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馬克思主義英文Marxism)係一套左派政治哲學,意識形態為極左。馬克思主義即係話追隨以馬克思(1818年-1883年)思想所發展出嚟嘅一套哲學同理念,但馬克思自己講過自己唔係馬克思主義者。後來成為共產國家政治化宗教嘅教條,共產黨同人民嘅信仰

Thumb
Remove ads

概述

馬克思主義試圖透過分析滿足人類物質需要嘅物質條件同經濟活動,去解釋任何一個社會中出現嘅社會現象。佢假設,經濟組織嘅形式,即生產方式,會影響所有其他嘅社會現象,包括更廣泛嘅社會關係、政治機構、法律制度、文化體系、美學同意識形態。呢啲社會關係同經濟系統構成咗一個基礎與上層建築。隨住生產力(即科技)嘅進步,現有嘅生產組織形式變得落後,阻礙咗進一步嘅發展。卡爾‧馬克思曾寫道:「喺社會發展嘅某一階段,社會嘅物質生產力同現存嘅生產關係——或者用法律嘅術語講,就係佢哋迄今所運作嘅產權關係——發生衝突。由生產力發展形式所產生嘅關係,便變成咗佢哋嘅枷鎖。噉,社會革命嘅時代就展開咗。」[1] 呢啲低效能表現為社會中嘅矛盾,繼而喺階級鬥爭層面上展開激烈鬥爭。[2]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下,呢種鬥爭具體表現為掌握生產資料嘅少數人(即資產階級)同為大多數人口提供產品同服務嘅人(即無產階級)之間嘅對抗。[3] 由於假設社會變革係由社會中不同階級之間互相矛盾而產生嘅,[4] 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會得出結論:資本主義正係利用同壓迫無產階級;因此,資本主義必然會引致無產階級革命.[5]社會主義社會中,作為生產資料嘅私有產權將會被合作社式所有權取代。[6][7] 一個社會主義經濟將唔會以創造私利為生產基礎,而係根據滿足人類需求嘅標準,即生產以供使用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解釋話:「資本主義嘅佔有方式,喺呢個方式中,產品首先令生產者受奴役,之後再令佔有人受奴役,呢種方式會被取代,取而代之嘅係一種根據現代生產手段性質而建立嘅產品佔有方式;一方面,直接嘅社會佔有,作為維持同擴大生產嘅手段;另一方面,直接嘅個人佔有,作為謀生同享受嘅手段。」[8] 馬克思經濟學同佢嘅支持者認為資本主義係經濟上唔可持續,而且因為佢需要通過壓低僱員工資同社會福利,同時追求軍事侵略,故而冇辦法改善人口嘅生活水平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將會通過工人嘅革命取代資本主義,成為人類嘅新生產方式。根據馬克思嘅危機理論,社會主義唔係必然出現,而係一種經濟上嘅必然。[9]

詞源

「馬克思主義」呢個詞係由卡爾‧考茨基推廣開來嘅,佢自認係一個「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喺馬克思正統派同修正主義追隨者之間嘅爭論中表明咗自己嘅立場。[10] 而考茨基嘅修正主義對手愛德華‧伯恩斯坦後來亦採用咗呢個詞。[11] 恩格斯並唔贊成用「馬克思主義」嚟形容馬克思或者佢嘅觀點。[12] 佢指出,呢個詞正被濫用,作為一種修辭性嘅限定語,俾嗰啲試圖自詡為馬克思真正追隨者嘅人使用,而同時將其他人貼上唔同嘅標籤,好似「拉薩爾派」咁。[12] 喺1882年,恩格斯聲稱馬克思曾批評自稱馬克思主義者嘅保羅‧拉法爾格,話如果拉法爾格嘅觀點算係馬克思主義嘅話,「有一樣嘢係肯定嘅,就係我唔係馬克思主義者。」[12]

歷史唯物主義

内文:Historical materialism
想知多啲:Marxist historiographyMarx's theory of history
睇埋:Historical determinismHistoricismHistoriographyPeople's historyPhilosophy of history
發現歷史嘅唯物主義觀,或者更確切噉講,係將唯物主義持續而徹底咁延伸到社會現象領域中,從而彌補咗以往歷史理論兩大主要缺陷。首先,以前嘅理論最多只係檢視人類歷史活動中嘅意識形態動機,而未能掌握支配社會關係系統發展嘅客觀規律……其次,以往嘅理論未曾涵蓋到「群眾」嘅活動,而歷史唯物主義首次令科學家能夠準確研究群眾生活條件及其變化。
——俄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兼革命家弗拉基米爾‧列寧,1913[13]

