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1937年—1940年)
1937年~1940年間,大日本帝国在华北地区成立的一个傀儡政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是大日本帝国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間成立的傀儡政權之一,於1937年12月14日在北京成立,統轄平津和華北等地區。為與中華民國維新政府相區別,又稱為华北临时政府。以五色旗為國旗。其主要支持力量為日軍的華北方面軍。
![]() |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7年2月14日) |



Remove ads
歷史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总统」虚设,「行政委員長」為王克敏,模仿三權分立制度,下設「議政」、「行政」、「司法」三委員會,「議政委員會委員長兼教育總長」為湯爾和,「司法委員會委員長」為董康。曾經於北洋政府任職的王揖唐(國會議長)與齊燮元等人都參與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下設四部,「行政部」由王克敏主持,「治安部」由齊燮元主持,「法制部」由朱深主持,「賑濟部」由王揖唐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除了組成「新民會」作為「東亞解放新國民運動」的動員機制外,並且設有华北治安军,总司令是齊燮元。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主導者為日軍中的華北方面軍,「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組成者多為北洋政府的官僚人物。1940年汪精衛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被解散,改為“華北政務委員會”,王揖唐任委员长,由日本人直接控制,不听命汪精衛政府。[來源請求]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宣言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华民国政府联合委员会成立宣言
Remove ads
要员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