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官話拼音歷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官話拼音史講述各種官話方言被拼成拉丁字母的歷史,當中又以南京官話北京官話的拼音方案最為繁多。關於漢語整體的拼音史,見漢語拼音史

古代記音法

古代最流行的記音法有兩種:同音相注的直音法、以上字之聲切下字之韻的反切法,然而都不能充分拼寫出實際發音。此外,亦有等韻圖的音表。

南京官話

西方传教士为了学习汉字和传教的需要,开始系统地用拉丁字母明清音系早期官话汉字注音。

Remove ads

北京官話

清末:威妥瑪、郵政式

  • 1867年,在英国使馆任中文秘书的威妥玛出版了一部《语言自迩集》,創制了威妥玛拼音,並由英國來華外交官翟理斯完成修訂。由於威妥玛拼音廣爲使用,對此後的拉丁化方案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 1906年,郵政式拼音推出,主要基於威妥瑪拼音。由於威妥瑪拼音大量用點號(')來表示送氣音,在電報輸入上產生不便,郵政拼音省略了所有特殊符號,主要用於鐵道地名記錄。郵政式拼音同時承認已有的拉丁地名以及東南閩粵的方言地名。

1926年趙元任:國語羅馬字

1926年林語堂錢玄同黎錦熙趙元任等人制訂國語羅馬字,後來由中華民國大學院1928年正式公布,是中華民國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特点是用字母的拼法来表示汉语的声调,直至今日,陝西的譯名仍常被譯為“Shaanxi”,其中重複元音a表示上聲就是國語羅馬字的原則。然而由于流传时间较短,整體影響有限。[4]

1932年教育部:北京音注音符號

1958年中國人大:漢語拼音方案

事实速览 方言電影史, 方言童謠/民歌 ...
Remove ads

西南、西北、江淮官話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