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多爾袞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多爾袞(满语:ᡩᠣᡵᡤᠣᠨ,穆麟德轉寫:Dorgon[註 1],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满洲爱新觉罗氏,清朝初年宗室、皇父攝政王、權臣、軍事家、政治家、八旗領袖、清朝入關後奠基者之一,曾一度追尊為皇帝,庙号“成宗”,谥号「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順治帝的叔父,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烏拉納喇氏),同母兄英亲王阿济格,同母弟豫亲王多铎。初稱台吉。1626年封贝勒,后因战功封“和碩睿亲王”。
順治朝初年實際上最高領導人,多爾袞清軍入關,對鞏固清朝在中原統始、統一中原、滿人漢化起了關鍵作用,奠定滿清往後200多年在中原的統治基礎。今北京故宫东侧南池子大街东侧的普度寺,即原為多尔袞在京城的宅邸。
Remove ads
生平
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多尔衮出生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多尔衮”满语意为獾。母亲阿巴亥是父亲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在诸位福晋中地位最高。
多爾袞15岁时,父亲努尔哈赤病逝,生母阿巴亥为父亲殉葬。父亲生前没有确立继承人,八哥皇太极被拥立为新君。学界对皇太极为何能继位有两种说法,一是被八旗旗主及诸贝勒拥立,二是夺多尔衮之位,即朝鲜方面的记载所称,努尔哈赤生前有意传位于多尔衮,在努尔哈赤逝世后,因多尔衮年幼,大哥代善“以为嫌迫”,拥立皇太极继位。后来,多尔衮摄政时宣称皇太极“即位原系夺立”。或指大福晋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一事,亦系诸贝勒为夺位所逼[2]。之後他以军功替自己爭取到權力。
- 后金天聪三年(1628年,明崇祯元年)二月,17岁的多尔衮和15岁的弟弟多铎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初八日,多尔衮和多铎奉皇太极之令,以偏师出击,大获全胜;杀古鲁台吉,获人畜1200余。因为军功,三月初七多尔衮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满语:ᠮᡝᡵᡤᡝᠨ
ᡩᠠᡳ᠌ᠴᡳᠩ,穆麟德轉寫:mergen daicing, “聪明机警”之意)[3]。 - 天聪九年(1635年,崇祯八年)二月至九月,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3]。多尔衮在西拉朱尔格、托里图,巧妙招降林丹汗之妻囊囊太后、苏泰太后及其子额哲;并获得元朝传国玉玺[3]。该玉玺成为皇太极称帝依据之一,加速了清朝的建立[3]。
- 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祯九年)十二月,清军攻陷李氏朝鲜南汉山城[3]。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王室,并限“戢其军兵,无得杀戮”[3]。朝鮮仁祖于正月三十投降。四月初五,多尔衮押送国王家属等182口报捷[3]。
- 崇德三年(1638年,崇祯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南征明朝,这次南征,兵分两路,贝勒豪格在多尔衮亲率的左翼军中[3]。左翼军从墙子岭、董家口入关,掠山西,破济南,杀明朝总兵卢象升;然后北掠天津、迁安,出青山关返还,往返扫荡数千里,于崇德四年(1639年,崇祯十二年)三月回到辽东;共攻陷城池36座,招降6座,克敌17阵,俘获人畜26万[3]。
- 崇德六年(1641年,崇祯十四年)至崇德七年(1642年,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3]。双方各投入十多万大军会战,清军起先以多尔衮、济尔哈朗等为首,后皇太极亲自赶来增援[3]。明军经两年激战最终惨败,洪承畴松山城破被俘投降,祖大寿举锦州城投降[3]。松锦之战后,辽东全属大清,大明势力退入山海关。
及至皇太极去世时,多爾袞兄弟掌有正白旗与镶白旗,共有65个牛彔(一牛彔爲300人),占八旗全部210个牛彔的31%,足夠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皇位。豪格继承了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共40个牛彔)并自掌有正蓝旗(21个牛彔)。多爾袞利用豪格的软弱使其不能继位,又畏于两紅旗的实力(代善一人独掌两红旗,共计51个牛彔;济尔哈朗领导的镶蓝旗33个牛彔),不敢自己继位,转而扶持皇太极九子福临入承大统。当时福临年僅六歲,多爾袞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并实际掌权。
多爾袞摄政时期,清军入关,满清入主中原,对清朝开始近300年的统治起了關鍵作用。顺治帝对他的称呼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1645年)最後演變成“皇父摄政王”(1649年)[註 2]。多爾袞愛好打獵,出狩場面壯大,光是獵鷹就有一千多隻。府第“翚飞鸟革,虎踞龙蟠,不惟凌空挂斗,与帝座相同,而金碧辉煌,雕镂奇异,尤有过之者”,顺治七年七月下令加派白银二百五十万两,在喀喇河屯(今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修建避暑山莊喀喇河屯行宫(为历史上最早的避暑山庄,位置在今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的滦河北岸,承钢医院一带)。種種奢華措施使年幼的順治皇帝心生不滿。
