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八號風球 (澳門)
澳門熱帶氣旋信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八號風球(葡萄牙語:Sinal n.º 8[1]、英語:Signal No.8),是澳門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普遍市民稱它為「八號信號」或者「八號波」[註 1],該信號因應未來數小時內的可能風向,分為八號西北風球(Sinal n.º 8NW)、八號西南風球(Sinal n.º 8SW)、八號東北風球(Sinal n.º 8NE)、八號東南風球(Sinal n.º 8SE)[1]。高一級的信號為九號風球,低一級為三號風球。[2]
八號風球各方向的標誌
西北(日)
西北(夜)
西南(日)
西南(夜)
東北(日)
東北(夜)
東南(日)
東南(夜)
Remove ads
意義
熱帶氣旋繼續接近澳門,澳門的持續風速現正或預測將達63公里/小時至117公里/小時,陣風約達至180公里/小時。八號風球劃分為八號東北風球、八號東南風球、八號西南風球和八號西北風球,風球的指示方位為未來數小時內的可能風向。[3]
歷史
1912年8月31日起,澳門改用數字警告信號系統,當受到熱帶氣旋吹襲時,就會以鳴炮、圓形、圓錐形或圓柱形的物件,向港口航海人士告知熱帶氣旋對澳門構成的威脅程度及烈風吹襲的方向。最初原意是方便航海人士使用,故此釐定的標準主要是以澳門以內可能出現的風速為依據,當有熱帶氣旋進入了本澳三百英里(約480公里)範圍內時,港務當局始懸掛風球[4]。其中1~8號信號表示熱帶氣旋相對於澳門的方位[4],由北方向開始順時針至西北方向。如果這些信號的下方如同時懸有一白旗,表示熱帶氣旋正移近澳門,對澳門構成威脅[4]。
1923年10月23日起,參考香港天文台的做法,信號簡化至1至8號風球,其中2號至5號風球則分別代表四個方向(即相等於現時8號風球)。
- 二號風球:信號球形狀為朝上錐體(▲),夜間信號燈顏色為「白綠綠」(由上至下),代表烈風從北方吹襲。
- 三號風球:信號球形狀為朝下錐體(▼),夜間信號燈顏色為「綠白白」(由上至下),代表烈風從南方吹襲。
- 四號風球:信號球形狀為黑色圓柱(▉),夜間信號燈顏色為「綠綠白」(由上至下),代表烈風從東方吹襲。
- 五號風球:信號球形狀為黑色球體(●)。夜間信號燈顏色為「白白綠」(由上至下),代表烈風從西方吹襲。
一個新的颱風信號系統於1931年6月11日啟用。當時的五至八號風球等於現在的四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唯信號球形狀則承傳1917年系統中的二至五號風球。
- 五號風球:信號球形狀為朝上錐體(▲),夜間信號燈顏色為「白綠綠」(由上至下),代表烈風從西北方吹襲。
- 六號風球:信號球形狀為朝下錐體(▼),夜間信號燈顏色為「綠白白」(由上至下),代表烈風從西南方吹襲。
- 七號風球:信號球形狀為黑色圓柱( ▉ ),夜間信號燈顏色為「綠綠白」(由上至下),代表烈風從東北方吹襲。
- 八號風球:信號球形狀為黑色球體(●)。夜間信號燈顏色為「白白綠」(由上至下),代表烈風從東南方吹襲。
1973年3月24日起[6],由於五號至八號信號,均為代表烈風吹襲,所代表的風力相同,只是方向不同,但民間經常誤會是代表不同強度的風力,故跟隨香港天文台,五號至八號風球,分別改稱為八號西北、八號西南、八號東北、八號東南,一直沿用至今。[7]
在2017年或之前以嚴格的每小時平均風速作標準,自2018年起改用較寬鬆的10分鐘平均風速。[8]
發出時間點
在2000年至2017年,澳門氣象局會視乎澳門境內任意一個站點(主要視乎跨海大橋風力)的每小時平均風速持續已達到或預測兩小時後將會達到63公里或以上,才會發出八號風球,並且一般會提前一兩小時作出預告表示改掛八號風球。
在2018年之後,澳門氣象局改為澳門境內任意一個站點的十分鐘平均風力預測持續達到63公里或以上,並且提前兩至四小時前作出預告表示改發八號風球,在發出八號風球後通稱數小時後才逐漸達到烈風風力。
在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澳門期間,由於山竹對澳門構成嚴重威脅,氣象局提前超過三小時預告表示,將在9月16日凌晨2時改發八號東北風球,在發出八號風球時,山竹集結於澳門之東南約430公里。在發出八號風球時,澳門風力僅維持強風下限風力,直至4小時後才有站點錄得烈風風力。而在2020年颱風海高斯吹襲澳門期間,氣象局則提前約三小時作出預告,表示8月18日晚上11時半改發八號東北風球。由於海高斯環流緊密,在發出八號風球時,澳門境內所有站點連強風程度之風力均未有錄得,直至九號風球生效一段時間後,才錄得烈風風力[9]。顯示氣象局會對澳門具威脅性較高的熱帶氣旋,除了提前更長時間預告改發時間,同時會在烈風錄得前數小時已懸掛八號風球。
