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斯尼爾龍屬
棱齿龙科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奧斯尼爾龍(屬名:Othnielia)意為「奧塞內爾的」,是一種鳥臀目恐龍,是以最初的命名者-19世紀的美國古生物學家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為名。馬什原本在1877年命名牠們為雷克斯侏儒龍(Nanosaurus rex),彼得·加爾東(Peter Galton)在1977年將牠們重新命名為雷克斯奧斯尼爾龍(Othnielia rex),而狀態為疑名[1][2]。

奧斯尼爾龍的化石已在懷俄明州、猶他州、科羅拉多州的莫里遜組發現,年代為晚侏儸紀的牛津階到提通階[3],但根據加爾東在2006年對於莫里遜組鳥臀目恐龍的重新研究,奧斯尼爾龍的唯一可確定化石是正模標本的股骨(編號YPM 1875),可能還有其他相關的顱後身體部位[4]。但加爾東認為該股骨是無法用來鑑定的,並利用其中兩個部份骨骸建立一個新屬,奧斯尼爾洛龍(Othnielosaurus)[4]。這個新屬仍等待者被廣泛地接受,但這種分類狀況已經有先例(例如馬拉鱷龍與兔鱷)。奧斯尼爾龍的化石被劃分到奧斯尼爾洛龍(Othnielosaurus)後,奧斯尼爾龍成為疑名,只有在概要性敘述中出現。
自從部份化石被獨立成新屬後,奧斯尼爾龍成為疑名,從剩下的化石,可看出奧斯尼爾龍是種小型、敏捷、二足草食性動物,可能擁有比例較小的手臂與長後肢,身長為1.5到2公尺,體重接近10公斤[3]。奧斯尼爾龍出現在科幻小說《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中,並被描繪成在樹上攀爬的小型恐龍,但沒有證據可支持這個說法。
Remove ads
其他標本

在加爾東的2006年研究中,奧斯尼爾龍只有正模標本與兩個部份骨骸是可供鑒定的,而其他的標本則無法歸類。在這些無法歸類的標本中,包含一個存放在瑞士Aathal恐龍博物館的接近完整化石,暱稱為「芭芭拉」[5][6],一個幼年的部份骨骸(編號DMNH 21716)[7]、一個齒骨(編號MWC 5822),後兩者曾被歸類於奧斯尼爾龍[8]。丹佛自然科技博物館也有被歸類於奧斯尼爾龍的化石。
在2001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等人宣稱,在科羅拉多州花園公園的莫里遜組地層,發現一個幼年鳥腳類化石(編號DMNH 21716),可能屬於奧斯尼爾龍[9]。這個化石位於五個砂岩塊中。根據骨頭大小與長度、未癒合的神經弓、以及骨頭組織等特徵,這個化石被推測是個未成年體[9]。如果這個標本屬於奧斯尼爾龍,體型相當於成年個體的1/3大小[9]。但目前還沒有發現奧斯尼爾龍的剛孵化幼體、蛋化石,因此無法推測這個標本的實際年齡[9]。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