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谷雨
二十四節氣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穀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农历三月中,即阳历4月19—21日,斗指辰,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此节气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帮助很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數據來源:噴氣推進實驗室線上曆書系統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唯一将物候、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一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已结束,极利于农作物中谷类作物的生长。有意思的是,此时中国江南地区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恰好此时的雨水也较多,每年的第一场大雨一般就出现于此时,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的苗期生长有利。
Remove ads
起源
据《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民间对此的解释是仓颉造字不要上天的奖励,只求老天让人民五谷丰登,故天雨谷粒,给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这一天就叫作谷雨节。
習俗
在福建,到了穀雨這天,有食春筍的風俗。在舊時,有錢人食春筍,會加上油和肉;而窮人食春筍無油無肉,越食越餓,故此又有「有錢儂是儂食筍、無錢儂是筍食儂」一說。同時在這天,當地也有俗語話講「清明穀雨、寒死老鼠」,同時還有「清明鬥出、穀雨鬥長」來寓意春雨過後的春筍破土而出[1]。
在台灣,過去內山地方多半有出嫁女兒在穀雨這天及立夏返回娘家的習俗,一般會攜帶豬腳麵線返家。而海濱地方則會在農曆閏年回娘家。
物候
- 浮萍不能经霜,故浮萍生意味着倒春寒一类的降温不会再发生了。如果水面不生浮萍,则说明阴寒之气极盛,倒春寒的现象会出现。
- 鸣鸠是因为此时鸠春鸣性也,有求偶之意;拂其羽,因为其时当换羽矣,其羽又甚厚,故梳理以示美。当然,人们还通过观察,认识到,“鸣鸠不拂其羽,国不治”。就是说,这样的鸟到此时不梳理其羽,说明时令不利于生物生育生长,天地违和,农作物极可能歉收,人间也难以政通人和。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