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颱風樺加沙
2025年颱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颱風樺加沙(英語:Typhoon Ragasa,國際編號:251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42025,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Nando)是202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8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樺加沙」一名由菲律賓提供,意为“快速、移動”[4][5]。此名稱為第一次使用,取代2019年在日本關東造成廣泛破壞的「海貝思」。
![]() |
樺加沙在2025年9月中旬形成,且人工智能數值預報模式連續多報預測會對華南沿岸構成嚴重威脅,因此風暴未形成便引起香港氣象愛好者的熱烈討論。樺加沙導致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繼同年7月的颱風韋帕後,再次發出十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而當中香港更是自1964年颱風露比及颱風黛蒂後,61年以來首次於同一年內兩度發出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亦是香港自戰後至今距離最遠且唯一一次熱帶氣旋非正面襲港下發出的十號信號;同時,是次十號風球亦為澳門有記錄以來生效時間最長的一次[6]。
Remove ads
發展過程
9月16日,一個熱帶擾動在關島以西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0W。該系統在初期組織鬆散,但該系統繼續有對流爆發。9月17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率先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21。上午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該系統受北面深厚副熱帶高壓脊引導下,沿著其西南面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
9月18日凌晨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8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受到副熱帶高壓影響,系統的低層環流中心曾一度暴露,但它所在位置海面温度達30度,垂直風切變微弱[註 1],高空輻散良好,令強度開始上揚,並發展出中心密集雲團。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註 2]。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18[註 3],並命名「樺加沙」。台灣中央氣象署亦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也將其升格熱帶風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9月19日凌晨2時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4W[註 4][9]。
9月19日晚上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一起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1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卫星图像显示其低层环流中心(LLCC)附近存在持续的大范围深层对流[10]。
9月20日凌晨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将其升格為強颱風。
9月21日凌晨2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颱風,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同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上午11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從熱帶風暴增強至超強颱風,樺加沙僅用了約30小時,顯示其快速增強的特性。由衛星雲圖可見,樺加沙發展出現尺寸極小的圓形風眼。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超級颱風,並評估樺加沙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以一分鐘平均風速計算)達140節(每小時260公里),成為今年首個逹至相當於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之「五級颱風」強度的西北太平洋風暴[11]。
9月22日凌晨,樺加沙進行了眼壁置换周期[12]。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猛烈颱風。下午3時,樺加沙在菲律賓巴布延群島登陸。
9月23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颱風。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颱風。
9月24日下午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中度颱風。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颱風。下午3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颱風。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表示樺加沙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沿海登陸,登陸時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40米/秒)並同時將其降格為颱風[13]。傍晚7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颱風。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
