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宁州土知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宁州土知州,也称安宁土司[2],是明朝时期云南布政司云南府下辖的一个土司,治安宁州,今云南省安宁市城区[3]:412。安宁州有土官、流官知州各一人[4],实际政务由流官负责[5]。
历史
大理国以高氏守安宁[6],高氏消亡后,董姓成为安宁地区权势显赫的大族,元代设有安宁州,由土官管理,设立时间不详[2],元末安宁州土知州为董赐[7][註 1]。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入滇,前元支持者董定看中其堂弟[8]:824、董赐侄子董节臂力过人,拉拢董节斩断藤桥以阻挡明军,董节不从,与叔董赐率兵五百至白水迎接明军[9]。董赐叔侄在螳螂川大渡口协助明军渡河进入安宁,董定率兵来战,董赐与明军共同抵御[9],在富民县境内斩杀董定[10]。
洪武十五年(1382年),董赐随颍川侯傅友德征鹤庆,在石门关有功[11]。十六年(1383年),董赐备马进京朝贡,十七年(1384年)正月[10],授中顺大夫、鹤庆府知府,董节为奉训大夫、安宁州知州[12]。由于当时董赐无子,遂冒称董节为其子[10]。洪武十八年(1385年),董赐入朝谢恩,奏“父子俱受荣显,无以补报”,以董节年幼不能理政为由,希望辞去鹤庆官职,返回安宁自为知州[7]。明太祖朱元璋不同意,称“尔能绥靖边鄙,故授尔官庶报尔功,今尔辞尊居卑,柰何?”命傅友德及诸大臣商议,以董赐有功为由,均不同意辞官,最终以云南前卫距安宁较近,改授董赐为明威将军、云南前卫世袭指挥佥事,同意免去董节官职[12],令董节平时操习,准备承袭指挥佥事职位[10]。
后董赐又生子董保,永乐元年(1403年)[註 2],董保袭云南前卫世袭指挥佥事职,董节才称是董赐侄子,以先前军功备马入贡求授知州原职,明成祖朱棣答复“这董节是土人,还着他做知州”,与流官知州一同管事,但强调不予世袭,如果不守法度就废除官职[10]。董节任上,“立学校,建州署,课农桑,教树畜,民俗为之聿新”[9]。虽“不予世袭”,但董节后人每次均得以告袭,且均强调“不世袭”[10],董氏成为事实上的安宁州土知州。
嘉靖年间,杨慎贬斥云南,称其从安宁州土官董氏处获得汉代小说《杂事秘辛》[13]。此书因色情内容而名声大噪,《四库总目提要》评价“其文淫艳,亦类传奇”,沈德符、梁启超等认为实为杨慎伪撰,也有观点认为是唐代作品[14]。
土司废除时间不详[15],明代晚期志书《滇志》[5]《滇略》[16]仍有安宁州土知州,清代《康熙云南通志》称“今已革除”[17]。
Remove ads
世系
明代安宁州土知州可考世系如下: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