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毛岛灰绣眼鸟
繡眼鳥科繡眼鳥屬下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毛岛灰绣眼鸟(学名:Zosterops mauritianus)是一种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鸟类,属于毛里求斯岛上两种特有种绣眼鸟之一,另一种是更为稀少的毛里求斯绣眼鸟。上半身整体为灰色,下半身为灰白色,臀部和腋羽是十分显眼的白色。这种鸟栖息于次生林、森林和花园中[1]。它与留尼汪灰绣眼鸟亲缘关系很近,曾经被认为是同种,统称为马斯克林绣眼鸟[2]。
Remove ads
分类
1789年,德国博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其卡尔·林奈的《自然系统》修订和扩展版中,首次正式描述了毛里求斯灰绣眼鸟。他将其归类于鹟科中的鹟属,并创造了二名法学名Muscicapa mauritiana。[3]法国博学家乔治-路易·勒克莱尔·德·布丰于1778年在其《自然史:鸟类》中对“Figuier bleu”进行了描述,而格梅林的记述正是基于此,还附上了一张弗朗索瓦-尼古拉斯·马蒂内手工上色的版画。[4][5]1827年尼古拉斯·艾尔沃德·维格和托马斯·霍斯菲尔德引入了绣眼鸟属,毛岛灰绣眼鸟与其他一百余种绣眼鸟被一同归类其中。[6]
描述
毛岛灰绣眼鸟体长约10厘米,体重7.5—11公克。额头和上半身整体为灰色,带有轻微橄榄褐色,臀部(尾上覆羽)为明显浅白色,尾巴则为深灰褐色,白色眼圈极不明显;喉部为乳白色,胸部逐渐过渡到浅灰色,而体侧仍带有部分橄榄褐色;飞羽呈深灰褐色,边缘颜色较浅,初级飞羽黑色,初级覆羽深灰色,其他翼上覆羽偏灰褐色,翼下覆羽和腋羽为白色;其喙黑色,短而直[1];眼睛呈红褐色,腿也为黑色,没有雌雄差异。幼鸟的上半身橄榄褐色更明显,而下半身可能带有橄榄黄色;眼睛呈浅灰褐色(直到约1岁)。[2]
习性
毛岛灰绣眼鸟会习惯性地翘起尾巴[1]。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觅食时经常会结成小群,通常为3—6只,但有时也可能单独或成对,亦或组成25只甚至100只的集群,在非繁殖期尤甚[7];集群中有时也会混有毛里求斯绣眼鸟、毛里求斯艳织雀、红耳鹎等[2]。常出现社交理羽和相互依偎的现象,在家族内尤为常见[8]。
毛岛灰绣眼鸟主要以花蜜和昆虫为食;花蜜主要来自引入物种如马缨丹、茶树等,本地物种如Roussea simplex和拟九节属植物也在食谱之内(很可能是Roussea simplex的传粉者[9]),且花蜜是它们在繁殖期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容易代谢的花蜜能够快速满足自身需求,帮助亲鸟减少用于抚育幼鸟的时间和精力[7];而昆虫则主要以半翅目、蟋蟀、鳞翅目及幼虫组成。这种鸟常在日出时吸食花蜜,能够在密集的花序中轻松觅食,单次采蜜的时长相较毛里求斯绣眼鸟也较短[7];而日出约四小时后则捕食昆虫,一般通过在树叶间、花间觅食、沿小枝、树皮、腐木和地面探寻,或通过空中捕食获得。[2]
毛岛灰绣眼鸟的繁殖期为9月至次年3月,繁殖高峰在10月至12月,曾在6月和7月记录到有无蛋的巢,8月下旬见到离巢幼鸟[8]。巢有时呈松散的半群居群体(巢间距可能仅为5—10米),通常没有领地意识或巢穴防御,或仅有非常小的领地(约1公顷),这种现象可能是为了应对较高的被捕食风险[8];曾有报告称有助养者喂养幼鸟,这可能与塞舌尔绣眼鸟的合作繁殖行为类似[7]。其明显的白色腋部和臀部在求偶展示中很重要。筑巢期约为4—5天。多窝繁殖,有时在前一窝幼鸟仍在巢中时开始新的筑巢活动,并且会循环利用旧巢的材料。鸟巢呈杯状,比较薄且稀疏,能够透过看到卵,但实际很坚固,由苔藓、地衣、树叶或须根和干草制成,用蜘蛛网固定,衬有松散缠绕的细毛,筑于树叶末端的细小枝干上,距地面1—13米高处(多数在4—8米),通常在松树上,也可见在其他位置,但通常会躲开低矮的灌木或蕨类。每窝通常产两枚卵,偶尔为三枚,呈淡蓝色[8];孵化期为12—13天,双亲轮流孵卵,约15—30分钟便会轮换,雌性在掠食者前来时也不会放弃孵卵[8];雏鸟育雏期为10—14天,离巢后依赖期约为2周[8]。其筑巢成功率仅7.8%,甚至曾有一对親鳥尝试筑巢多達九次;大多数失败原因來自于遭捕食,目前仅确认了一种掠食者其巢的天敵,即毛里求斯短脚鹎,而红耳鹎可能也是潛在的掠食者。遭捕食后,毛岛灰绣眼鸟可能仅两天内就开始筑新巢。[2][8]
Remove ads
毛岛灰绣眼鸟鸣叫声为平淡的“plee plee plee”[1],但通常由多只鸟同时发出,所以十分嘈杂;常在清晨或傍晚鸣唱[8],为婉转的哨声[1],一般还会由几声鸣叫先导,其中偶有效鸣。有时在飞行中发出快速的“chip”声,或在敌对互动时发出刺耳的尖鸣声。[2]
威胁与保护
毛岛灰绣眼鸟是IUCN认定的无危物种,总数量估计为34,000—68,000对[2][10]。掠食者包括毛里求斯隼,毛里求斯短脚鹎或红耳鹎(疑似)也会对巢穴造成威胁。这种鸟未能在森林外栖息可能是由于禽疟疾和Leucocytozoon属寄生虫的影响。[2][8]
图集
-
庞普勒穆斯植物园中的一对鸟
-
于黑河(Black River)河口
-
一览白色尾下覆羽
-
收集巢材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