9月25日凌晨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烈 熱帶風暴。凌晨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凌晨3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6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6時半,樺加沙在廣西北海市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上午7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中國中央氣象台、台灣中央氣象署、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全體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停止對其編號。
9月26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樺加沙已消散。
Remove ads
影響
樺加沙強度高、環流大、影響範圍廣,與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相近[14],深圳應急管理局以及港澳氣象部門亦預料樺加沙的影響程度與天鴿和山竹相若,並嚴陣以待[15][16][17]。
-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五號風暴信號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及天文服務管理局警告称,樺加沙可能会带来暴雨和强风,以及西南季风的潜在影响[18],高达3米的风暴潮将影响巴淡島、卡加延省、北伊羅戈省和南伊羅戈省部的海岸[19]。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及天文服務管理局在9月20日下午5時在阿布拉省、阿巴尧省、巴布延群岛、巴丹群島省、卡加延省、伊富高省、北伊羅戈省、伊莎貝拉省、卡林阿省、高山省、季里諾省、新比斯開省东北部以及奥罗拉省和卡坦端内斯省的北部和中部地区發出一號風暴信號。随着樺加沙逼近吕宋岛,南伊羅戈省北部也发出了一號風暴信號[20]。晚上11時,一號風暴信號擴展至本格特省、南伊羅戈省和新比斯開省、拉乌尼翁省、邦阿西楠省东部和新怡詩夏省北部[2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及天文服務管理局在9月21日凌晨5時發出二號風暴信號[22]。在下午5時再發出三號風暴信號。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及天文服務管理局在9月22日凌晨2時發出四號風暴信號同五號風暴信號。超級颱風樺加沙造成10死5失蹤。
菲律宾国家灾害风险减少和管理委员会表示,11个地区共有692707人受到风暴影响,128所房屋受损[23],农业损失方面,僅北伊羅戈省已達到4020万菲律賓比索(816243.65美元)[24]。能源基础设施受损约200万菲律賓比索(40609.14美元)[25]。
-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十號颶風信號
- 最接近當地時間:2025年9月24日上午7時
- 最接近當地位置:香港天文台總部以南約120公里(破風暴中心距離香港天文台總部最遠之十號信號紀錄)
樺加沙在2025年9月21日進入48小时警戒线後,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信欣指當時仍為熱帶低氣壓的樺加沙將會增強超強颱風,未来直奔華南地区,广东依然是潜在登陆地[27]。隨着樺加沙在20日增強為強颱風,信欣又指桦加沙临近广东陆地时,引导气流逐渐转为向西偏南方向,导致樺加沙可能紧贴广东沿海西行,出现描边路径,因此樺加沙后期潜在的登陆区域会比较广,广东东部也不能被排除在外[28]。
樺加沙在21日增強為超強颱風後,中央气象台预计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于24日凌晨至下午在广东汕尾至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预计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受其影响,21日起南海北部海域及巴士海峡等海域将有强烈大风,23日起广东、广西等地有暴雨或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气象专家同时提醒,樺加沙将以超强台风级进入南海,移速快,强度强,是2025年以来影响中國大陸的最强台风,其巅峰强度将接近2024年颱風摩羯,并預計樺加沙登陆华南的强度也将在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南海北部和华南等地致灾风险极高[29]。同日15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提示,僅3小時後即在18時,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30]。
9月22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31],中国气象局同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Ⅱ级应急响应[32]。同日15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當時樺加沙集結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1060公里的巴士海峡海面上,並预计樺加沙穿过巴士海峡后逐渐向广东中部至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靠近[33]。
国家海洋预报台于9月21日下午4时发布海浪橙色警报[34];22日早上8时发布风暴潮黄色警报[35],下午4时提升至风暴潮橙色警报[36]。隨著樺加沙的中心環流逼近廣東,国家海洋预报台于9月23日上午8时將风暴潮预警及海浪预警分别提升至红色警报[37][38]。隨著樺加沙移向廣東西部沿岸並逐步減弱,国家海洋预报台于9月24日晚上10時將风暴潮预警及海浪预警分别改為风暴潮黄色警报[39][40]。