馬克思主義運用一種唯物主義方法論,馬克思同恩格斯稱之為歷史嘅唯物主義觀,後來更廣為人知嘅就係歷史唯物主義,用嚟從人類集體謀生嘅角度分析社會發展同變革嘅根本原因。[14][15] 馬克思對呢個理論嘅闡述出自於《德意志意識形態》 (1845)[16] 同前言《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1859)。[1] 社會嘅所有構成要素(例如階級、政治金字塔同意識形態)都被認為係源於經濟活動,從而形成咗所謂嘅基礎與上層建築.[17][15] 「基礎與上層建築」嘅隱喻描述咗人類生產同再生產其社會存在嘅所有社會關係嘅總和。根據馬克思,〈人類可支配嘅生產力總和決定咗社會嘅狀況〉,並構成咗一個社會嘅經濟基礎。[18] 基礎包括咗物質嘅生產力,例如勞動力生產資料生產關係,即係調節生產同分配嘅社會同政治安排。喺呢個基礎之上,升起咗一個由法律同政治「形式嘅社會意識」構成嘅上層建築,而呢個上層建築又係由經濟基礎決定,從而影響社會嘅主導意識形態。當物質生產力嘅發展同生產關係之間出現矛盾時,就會激起社會革命,令經濟基礎嘅變動進一步引致上層建築嘅社會轉型。[1][19] 呢種關係係互為反映嘅,因為基礎最初促成咗上層建築,同時仍然係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嘅根基。新形成嘅社會組織之後可以反過來影響基礎同上層建築嘅各個部分,令呢個關係唔係靜止嘅,而係充滿辯證,表現為同矛盾同衝突推動住發展。恩格斯闡明道:「迄今為止存在嘅所有社會歷史,實際上都係階級鬥爭嘅歷史。無論係自由人奴隸貴族平民封建領主農奴guild老闆同學徒,簡單講,就係壓迫者同被壓迫者,不斷對立、進行一場場時而隱蔽、時而公開嘅鬥爭,而每次鬥爭最終都會以社會嘅革命性重組,或者以參與階級嘅共同毀滅作結。」[20] 馬克思認為,反覆出現嘅階級衝突係推動人類歷史發展嘅動力,因為呢啲衝突已經喺過渡性發展階段中具體表現喺西歐。因此,馬克思將人類歷史劃分為生產關係發展嘅四個階段:

  1. 原始共產制:合作嘅部落社會。
  2. 奴隸社會:由部落發展到城邦,並由此誕生貴族
  3. 封建社會:貴族成為統治階級,而商人演變成資產階級
  4. 資本主義:資本家成為統治階級,並創造同僱用無產階級

雖然歷史唯物主義被稱為一種唯物主義嘅歷史理論,但馬克思並冇聲稱自己創造咗解讀歷史嘅萬能鑰匙,亦即歷史唯物主義並唔係「一個由命運強加於每一個民族、無論其處於何種歷史環境下嘅歷史哲學理論marche générale。」[21] 喺1877年,馬克思喺致俄文報紙Otechestvennyje Zapiski編輯嘅信中[22] 佢解釋話,自己嘅思想係基於對歐洲實際情況嘅具體研究。[23]

資本主義嘅批判

想知多啲:Anti-capitalismCriticism of capitalism
Thumb
Pyramid of Capitalist System」呢幅漫畫係由世界產業工人喺1911年所繪,批評資本主義同社會分層。

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同革命性社會主義者弗拉基米爾‧列寧嘅講法,「馬克思主義嘅主要內容」就係「馬克思嘅經濟學說」。[24] 馬克思展示咗資本主義嘅資產階級同佢哋嘅經濟學家,點樣宣揚佢所認為嘅謊言,即係「資本家同工人嘅利益……係完全一樣嘅」。佢認為,佢哋通過宣揚「生產性資本最快增長」呢個概念,令富有嘅資本家同工人都覺得好處多多,因為噉樣可以提供就業機會。[25] 剝削問題,其實就係涉及到剩餘勞動——即係超出工人實際獲得報酬所需嘅勞動量。[26][27] 剝削係每一個階級社會嘅一個社會經濟特徵,亦係區分不同社會階級嘅主要標誌之一。[28][29] 一個社會階級能夠掌握生產資料,從而得以剝削其他階級,正正就係因為佢哋擁有控制權。[30] 喺資本主義下,勞動價值論係起作用嘅理論,即係一件商品價值等同於生產佢所需嘅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喺呢種情況下,剩餘價值——即係勞工生產嘅價值同佢實際獲得報酬之間嘅差額——就等同於「剩餘勞動」,資本家透過呢個剩餘價值實現對工人嘅剝削。[26][31]前資本主義經濟中,工人嘅剝削係透過肉體上嘅強制達成嘅。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下,工人唔擁有生產資料,佢哋必須「自願」同資本家締結一份剝削性嘅僱傭關係,嚟賺取生活所需。但係,工人之所以可以揀選邊個資本家工作,只係因為佢哋必須工作,否則就會挨餓。噉樣,剝削就變得不可避免,而工人喺資本主義社會中「自願」參與工作只係一個虛幻嘅概念;造成剝削嘅,唔係工人嘅自由選擇,而係生產本身。馬克思強調,資本主義本身並冇欺騙工人。[32] 異化Entfremdung)係指人哋同自己嘅人性之間產生隔閡,係資本主義體制嘅系統性結果。喺資本主義之下,生產嘅成果屬於僱主,佢哋攫取咗其他人創造嘅剩餘價值,由此產生出異化嘅勞動者。喺馬克思嘅觀點入面,異化係對工人處境嘅客觀描述——工人對自己處境嘅自覺並唔係前提。[33]

