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南亚福建话
語言分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东南亚福建話,當地人多稱福建話(菲律賓稱咱人話),是閩南語泉漳片的一种域外分支。这种閩南語是在15世紀到20世纪初叶[來源請求]由泉州、漳州等地移民因过番到南洋(东南亚的旧称)而傳入過去的语言。广义上东南亚福建話一词也包括若干个潮汕片在东南亚的域外变体。
![]() |
语言特点
这种閩南語的域外变体有以下两个特点:
东南亚福建话的种类
- 新加坡:華人人口300餘萬人,閩南泉漳人(漳州、泉州)約100萬,廣東潮州人有47萬,廣東廣府人有45萬, 客家人有9萬, 海南人有15萬。操閩南語者,佔了華人總人口的81%。通行同安音的閩南語,少部分人至今還使用潮州話。
- 馬來西亞:華人接近700萬人,閩南泉漳人有200萬人,潮州與海南人之人口,在各方言群中排列第4及5位。 北馬福建話盛行漳州音及潮州音閩南語,中、南馬福建話通行泉州及潮州音閩南語,海南音閩南語盛行於南馬及東海岸部分地區,東馬通行泉州音閩南語。
- 文萊:華人人口45,800人,大部分為閩南泉漳人。首都斯里巴加灣市通行同安音的閩南語。
- 印尼:華人人口600萬人,閩南泉漳人逾半,海南人與潮州人略少。通行漳州音和泉州音閩南語,語音接近大馬的北馬閩南話及南馬的同安音閩南語。
- 菲律賓:華人人口約有百萬人,90%為閩南泉漳人,大部分祖籍泉州晉江。通行泉州音閩南語。
- 緬甸:華人大約900,000人,閩南泉漳人佔約40%,海南人3%。通行漳州音閩南語。
- 越南:華人人口近百萬人,潮州人佔34%,閩南泉漳人6%,海南人2%,共計42%。通行潮州音閩南語。
- 泰國:華人人口接近600萬人,潮州人逾40%,海南人18%,閩南泉漳人16%。通行潮州音閩南語,唯普吉島及泰南部分地區通行漳州音閩南語。
- 老撾:華人大約5000餘人,接近90%為潮州人,通行潮州音閩南語。
- 柬埔寨:華人大約70餘萬人,接近77%為潮州人,通行潮州音閩南語。
Remove ads
发展历史
在新加坡,福建話指的是閩南語泉漳話,其母語使用者多自稱為福建人。早期新加坡福建話受到馬來語的影響,後來又受到英語和華語影響,已經發展成獨特的閩南語方言,雖然英語和華語普遍使用使得它面臨被淘汰的厄運,但是老一輩的華人習慣上還是使用福建話作為溝通工具。一般來說,多數新加坡華人把泉漳片福建話當成一種沒有書寫文字的語言使用。事實上福建話有書寫系統,如漢字及羅馬字,但是很少人知道福建話有自己的書寫系統。
位于西马来西亚中部的巴生有着马来西亚最大的港口。早年,华人移民多来自福建的永春县。因此,当地至今通行的福建话以永春话为主流。巴生福建话也和其他新马福建话一样,受马来语、华语及英语的影响颇深。
Remove ads
在菲律賓,“咱人話” 指的是菲律賓閩南話,亦稱 “福建話”,指的是泉漳片方言。咱人話中有些來自菲律賓語言、西班牙語、和英語的借詞。因為華語在菲律賓華人的日常生活很少用,咱人話似乎都沒有來自華語的借詞。二十世紀移民去菲律賓的華僑有很大的部分是泉州人,所以咱人話很近似泉州話,尤其是晉江話。
东南亚福建话的前景
东南亚福建话是閩南語泉漳片之域外变体。由于东南亚各国原本都有自己的语言,並制定了國語政策,加上英语在现今社会还拥有着相当重要的经济地位,许多东南亚国家政府的教育政策都偏重让国人学习通用语如馬來語(馬來西亞、印尼推動)、英语以及越来越普遍的华语。至於福建閩南话、客家话、潮州话等汉语,雖然具有優勢的人口數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但缺乏有力的行政資源統合與文化重視,即使有台灣台語大眾文化的傳播及新一輩藝人以母語創作的歌曲,然而年輕一輩的閩南裔、廣府裔、客家裔漢人子弟已漸以現代華語為主要語言,各族裔母語在东南亚的发展前景如何依然是个未知数。
參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