多尔衮自稱在松锦之战中劳累过度,元气大伤[7],得了三种病症:一是怔忡之症,二是中風,還患有咯血症。入關後更是“机务日繁,疲于裁应,头昏目胀,体中时复不快”[8]。顺治四年以后,風疾加重,跪拜不便[9],隨著健康走下坡,因而身心烦燥,容易动怒[10],“上上下下都怕他,据说就是达官显贵往往也不能直接同他说话,要趁他外出过路时借便谒见。”[11]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十三日,多尔衮有疾,居家烦闷,率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及八旗固山额真、官兵等猎于边外。[12]十二月九日,多爾袞因狩猎坠马,膝蓋受傷,塗以涼膏,竟不治死於喀喇河屯行宮(今河北省滦平县)。[13]顺治帝追尊多尔衮为皇帝,庙号“成宗”,全諡懋德修远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简称“義皇帝”。但两个月後,顺治帝因多爾袞当年独断专行且迫害其兄豪格,于順治八年二月剥夺多爾袞的封号,并掘其墓,斬其頭骨,又接连处罚其黨羽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直到乾隆時才恢复多爾袞的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并下令为他修复坟茔。[14]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根據日本旅人的《韃靼漂流記》載,多爾袞「身材瘦長,留有美髯,是個皮膚微黑,面貌英俊,目光銳利的人。他是皇帝下面第一个有地位的人,其他各王和所有的臣下,都尊重他,上上下下都怕他。有什么事情都不能随便参见。趁他上街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借机会参见。街上的行人都得匍匐在地,不许抬头仰视」。多爾袞雖然騎射了得,作戰英勇,但身體素質不佳,他是一個帶病之人,據傳患有怔忡之症(可能類似心律不整),在戰場上及狩獵時經常頭暈目眩。
《清朝野史大觀》、古稀老人的《多爾袞軼事》、蔣良騏《東華錄》、《張蒼水全集》中張煌言的《建夷宮詞》都有“太后下嫁”一說,即多爾袞按照清兵入关(建州女真)前的妻寡嫂的风俗娶了皇太极永福宫莊妃,即顺治帝生母孝莊文皇后,同时孝莊文皇后也为了稳住多爾袞,避免其权势野心膨胀危及顺治帝的皇位。此一觀點在近代史學界裡雖有人正面認同,也有學者如阎崇年等人認為此乃當時漢人為抹黑滿清皇室而造的謠言,至今她是否下嫁於多爾袞仍是個謎。
多爾袞一生則有妻妾十人。多部文藝作品如小說或電視劇,都把多爾袞正妻博爾濟吉特氏定位为孝莊文皇后之妹,但事實上两人僅是同族並非親姊妹。
评价
多爾袞是满人征服漢人的主要功臣之一,但一般認為他有“六大弊政”[15],薙发、易服、圈地、占房(侵占房舍)、投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延续时间最长的,是逃人法。顺治七年六月,广西巡抚郭肇基等人因为“擅带逃人五十三名”,被处死[16]。顺治十年豪雨成灾,“直隶被水诸处,万民流离,扶老携幼,就食山东。但逃人法严,不敢收留,流民啼号转徙”[17]。多尔衮血洗江南,也落下屠夫的恶名[18]。
家族
Remove ads
多爾袞一生所娶妻妾中有明确记录的共有十一人。后金时代,贵族奉行一夫多妻多妾制,可有多位福晋。所称继福晋者,并非丧妻再娶的继室。最早的纪录是多爾袞12岁时,于天命九年(1624年)五月所娶的吉桑阿爾寨之女。另外,改嫁给皇太极的林丹汗遗孀窦土门福晋所抚养的蒙古女子淑侪[註 3],被皇太极许给多尔衮[21]。两人在崇德五年(1640年)成婚。其后关于淑侪的记载不详,是否为其中某位妻妾已无法考证[20]。
除此之外,《世祖章皇帝實錄》曾提及睿王毀壞太祖太宗定例,於八旗遴選美女,取入伊家,又遣使於新服喀爾喀處,求取有夫之婦,未知八旗美女和喀爾喀有夫之婦是哪位妻妾。
據正史記載,多尔衮只在松锦之战前生得一女,没有男系后代。2005年,廣州一名男子曾自稱是多爾袞的第十世孫,並聲稱多爾袞被摘廟號後,家族一直不敢张扬,但滿族專家及愛新覺羅族後人均公開質疑其真確性[30]。
影视形象
演員 | 作品 |
江岛 | 《武侠董小宛》(1974年) |
郎雄 | 《一代紅顏》(1975年) |
靓次伯 | 《帝女花》(1976年) |
金永基 | 《大命》(1981年) |
王伟 | 《武侠帝女花》(1981年) |
甘國衛 | 《碧血劍》(1985年) |
羅樂林 | 《滿清十三皇朝》(1987年) |
张林 | 《传国密诏》(1988年) |
樊志起 | 《莊妃軼事》(1989年) |
龍天翔 | 《陳圓圓》(1989年) |
孫 鵬(少年) | 《一代皇后大玉兒》(1992年) |
爾冬陞(成年) | |
江明 | 《乱世不了情》(1995年) |
姬麒麟 | 《新龙门客栈》(1996年) |
卢庆辉 | 《碧血劍》(2000年) |
寇振海 | 《格格要出嫁》(2001年) |
陈道明 | 《魂断秦淮》(2002年) |
王俊棠 | 《帝女花》(2003年) |
马景涛 | 《孝庄秘史》(2003年) |
李志 | 《江山風雨情》(2003年) |
高兰村 | 《长河东流》(2004年) 《谁主沉浮》(2005年) |
虞军 | 《明末風雲》(2005年) |
白永成 | 《谁主中原》(2006年) |
张丰毅 | 《大清風雲》(2006年) |
应昊茗 | 《太祖秘史》(2006年) |
巴音 | 《碧血劍》(2007年) |
朴基雄 | 《最终兵器:弓》(2011年) |
韩栋 | 《山河戀·美人無淚》(2012年) |
金赫 | 《宫中残酷史:花儿的战争》(2013年) |
耿乐 | 《大玉兒傳奇》(2015年) |
严宽 | 《苏茉儿传奇》(2016年) |
谭笑 | 《袁崇焕》(2016年) |
屈楚蕭 | 《獨步天下》(2017年) |
成毅 | 《长安诺》[註 4] (2020年) |
注释
延伸阅读
參考文献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