除咗批評之外,馬克思亦曾讚揚資本主義所帶嚟嘅某啲成果,指出佢「創造咗比以往所有時代加起嚟更龐大同更驚人嘅生產力」[34],並且「終結咗所有封建同父權制嘅安排」。[34]

馬克思提出,世界上剩低嘅封建社會同埋同佢著作唔相符嘅社會主義形式,將會喺未來以類似資本主義被取代嘅方式,被共產主義所取代。[35]

社會階級

内文:Marxian class theory
睇埋:Class conflictClassless societySocial classThree-component theory of stratification

馬克思根據兩個標準區分社會階級,即係擁有生產資料同對他人勞動力嘅控制權。根據呢個基於產權關係嘅階級標準,馬克思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嘅社會分層劃分為以下幾個群體:

  • 無產階級: 「現代受薪勞動者階級,佢哋因為冇自己嘅生產資料,只得賣出自己嘅勞動力嚟維生。」[36][37]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咗一個條件,令資產階級可以利用工人嘅勞動創造出超過佢哋工資嘅剩餘價值,從而實現對無產階級嘅剝削。[38]

    • 游擊無產階級:社會嘅邊緣人,例如罪犯、流浪漢乞丐或者妓女,佢哋冇任何政治覺悟或者階級覺悟[39]

由於對國家,甚至國際經濟事務毫無興趣,馬克思聲稱呢個無產階級嘅子群體喺最終嘅社會革命中唔會發揮作用。

  • 資產階級:即係嗰啲「擁有生產資料」嘅人,佢哋從無產階級度購買勞動力,從而剝削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內部又可再細分為大資產階級同小資產階級。[40]
    • 小資產階級:即係嗰啲一邊工作、一邊又有能力購買少量勞動力嘅人,例如小本生意老闆、農民地主同埋小貿易商。馬克思主義預測,由於生產資料不斷被重新創造,小資產階級最終會被淘汰,佢哋會由中產階級淪為無產階級。[40]
  • 地主:一個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嘅社會階級,佢哋保有部分財富同權力。
  • 農民階級同農夫:一個零散、無法組織同實現社會經濟變革嘅階級,大部分人最終會淪為無產階級,而少數人則可能成為地主。[41]

「階級覺悟」係指一個社會階級對自己同社會嘅認識,以及以理性方式為自身利益採取行動嘅能力。[42][43] 階級覺悟係一個社會階級能否成功進行革命、從而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嘅必要前提。[44]

喺冇下定義意識形態嘅情況下,[45] 馬克思用呢個詞去形容對社會現實圖像嘅生產。根據恩格斯所講,「意識形態係一個由所謂嘅思想家有意識完成嘅過程,雖然係,但係帶有一種虛假嘅意識。推動佢嘅真正動力佢自己都唔知;否則呢個過程就唔會係意識形態過程。噉,所以佢只係憑空想像出虛假或者似是而非嘅動力。」[46]

因爲統治階級控制住社會嘅生產資料,所以社會嘅上層建築(即係統治階級嘅社會思想)係由統治階級嘅最大利益所決定。喺《德意識形態》入面,馬克思講:「統治階級嘅思想喺每一個時代都係統治思想,即係話,作為社會統治性物質力量嘅階級,同時亦係佢嘅統治性知識力量。」[47]

政治經濟學」呢個詞最初係指研究資本主義體制中經濟生產嘅物質條件。喺馬克思主義入面,政治經濟學就係研究生產資料,特別係資本,同埋佢點樣展現為經濟活動。[48]

