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兔肉

肉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兔肉
Remove ads

兔肉是從兔子身上取得的肉,兔肉在很多國家是種非常常見的肉類食物,在全球範圍內,兔子也是僅次於,最常被屠宰的動物,在2013年,全球有超過11億七千萬隻兔子被屠宰取肉。[1]被養來吃的兔子稱作肉兔。

事实速览 每100 g(3.5 oz)食物營養值, 熱量 ...
Thumb
經過屠宰的新鮮兔肉
Remove ads

概要

在現代,商業上常被用做肉兔品種的兔子包括了紐西蘭兔和加州兔等,這些品種的兔子有著高效的新陳代謝且成長迅速,且大概在14到16週大時就可以被屠宰取肉。

英語中,70到90天大且生前體重在1到2公斤間的肉兔,其肉又稱作油炸用兔肉(rabbit fryer);90天到6個月大且生前體重在2到3.5公斤間的肉兔,其肉又稱作烤肉用兔肉(rabbit roaster);超過6個月大且生前體重超過3.5公斤的肉兔,其肉又稱作燉煮用兔肉(rabbit stewer)。

任何品種的兔子都可以殺來吃,但多數被養來吃的兔子,都呈現商業用肉兔的體型;另外有時比起白毛的兔子,毛色較深或毛色不是白色的兔子,其肉的價格會稍微低一點,這是因為這些兔子的肉稍微較深的色調(消費者比較喜歡純粹粉紅色的兔肉)以及比起殘留的白毛,殘留的深色毛在屠體上比較容易發現所致。不同品種的兔子其剝皮的容易程度並無差異。

一些人認為,兔肉脂肪少、膽固醇低,是一種優良的健康肉類;在中國,兔肉是江西菜的一部份,「怪味玉兔肉」是江西菜的一道菜色;英國康沃尔地区的传统美食仰望星空派有時亦會使用兔肉。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推廣兔肉,因此中國畜牧業協會自2003年開始,將每年的6月6日給定為「兔肉節」。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法式燉兔

將兔子圈養起來作為食物來源的歷史可追溯自西元前一世紀,在西方,羅馬作家老普林尼曾提到一些人用籠子和一種稱為「leporaria​(法语」的圍牆來養兔子,[2]當時人們將兔子集中飼養在延伸至地下的高牆中;[3]此外老普林尼還提到說,在古羅馬,剛出生的兔子的肉被認為是一種美食。[4]

古代中國也有食用兔子的紀錄,根據《本草綱目‧獸之二》的記載,兔肉「辛,平,無毒」,也就是說兔肉是一種可以吃的食物,《本草綱目》裡面還提到說兔肉「甘,寒」,同時本草綱目還引用陶弘景的話說「用兔子肉煮成的湯,對人是有好處的;不過孕婦吃兔子肉的話,小孩會得唇顎裂;另外,兔子肉不可和雞肉、雞肝和雞心一起吃,一起吃的話人的臉色會發黃;此外,將兔肉和水獺的肉一起吃,會得到『遁尸』的病;將兔肉和薑或橘子一起吃的話,會得到心痛、霍亂等疾病;此外,兔肉也不能和芥一起吃。」[5]

台灣在光復前既普遍養兔食用為當時流行的農村副業,中華民國政府曾多次嘗試在台灣建立養兔產業,在西元1970年代畜產試驗所還曾進行一連串實驗,以期能協助民間實現企業化養兔;然而時過境遷,80年代經濟起飛後台灣民間逐漸將兔子視為寵物,因此台灣養兔產業逐漸走向衰退,自民國79年(1990年)後,台灣民間飼養的兔子數量便逐漸下降,而民間養兔業者為求生存,也逐漸轉型飼養寵物兔。[6][7][8]

Remove ads

生產兔肉的技術問題

Thumb
兔柳配義大利寬麵和奶油胡椒汁

兔可利用粗草料而生產高品質的兔肉,提供優良蛋白質來源,對於人類面臨糧食不足之危機情形下,係一深具潛力之產業。全世界兔肉產業鏈的地區集中在歐洲地中海地區,其產量佔全世界之85%。[9]

因為兔子只吃草又很會生的刻板印象,致使許多人誤以為可以用養兔來解決飢荒。[10][11]根據統計資顯示,如果以以高穀物飲食飼養的肉兔,其FCR(全稱為feed conversion ratio,中文又做換肉率;數字越低代表將吃下去的食物轉化成肉的程度越高。)為2.5至3.0,換肉率遠低於肉雞,蛋白質保留率則更差,是故肉兔無法成為市場主流。若僅以草料飼餵兔子,其FCR則為3.5到4.0,只接近豬隻且蛋白質保留率更無法與肉豬相比。[12]目前全球經濟動物的平均飼料轉換率由高至低分別為:肉牛約8.0、肉豬4.0、白肉雞2.0,水產動物則為1.6[13]

相關爭議

雖然兔屬於中華民國畜牧法」所規範的家畜之一[14],但是台灣仍然發生民眾抗議吃兔肉事件,例如2007年立委羅世雄與反對吃兔肉的「兔寶貝急難救助小組」一起開記者會[15][16]抗議農委會推廣兔肉,甚至有飯店業者推出兔肉料理導致動保人士反彈的情況[17][18]

圖片集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