][19]。
- 另一方面,上海市民擔憂,部分空降到上海嘅非本地背景嘅官員,對上海冇本土情感,淨系當上海係官場嘅跳板,質疑佢哋可唔可以「當好上海的家」,有唔少市民因而趨向懷念返陳良宇執政上海陣啲政績,認為上海嘅諸多社會矛盾,係因為陳良宇畀政治鬥爭陷害下臺引起嘅[4]。
- 嚟自上海嘅22岁许珂,佢因2022年中共喺上海极端严厉嘅疫情封控措施而彻底对中共失去希望。[20]佢喺2024年6月12日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門外嘅抗議中共霸權集會上發言道,喺COVID-19疫情封控期間,上海啲從唔關心政治嘅人,也遭受了中共嘅鐵拳。「我哋除咗做中國(共)病毒測試外,三個月內唔允許離開公寓。」佢講,上海曾經像香港一樣,享有獨立、自由、法治和公民權利,但喺中國接管後,我哋失去了呢一切。佢希望,有一天,我哋能擁有一個冇中國嘅和平世界。上海人、香港人、廣東人和其他族裔嘅人們,都可以自由而有尊嚴地生活,冇恐懼或被壓迫,可以選擇自己嘅未嚟。[21]
中央政府同官方媒體觀點
Remove ads
設想
特別行政區
2006年11月,原籍安徽嘅復旦大學「當代中國經濟」長江特聘教授張軍[24]談及上海經濟嘅定位陣,提出「讓上海成為香港那樣的新特別行政區」。張直言中國需要多幾個香港,允許上海借鑒香港特別行政區嘅模式發展,打頭行喺中國將係明智嘅選擇[25]。
張軍仲提出,上海可以複製埋香港嘅體制,跳出埋既定嘅行政管理模式[26]。
長三角特區
2007年5月,復旦大學同香港大學共同完成嘅《長三角經濟區融合轉型研究》報告,調查長三角度16個經濟發展水準較高嘅城市,採集到兩千幾份樣本做過分析,結論話長三角經濟水準係超過咗珠三角[27]。
依照呢個結論,復旦同港大共六位起草報告嘅教授[註 1],提議咗擴大上海嘅行政範圍,新建立一個長三角特別行政區,仲希望依託提升行政級別兼擴大自主權利,進一步拉動經濟嘅持續增長,仲好恨個建立特別行政區嘅建議同研究成果,可以畀當局採納並決策施行,以成為現實。[29]發改委嗰時回應係,暫時冇必要設立統一嘅特別行政區[30][31]。
到5月23號,新民網刊登咗六位教授發表嘅呢個建議後,5月24號再出現咗以六名教授名義發表嘅聲明,話「從未建議擴大上海行政版圖、建立長三角經濟特別行政區」,仲話新民網記者未採訪過佢哋又未見過佢哋啲研究[28]。
「鄉賢」概念
- 2015年,中央一號檔提出將「鄉賢」作為一種基層文化建設,以應對大陸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嘅各種難題[32]。孟建柱發表嘅署名文章話,加強同創新社會治理要發揮好基層自治嘅作用,而「鄉賢」正正係體現咗基層自治嘅一個特徵。
其他
2018年7月18號,紐約州執業針灸師何岸泉宣佈喺紐約成功註冊咗上海民族黨,宗旨「反專制反大一統,滬人治滬,全盤西化」,鼓吹「上海獨立運動」。何仲製作咗「上海共和國」國旗。推動成立「上海民族黨」嘅係持不同政見者,包括諷刺漫畫家變態辣椒。據話成員有一半以上身處中國大陸。加入嘅成員有唔少畀大陸公安調查,何嘅大陸親屬都畀問話同威脅[33][34][35][36]。
註
睇埋
參考文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