馬克思主義教曉我社會係點樣嘅。我就好似喺森林入面蒙住眼行路嘅人,連北邊定南邊喺邊度都唔知。若果你最終唔能夠真正明白階級鬥爭嘅歷史,或者至少要清楚知道社會係分成富人同窮人,而且有啲人壓迫同剝削其他人,咁你就係迷失喺森林入面,咩都唔知。
—— 古巴革命家兼馬克思列寧主義政治家Fidel Castro,2009[49]

呢種新嘅思考方式係因爲社會主義者相信,生產資料嘅公有制(即係工業、土地、大自然嘅財富、貿易工具同社會財富)嘅共同擁有,會消除資本主義下所存在嘅剝削性工作環境。[8][50]

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國家(馬克思主義者視之為壓迫一個階級俾另一個階級嘅武器)[51][52] 會被奪取並用嚟鎮壓迄今統治階級嘅資本家,同時透過實施共同擁有、民主管治嘅工作場所,創造出共產主義嘅社會,而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呢個社會先係真正嘅民主。[53]

一個以合作、滿足人類需要同促進社會進步為基礎嘅經濟,而唔係以眾多獨立追求利潤者嘅競爭為驅動,就等於終結咗階級社會;而馬克思認為階級社會係迄今所有歷史中最根本嘅分裂。[34]

馬克思睇到資本主義社會嘅本質,與奴隸社會無乜分別,就係一個細小嘅群體壓榨住大多數人。[54]

通過公有制生產資料,利潤動機就會被消除,而推動促進人類福祉嘅動機就會被引入。因爲工人創造出嘅剩餘屬於整個社會,所以唔再有生產者同佔有人之間嘅階級劃分。再者,由於國家係起源於第一個統治階級僱傭嘅隨從團隊,用嚟保護佢哋嘅經濟特權,所以當呢啲存在條件消失之後,國家就會逐漸消亡[55][56][57]

共產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

Thumb
五一勞動節示威者喺西班牙,2006年,揮舞住一面紅旗同一個揚起嘅拳頭,兩者都係社會主義嘅象徵

根據《牛津卡爾‧馬克思手冊》,「馬克思用咗好多詞嚟指稱一個後資本主義社會——積極人文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自由個體嘅境界、生產者嘅自由聯合,等等。佢將呢啲詞完全互換使用。認為『社會主義』同『共產主義』係唔同嘅歷史階段呢個概念,對佢嘅著作嚟講係唔存在嘅,只有喺佢死後先進入咗馬克思主義嘅詞彙。」[58] 根據正統馬克思主義理論,喺當代社會透過社會主義革命推翻資本主義係不可避免嘅。雖然關於最終發生社會主義革命嘅必然性,各馬克思主義流派之間有爭議,但所有馬克思主義者都認為社會主義係一種必然。馬克思主義者主張,社會主義社會對大部分人嚟講遠勝過資本主義社會。喺俄國革命之前,弗拉基米爾‧列寧寫道:「生產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生產資料轉變為社會所有……呢個轉變會直接帶嚟勞動生產力嘅巨大提升、工時縮短,同時以集體同改進嘅勞動取代小規模、原始、零散嘅生產模式。」[59] 1905年俄國革命嘅失敗,加上社會主義運動喺抵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上嘅失敗,促使列寧同羅莎‧盧森堡對馬克思嘅危機理論進行重新嘅理論探索,同時對構思帝國主義理論作出寶貴貢獻。[60]

民主制度

Thumb
1905年聖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列昂‧托洛茨基居中。蘇維埃係工人委員會嘅早期形式

卡爾‧馬克思批評自由民主因工業革命期間工人嘅社會經濟狀況極不平等,從而削弱咗市民嘅民主能動性。[61] 馬克思主義者對民主嘅立場各有分歧。[62]Template:Pn[63] 馬克思主義入面嘅民主形式包括蘇維埃民主新民主主義全過程人民民主,甚至可以包括對剩餘勞動如何組織嘅投票。[64] 根據民主集中制,喺黨內投票達成嘅政治決定對所有黨員都有約束力。[65]

Remove ads

失敗

馬克思主義推崇唯物辯證法英文Dialectical materialism),雖然反對黑格爾唯心論,但認同歷史辯證,佢哋又宣稱自己係人道主義英文Humanism),所以開始嗰陣呢套主義都好受落。

但係當蘇聯革命家列寧根據馬克思主義實踐咗一個政治實體出嚟之後,最後搞出一個又一個嘅唔人道政權出嚟,馬克思共產主義就開始受到質疑。蘇聯、中國、朝鮮等各個赤色國家下,死於貧窮饑餓,政治恐怖下嘅國民總數可以億計,遠超過二次大戰死亡人口嘅總和,被封為有史以來「令最多人類死亡嘅政治主義」。

疏仕

批評

參考

相關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