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地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地支,或稱十二支,是中国古代用來计算“时日”的代称或表示“次序”的符号,与天干同属文字计序符号。地支共12个文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使用。


地支和十二辰
地支之名來自《白虎通》以天干為主幹,地支為枝葉,稱「甲乙者,榦也;子丑者,枝也」。《白虎通》的說法又來自《淮南子》「數從甲子始,子母相求」、《史記》「十母十二子」,從「母子」之義演變而來[1]。史記的十母就是指十天干,十二子就是指十二地支。
干支最早的名稱大概是《呂覽》所稱的「甲子」[1]。《世本》和里耶秦簡中也只取首字稱為甲子[2][3]。以甲子稱之,或許是因為早時還不存在一個專用名稱[1]。
十干最初用來紀日,十二地支則是紀辰[3],古文獻中即常以「日」稱天干,「辰」稱地支[4]。「辰」在古代指日月之會,是每月朔日太陽與月亮會合的方向,由於每月移動一位,一年有十二月,因而也就有十二辰。古代以每月昏時(晚上七點到九點)觀察北斗斗柄所指方向,確定現在所在的月份,稱為「斗建」、「月建」(由於歲差造成的偏移,古、今北斗斗柄在昏時的指向已經不同)[5][6]。
十二辰的起源,郭沫若等認為是古代觀察到木星的公轉週期大約為十二年(11.862年),以木星來紀年,將之稱為“歲星”;後又將這十二部分各別命名,即把木星軌道分為12個部分,以“歲星紀年”,後衍生為“太歲紀年”[7][8]。吳宇虹、陳睿宏等認為郭說有誤,主張地支十二辰是來自觀察北斗七星運行軌跡的序時、月建之法。吳宇虹認為十二辰天區的逆時針排列應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北斗七星的左行軌道而確立,而非木星十二次的右行軌道。陳睿宏指出中國古代的傳統思維為天道左旋、地道右轉,代表天道的「月建」十二辰和「二十八星宿」,以逆時針左行為主,代表地道的「月厭」十二辰,為順時針右行[9][10]。
將一天用十二辰加以配置形成的計時制度,即是十二時辰,萌生於西漢式占和曆算中的「日加」十二辰[5],十二時辰是從十二辰衍生出來的產物。
Remove ads
字義
古人以「萬物興衰、陰陽交替的循環過程」解說這十二個地支字[11]。許慎的《說文解字》用小篆字形解釋字源,並雜以陰陽五行之說,今人則從甲骨文、金文之字形樣貌和構造解釋干支各字的本義,不過不少字的本義仍有分歧或未有定論,難以取得較為一致的意見。干支字與序數本不相干,各有其本義。用於表示干支之後,許多天干、地支用字已專指稱天干地支,或產生出其他的意思,原先的本義轉用其他字表示[1]。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子」有兩種寫法:(一)用表示地支的第一位,即「𢀇」字。(二)用
表示後代子孫,即今日的「子」字,地支第六位也是用該字形表示。周初以後,用作地支第一位的「𢀇」多用「子」替代,為免混淆,改用「巳」表示地支的第六位[12]。換言之,地支第一位的「子」,其甲骨文為「
」或「
」等近似字形。地支第六位的「巳」,甲骨文用「
」表示,而不是「
」。
Remove ads
天干地支紀年時法
地支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若与天干配合使用,則以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八个字,因以得名。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次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因此与回归年太阳位置对应,而不是基于月相周期的農曆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曆書註明某陰曆月對應某干支,只是以其中气近似而非全等對應,比如立春代表寅月开始,但正月则被定义为包括中气雨水的农历月份,因此正月初一理论上可能坐落在立春前后的十五天内,即正月不会包含寅月的每一天,相反会经常横跨丑月或卯月;而当出现没有中气的農曆月份时,就会设为闰月,虽然被当成是前一个月延续,但闰月往往有近乎对半的日子实际上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月支。
纪时辰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個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即為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以12時辰為1日之紀時法,在《周髀算經》已有雛型[22]。干支紀時法之源起年代則未明[23]。
地支紀月時對應的节气時間段、中气、近似農曆月份、近似公历月份、对应的生肖、紀時的時刻(UTC+8)、季节、方位等列表如下。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該對應的生肖。人的岁数之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转换干支/公元纪年对照表
- 公元紀年天干地支的是減去分別在以六十甲子:紀年以黃帝紀元後建立天干地支為開始,來自約公元前2997年+,循環以黃帝紀元(格里曆前2997年)即元年開始計算,其餘月份安排等與農曆相同。換算方法為格里曆年份+2997為干支年份,如2025年,則為干支2025+2997=5022年。起即由為六十甲子十天干十二地支紀年法計算機方法。
Remove ads
地支與阴阳五行、八方

組合

地支有六個組合,稱為「六合」,有四個由三個地支組成的局勢,稱為三合局和全會方局,這種地支組合之後,亦會變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地支除了會合化局之外,地支還有互相沖剋及相刑,故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
- 地支六合: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為陰陽 中正合化土
-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丑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 地支三會:亥子丑會北方水局 寅卯辰會東方木局 巳午未會南方火局 申酉戌會西方金局
- 地支相沖:子午相沖 丑未相沖 寅申相沖 卯酉相沖 辰戌相沖 巳亥相沖
- 地支相破: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丑相破 戌未相破
- 地支相害: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 地支相刑:
-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為無恩之刑
- 未刑丑 丑刑戌 戌刑未 為持勢之刑
- 子刑卯 卯刑子 為無禮之刑
-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為自刑之刑
Remove ads
其他用處


由於地支具有子、丑、…、亥的固定順序,所以可作為代號使用,類似於第十三、第十四、…、第二十二。因為天干地支只有22個,所以英文字母次序最後的「w」、「x」、「y」及「z」沒有天干或地支對應;遇到「w」、「x」、「y」及「z」,就分別用「物」、「天」、「地」及「人」。[24]
各語言中的地支
注:中古汉语一列的字母标音基于中古汉语现有拟音上制定的拼音,非国际音标。词尾x,h为音调,分别对应上声和去声。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