在2018年強烈熱帶風暴貝碧嘉,因預測貝碧嘉將在澳門100公里範圍內掠過,提前約4小時作出預告在8月14日晚上7時半改發八號東北風球,在發出八號風球時,貝碧嘉距離澳門約120公里,但在八號風球生效期間,澳門境內尚未錄得烈風風力。顯示當有熱帶風暴或以上級別吹襲澳門時,並預料在澳門100公里範圍內正面吹襲時,氣象局會基於中心附近的烈風可能直接影響澳門而發出八號風球。
在2022年颱風尼格,雖然氣象局預測強度逐漸減弱,環流亦明顯縮小;但其預測路徑卻非常接近澳門,並預料維持熱帶風暴級別的強度(中心風力約8至9級),直接在本澳附近上空掠過;同時,根據預測資料顯示,由於不能排除尼格為本澳帶來8級風力的可能性,其對本澳將構成一定的威脅,基於氣象風險考量,發出八號風球。當尼格在澳門近距離登陸後,強度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時,氣象局仍會維持八號風球多一小時,作過渡改發三號風球,以避免立即改發較低信號影響社會正常運作。
Remove ads
澳門氣象局一般在改發八號風球時,熱帶氣旋的中心會位於海上,較少發生熱帶氣旋登陸陸地後才發出八號風球,自2000年以來,只有三例熱帶氣旋發生這種情況︰
安全措施
颱風消息
澳視澳門台及資訊台會在八號或更高風球發出期間每小時提供一節《颱風消息》,亦會在改發風球後播出,而新聞時段內不會播出《颱風消息》。節目除主播外,亦會連線氣象局現場的記者及氣象局高級人員共同講述風暴情況。
另外如在非正點改發風球,澳門電台亦會在改發風球後提供一節《特別新聞報道》報道風暴消息,若深夜期間八號或更高風球仍然生效,亦會在正點提供一節《特別新聞報道》。
影響
- 民防行動中心宣佈澳門在八號風球生效期間同時進入或維持即時預防狀態。
- 娛樂場照常營業。
- 關閘邊檢大樓、青茂口岸、跨境工業區邊檢大樓及橫琴口岸將根據兩地政府決定是否繼續正常通關。
- 港澳直昇機及客輪服務暫停。
- 所有公共巴士、澳門輕軌、發財巴在發出信號前後陸續停止服務。
八號風球之最
除額外註明外,以下紀錄由2000年開始計算。下列視由發出至取消八號風球為一整體數目,改發風向信號不作分開計算。
- 2008年颱風浣熊,於4月19日下午1時半至7時半懸掛,維持6小時,亦是唯一一次需於4月發出八號風球。
- 由二戰後開始計算,則是1953年颱風哥拉,於11月18日上午9:30至下午5:10懸掛,維持7小時40分鐘。
- 最長八號東南風球是2022年颱風暹芭,由7月1日晚上9時30分至7月2日晩上8時30分懸掛,維持23小時。(不包括轉方向,視發出八號風球至取消八號風球為一整體的數目)
- 而2003年颱風伊布都則是由懸掛至除下八號風球,而曾改掛其他風向信號之中最長,由7月23日晚上6時30分至7月24日下午12時30分(7月24日上午5時半由八號東北風球改掛八號東南風球),維持18小時。
- 最長八號東北風球是2021年颱風圓規,由10月12日晚上10時30分至翌日下午5時30分懸掛,維持19小時。
- 最長八號西南風球是2008年颱風鸚鵡,由晚上8時正至8月23日凌晨12時30分懸掛,維持4小時半。
- 最長八號西北風球是2022年颱風尼格,由11月2日晚上9時30分至11月3日7時懸掛,維持9小時半。
- 2012年熱帶風暴杜蘇芮是沒有改掛更高信號及其他風向信號情況下總計時間最短的八號風球,由6月30日上午3時半至清晨6時半懸掛八號東南風球,只維持了3小時的八號風球。
- 2017年颱風天鴿是歷來最短八號東北風球,由8月23日上午9時至上午10時45分懸掛,維持1小時45分鐘,及後緊急懸掛九號及十號風球。
- 2018年強烈熱帶風暴貝碧嘉則是由發出至取消八號風球,而曾改掛其他風向信號之中最短,由8月14日晚上7時半至15日凌晨12時半(14日晚上11時正由八號東北風球改掛八號東南風球),只維持5小時。同時創下歷來最短八號東南風球,維持1小時半,亦為史上最短的單一方向八號風球。
- 最短八號西北及西南風球是2001年颱風尤特及2003年颱風杜鵑,八號西北風球分別在2001年7月6日上午7時至11時及2003年9月2日晚上8時至翌日午夜12時懸掛,各維持4小時;而八號西南風球分別在2001年7月6日上午11時至下午2時及2003年9月3日午夜12時至凌晨3時懸掛,各維持3小時。
- 2008年、2022年,4次(不包括轉方向,視發出至取消八號風球為一整體的數目,有4個熱帶氣旋需要懸掛8號風球)。
- 而2000年前,則為1964年,共8次 (不包括轉方向,視發出至取消八號風球為一整體的數目,該年有5個熱帶氣旋需要懸掛8號風球)。
1956年、1959年、1969年、1982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90年、1994年、1998年、2000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及2015年,沒有發出。
- 2016-2025年,共連續10年皆需發出八號風球。
- 2000年以前則為︰1969-1982年,共連續14年皆需發出八號風球。
爭議
方向配搭
風力未達八號風球標準的個案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