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中線
縱貫線竹南至彰化區間的靠山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臺中線是指臺鐵縱貫線的竹南至彰化間兩條平行路線中,偏向內陸山區的鐵路線,通稱「山線」。相對於平行的海線,其穿越臺中市的市中心地帶。全線雙線電氣化後,西部幹線的多數長途列車經由該線往來南北。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月22日) |
Remove ads
路線資料
- 經營管轄:臺灣鐵路公司
- 路線距離:竹南-彰化間85.5公里(但於大肚溪南號誌站至彰化站間與海線列車共用路軌)
- 軌距:1,067毫米
- 車站數:21(不含起訖車站;2018年10月至今)
- 開業時間:1908年2月20日全線開通
- 雙線區間:全線
- 電化區間:全線(交流25KV)
- 最高速度:130 km/h
- 三義 - 后里間採截彎取直和高架化,豐原-大慶間採高架化路段
- 三義=新烏日42.7公里間的路段無平交道
- 原本行經勝興的舊山線轉為觀光用途
- 隧道數目:7座
- 造橋-豐富間:豐富隧道
- 苗栗-南勢間:苗南隧道
- 南勢-銅鑼間:銅鑼隧道
- 三義-泰安間:三義隧道(臺鐵第三長,西部幹線最長)、三泰隧道
- 泰安-后里間:泰安隧道
- 后里-豐原間:后豐隧道
運行形態
- 區間車
- 西部幹線對號列車
- 上行列車多以潮州為始發站,行駛至七堵、基隆、瑞芳、花蓮、台東。(備註:現北上西部幹線已較少從屏東發車,已無高雄為起迄站之車次。)
- 下行列車多以七堵或基隆為始發站,行駛至屏東、潮州。
- 部份列車為跨東、西幹線的觀光列車,可抵達花蓮及臺東。
-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山線不通,期間山線對號列車全數改經由海線行駛,北上自強號則先行駛至台中站載客後折返走成追線經海線繼續行駛。自強號於海線各站均不辦理客運,莒光號及復興號於後龍、大甲、沙鹿3站辦理客運。
- 自2008年5月15日台鐵大改點後,復興號不再行駛山線,不過2011年春節、國慶日加班車有加班復興號行駛山線,2015年台灣燈會加班車有開行松山~新烏日間加班復興號,且不時還會有專車行駛山線。
- 2016年10月20日至2019年6月18日因應台中鐵路豐原─大慶段高架化通車,莒光號曾經不再行駛山線(不包括觀光列車、專車及臨時加班車),然而2019年6月19日改點後再度有莒光號行駛山線(僅666次潮州至台東、667次台東至潮州);太魯閣號高架化後也不再行駛。
- 2024年6月26日改點,666次莒光號改為492次推拉式自強號,667次停駛,莒光號不再行駛山線。
- 主要停靠站:苗栗、豐原、台中
- 次要停靠站:后里、潭子、三義、新烏日
Remove ads
概要
臺中線行經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
包含竹南 - 大肚溪南間(臺中線)及成功=追分間(現稱成追線),其中山線原本為縱貫線、成追線原本為王田支線的一部分[來源請求]。大肚溪南 - 彰化間與縱貫線(海線)共用。
在海線於1922年完工通車之後,形成台灣中部存在有兩條平行鐵路線的情況[1]。
三義至豐原的舊線(俗稱舊山線)於1998年9月24日停駛後,因保留勝興車站與龍騰斷橋等史蹟,吸引許多遊客前往。苗栗縣政府曾計畫改以輕軌復駛,相關單位評估後納入行政院「觀光客倍增計畫」之下,由臺鐵負責推動。
臺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高架化範圍北起豐原車站北側,南至環中路六段與建國北路一段交叉口附近,全長約21.2公里,將原有的豐原、潭子、太原、臺中、大慶等平面車站改建為高架車站,並增設栗林、松竹、頭家厝、精武、五權等簡易車站。其中臺中站設兩座島式月台和一座側式月台,豐原、潭子、太原三站設兩座島式月台,大慶及增設的通勤車站設兩座側式月台。
Remove ads
車站一覽
臺中線曾一度(2003年-2008年間)使用通用拼音作為各站譯名,除縣、省轄市以上地名保留威妥瑪或郵政式拼音外,現已逐步更換為漢語拼音。
(註:車站等級:分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甲簡、乙簡、丙簡、簡易、招呼、號誌)
总结
视角
Remove ads
※不含舊山線(三義=后里間)部分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