国家防总于9月22日11时30分针对广东、海南、福建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广东协助指导防汛防台风工作[41]。隨著樺加沙的中心環流逼近廣東沿岸,9月23日10时30分针对广东、海南的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前期派出的国家防总联合工作组在广东江门一线协助指导[42],同日20时针对广西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當時樺加沙集結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64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43]。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广东省做好台风灾害灾后应急恢复[44]。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1.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广东、海南、福建做好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45][46]
Remove ads
- 廣東省氣象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受米娜殘餘影響,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的应急响应仍維持在防风Ⅳ级[47],隨著桦加沙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并逐渐趋向廣東沿海,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已于9月22日上午10时将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Ⅱ级应急响应,并要求全省海域务必全面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註 5]”措施[49]。隨著樺加沙的中心環流逼近廣東,部分地市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并实施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简称“五停”)机制[50]。9月22日下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会议,表示全省全面进入防台风应急状态、临战状态[51]。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表示,由于“桦加沙”的威力不亚于2018年的台风山竹,深圳全市已启动应急机制,并建议市民提前储备至少3天的饮用水、食品、药品及应急物资[15]。因應樺加沙進一步迫近,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已于9月23日上午10时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52]。广东省人民政府于9月23日发布紧急动员令[53]。截至9月23日22时,广东各地已撤离人员1891138人[54],其中珠海市沿海住宅小区和部分老旧小区居民也列入了撤离对象[55]。颱風登陸陽江後,當地5万多棵树木遭台风损毁。[56]
广东各地政府部门根据其应急预案,对各行业“五停”的实施方法及具体时间作出的指示如下:
陸運交通方面,9月22日,中国铁路广州局宣布:9月23日12时起,逐步停运广东省内高铁及普速列车;9月24日全天,广东省内所有高铁、普速列车停运;9月25日凌晨起,根据台风影响减弱情况,逐步恢复列车开行[90]。港珠澳大桥于9月23日15时起临时封闭[91],深中通道于9月23日15时起关闭翠亨东收费站入口,20时起关闭双向主线及收费站入口[92]。黃茅海跨海通道、中和立交于23日15时封闭並关闭赤溪东收费站入口。
海上客運方面,南沙客运港、琶洲港澳客运口岸往返香港的船班于9月23-24日全线停航[93][94]。大广海湾经济区山咀港9月23日宣布停航[95]。
Remove ads
- 福建省氣象台發布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隨著樺加沙逐漸接近福建,福建省防指于9月21日18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97],22日11时将台风预警提升为Ⅲ级[98]。隨著樺加沙逐漸離開福建,福建省防指决定于23日15时30分同步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调整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Ⅳ级[99]。
受台风天气影响,截至9月22日12时,福建沿海50条客渡运航线、146艘客渡船停航,4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全部停航,厦门、漳州、泉州、莆田除2条民生应急航线外客渡船全部停航[100]。
- 海南省氣象台發布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受台风天气影响,琼州海峡客滚船于23日18时停运[101]。海口市9月23日、24日所有学校停课,23日18时起,全市公园、景区、景点等关闭,24日起全市所有在建工地停工[102]。
- 廣西氣象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受樺加沙影響,广西区气象台于9月22日18时发布台风四级预警,18时30分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103]。9月23日11时起提升为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104]9月24日14时30分提升为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Ⅱ级应急响应。[105]
