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畢奧神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畢奧神父
Remove ads

彼得雷爾奇納的聖畢奧拉丁語Sanctus Pius de Petrelcina,1887年5月25日—1968年9月23日),通稱畢奧神父義大利語Padre Pio)是一位意大利天主教方濟嘉布遣會神父神秘主義[1],後來亦被羅馬天主教追封為聖人,畢奧神父的紀念日是9月23日[2]

事实速览 彼得雷爾奇納的聖畢奧Sanctus Pius de Petrelcina, O.F.M. Cap, 司铎、精修圣人 ...

畢奧神父原名方濟各·弗哲(義大利語Francesco Forgione),出生於意大利南部小鎮彼得雷爾奇納。他於1903年1月22日入嘉布遣方濟會,取名「畢奧」(或譯「比約」)。畢奧神父於1968年9月23日逝世於聖喬瓦尼-羅通多,享年81歲。2002年6月16日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追封為「聖人」[3]。在整個天主教世界中,聖庇護神父是最受敬仰與最具影響力的宗教人物之一,被形容為「一位在全世界範圍內所受到的敬禮幾乎無可比擬」的聖人。

在他仍在世之時,因為自1918年起出現在身上的聖傷,以及信友們歸功於他的治癒奇蹟與神恩事蹟,便已引發極為廣泛的民間敬禮。然而,同時他也曾遭受部分教會內部與醫學界人士的嚴厲質疑與批評。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生活

1887年5月25日,方濟各·弗哲(Francesco Forgione)在意大利南部鄰近貝內文托小鎮彼得雷爾奇納出生。他的父親格拉齊奧・馬里奧・弗哲(Grazio Mario Forgione,1860–1946)是一位自食其力的農夫,母親瑪麗亞・朱瑟帕・迪・努齊奧(Maria Giuseppa Di Nunzio,1859–1929)是一位寬厚仁慈的婦女[4][5]。他在鎮上的聖亞納小堂(Santa Anna Chapel)領洗聖名方濟各[6],該小堂建於一座古堡的城牆之上,日後他也在同一座小堂擔任輔祭。方濟各有一位兄長米凱萊(Michele),以及三位妹妹:費莉琪塔(Felicita)、佩萊格里娜(Pellegrina)與格拉齊亞(Grazia,後來成為聖畢哲女修會英语Bridgettines修女)[7]。他的父母還有兩個孩子在嬰兒時期夭折[8]。自小他幫助父母在田中耕種,不過他的任務主要是牧放羊群,由此他的教育遲緩了幾年。據說在方濟各五歲時,他已下定決心將整個生命獻給天主,甚至在那個年紀已開始了刻苦的補贖[4][6]。直到十歲之前,他都在家裡的土地上幫忙,照顧著家中那群小羊[9]

皮耶特雷尔奇纳是一個人民宗教生活虔誠的小鎮。方濟各的家人是熱心的天主教徒,每日參加彌撒、誦念玫瑰經,一周內三天守齋戒食肉類[6],以紀念加爾默羅山聖母英语Our Lady of Mount Carmel。雖然方濟各的父母和祖父母是文盲,他們記得經文並常常講述福音和聖經故事給孩子們聽。方濟各的母親稱方濟各從小時候起就常常看見耶穌聖母,還有他的守護天使,以至於年幼的方濟各竟以為大家都像他一樣能看見諸聖。

根據他的神師拉密斯的奧思定神父(Agostino da San Marco)的日記,年幼的方濟各常常遭受各種疾病的困擾。六歲時他患了一場嚴重的胃炎,使他有很長一段時間患病在床;十歲時,他患上傷寒而高燒大病,鎮上的赤腳大夫看了之後,甚至還說他大概只有幾天好活了,但最後卻誤食一大罐辣椒而獲救[10][註 1]

童年時的方濟各常常經歷神視神魂超拔英语Religious ecstasy[4]。1897年,十歲的方濟各完成了為期三年的公立中小學教育後,他聽到一位嘉布遣會修士在鄉間募捐時的講述,被修士的樸素生活所深深吸引,萌生了修道的志願。他向父母表達了修道的意願後,他們帶著孩子去了皮耶特雷尔奇纳以北21千米的莫尔科内,拜訪了那裡的嘉布遣會修院,以探知方濟各是否能入會修道。會士們表示他們願意接納方濟各,但要等到他接受更多教育之後[6]

方濟各的父親為了負擔他的學費,便前往美國尋求工作,以期讓方濟接受更多學術教育[12]。1899年9月27日,方濟各接受了堅振聖事。之後他接受私人教師的指導,並通過了修會所要求的課程考試。1903年1月6日,15歲的方濟加入了嘉布遣方濟會,領受了會衣英语religious habit,成為一名初學修士,取名畢奧修士Fra Pio),並发神貧、貞潔、服從的誓願[8]。關於選用這一名字的原因有許多推測,比較公認的是為紀念教宗聖庇護一世,這位聖人的聖髑存放於畢奧領洗的聖亞納小堂[13] [6]

Remove ads

晉鐸

畢奧神父開始了為期七年的司鐸學業,前往翁布里亞聖方濟各修院修讀[6]。他在十七歲時病倒,出現食慾不振、失眠、極度疲倦、昏厥與偏頭痛等症狀。他經常嘔吐,只能消化牛奶與乳酪。宗教信眾們認為,這段時期正是他開始經歷無法以自然解釋的超常現象之時。例如,在祈禱時,旁人常見他陷入一種恍惚狀態,彷彿神遊物外;有一位同院修士日後聲稱親眼見他陷入神魂超拔英语Religious ecstasy的狂喜狀態,甚至漂浮英语Levitation (paranormal)於地面之上[14]

1905年6月,他的病情惡化至令人擔憂的程度,上級遂決定將他送往山區修院,希望山區涼爽的空氣能改善他的健康。然而效果不彰,醫生建議他返家休養;即便如此,他的健康仍未見好轉。儘管身體孱弱,他仍於1907年1月27日莊嚴宣發貞潔、貧窮與服從三願英语Religious profession

1910年8月,畢奧神父由貝內文托總主教保祿·斯基諾西(Paolo Schinosi)祝聖為司鐸。四天後,他在「天使之后」堂舉行了首祭。

由於健康狀況依然脆弱,修會允許他留在故鄉皮耶特雷爾奇納(Pietrelcina)家中療養,同時仍保留加布遣會修士的身分與服飾[15]。他一直留在當地直到1916年,既為養病,也為在父親與兄長短期赴美謀職時照顧家人[16]。在這段期間,畢奧神父經常給他的兩位靈修指導——聖馬爾谷‧拉米斯(San Marco in Lamis)修院的加布遣會士本篤神父(Father Benedetto)與奧古斯定神父(Father Agostino,)——撰寫神秘書信[16][17]

抵達聖喬凡尼-羅通多

Thumb
以畢奧神父命名的教堂英语Sanctuary of Saint Pio of Pietrelcina,位於聖喬凡尼-羅通多
Thumb
「恩寵聖母」(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加布遣修院小室,是畢奧神父後半生的家

1916年9月4日,畢奧神父接獲命令,必須回到團體生活中。他遂被派往福賈省(Foggia)聖喬凡尼-羅通多(San Giovanni Rotondo)的加爾加諾山區(Gargano Mountains)的一個農業修院——「恩寵聖母」加布遣修院(Our Lady of Grace Capuchin Friary),當時該修院共有七位修士。自此以後,除了一段時期軍營生活外,他一直留在聖喬凡尼-羅通多,直到1968年安逝於此。

在司鐸生涯中,畢奧神父以促成人心皈依而聞名,曾成功使不少人皈依天主教[18]。畢奧神父特別熱心於默想玫瑰經。他將每週告解比作「每週為房間除塵」,並勸勉信友每日進行兩次默想與自省:一次在早晨,作為迎接一天的準備;另一次在夜晚,作為反省回顧。他常以一句簡短卻深刻的話總結其靈修要訣:「祈禱、信賴、不要憂慮」(Pray, hope, and don’t worry.)[19]。他指導信友們在萬事萬物中辨認天主的臨在,並教導人要在一切之上渴望成就天主的旨意[20]

許多人聽聞他的名聲後,紛紛前往聖喬凡尼-羅通多,為了與他會面、向他告解、尋求幫助,或單純滿足好奇心。1928年,畢奧神父的母親在修院附近的村莊辭世。其後在1938年,他讓年邁的父親格拉齊奧(Grazio)搬來與他同住,兄長米凱萊(Michele)也一同前來。格拉齊奧居住在修院外的一間小屋裡,直至1946年離世[21]

Remove ads

晚年生活

有記錄的超自然現象

受聖傷

教廷的審查

列聖品與敬禮

參見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