北海市于9月24日20时起至25日18时,在合浦县、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涠洲岛旅游区启动“五停”措施。[106]9月24日0时起至25日24时,北涠航线、北琼航线停止运行。防城港市于9月25日停课,所有旅游休闲场所一律关闭暂停营业,停止一切户外施工和高空作业等高危领域作业;另外2时至14时视情况调整交通运营组织,暂停非生活必需场所营业。钦州市自9月24日22时至9月25日20时实行“五停”措施。梧州市城区、藤县于9月25日停课一天,岑溪市停课半天[107]。9月25日,邕北线、钦防线、防东铁路所有动车停運[108]。
Remove ads

由於樺加沙逐漸接近臺灣,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於9月21日早上8時半發佈海上颱風警報,當時樺加沙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東方約770公里。首報警戒範圍為臺灣東南部海面(含蘭嶼、綠島)及巴士海峽。隨着樺加沙逼近臺灣,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在下午5時半發佈海上陸上颱風警報,首報警戒範圍恆春半島,氣象署表示,樺加沙結構完整、暴風圈寬廣,強度將持續增強,海上警戒範圍新增台灣海峽南部。9月22日屏東縣(枋山鄉、車城鄉、恆春鎮、獅子鄉、牡丹鄉、滿州鄉)等6鄉鎮停班停課、臺東縣(綠島鄉、蘭嶼鄉)、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保全戶停班停課;保全範圍學校停班停課(光復國中、光復國小、太巴塱國小))停班停課,其餘縣市未列入警戒區9月22日正常上班上課。
9月22日下午警戒區擴大,高雄市、台東縣與屏東縣列入警戒區[109]。22日晚間,花蓮縣列入降雨警戒,並於台東、花蓮發布超大豪雨特報[110]。晚間颱風最接近時,暴風圈籠罩台東縣、屏東縣及恆春半島。並於屏東縣刮起14級強陣風。[111]
9月23日臺東縣、花蓮縣停班停課、高雄市(那瑪夏區、桃源區、甲仙區、六龜區及茂林區)5個行政區停班停課、屏東縣(枋山鄉、車城鄉、恆春鎮、獅子鄉、牡丹鄉、滿州鄉、霧台鄉、三地門鄉、瑪家鄉、來義鄉、泰武鄉、春日鄉)等12鄉鎮停班停課、宜蘭縣南澳鄉(南澳高中、武塔國小、金岳國小、金洋國小、南澳國小、碧候國小、澳花國小)、蘇澳鎮(蓬萊國小)停止上課,其餘縣市未列入警戒區9月23日正常上班上課。
9月22日樺加沙颱風導致的豪大雨令南橫公路利稻至初來路段多處坍方,其中一處隧道被大量土石流淹沒,導致下馬、霧鹿和利稻部落通訊中斷3天[112]。因累積雨量高達1000毫米(已達超大豪雨等級),路基遭到掏空。27日上午仍多處坍方土石流,約有300多名民眾面臨電力及通訊中斷[113]。在加速搶通下,於同日下午完成部分通車[114]。
統計至23日上午,總停電戶數高達8584戶。[115]
強颱樺加沙隨著逐漸離開陸續脫離暴風圈,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於9月23日上午8時30分解除陸上颱風警報。9月23日午後,花蓮縣政府擔心堰塞湖發生潰堤,提前撤離近3500人[116]。下午,超大豪雨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位於下游的光復鄉被洪水淹沒,造成多人死亡、失蹤[117][118]。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於9月23日晚上8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同時宣佈啟動「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作業」[119]。截至10月1日下午3時38分,堰塞湖溢流災情,已增至19死125傷6人失聯[120]。截至9月30日下午5時,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4億3143萬元[121]。
Remove ads
爭議
中央氣象台疑似壓低樺加沙登陸強度
樺加沙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9月24日13時前後還有52米/秒,到17時前後登陸廣東陽江海陵島沿海時降至40米/秒,登陸後數小時卻維持強度。有網友質疑樺加沙為何下降得如此迅速?是不是刻意將強度壓低地報[122]?
對此,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表示,沒有壓低樺加沙強度。強度迅速下降首先是冷空氣侵入樺加沙環流內部,其次是地形作用,曾經出現過颱風因冷空氣侵入直接沒了的情況[123]。
廣東省氣像台首席預報員楊國傑表示,樺加沙在登陸前後強度變化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樺加沙是一個體型很龐大的颱風,維持'超強'狀態的時間超過了3天,這也意味著它需要非常充足的能量來維持早晨強度。但是從9月24日早晨開始,它在東岸移動的時間非常長,超過了10小時。
樺加沙的威力仍不可小覷。氣象部門資料顯示,廣東江門台山市川島鎮沙堤海島站(海拔高度:260米)9月24日12時出現最大陣風67米/秒(17級以上),為江門有歷史紀錄以來錄得最大極大風(先前為「山竹」期間54.6米/秒);廣東江門台山市上川島國家氣象站(海拔高度:21.9米)24日11時55分出現最大陣風64.3米/秒(17級以上),為有歷史紀錄以來國家站錄得最大極大風[124]。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上一次 原因:強烈熱帶風暴塔巴 (2025年9月7日至8日) |
澳門即時預防狀態 2025-09-23 13:00-2025-09-24 23:00 |
最近一次 |
參見
同時出現的熱帶氣旋:
與樺加沙相似的熱帶氣旋:
註釋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為所有於其責任範圍內被該部門評定為熱帶氣旋的系統作出編號,由兩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英文字母表示該熱帶氣旋形成的區域,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以W表示;而兩位數字則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換言之「24W」即指樺加沙是年內第24個於西北太平洋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
-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即为停课信号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