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立國

具体有如下几类:战时中立国、永久中立国、武装中立国、非武装解除武力和平中立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立國指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两种。在海牙第五公约[1]《中立国和人民在陆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和第十三公约[2]《关于中立国在海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中,對於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规定,和不結盟是有區別的。

詞義

  •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中立國」不會在特定戰爭中加入衝突的任何一方,並遵守國際法中的中立法原則。儘管歷史上各國常在戰爭爆發時自稱中立,但它們沒有這種政治義務。1907年的海牙第5公約及海牙第13公約中定義了中立國的權利及義務。
  •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永久中立國」受國際條約或其自身聲明的約束,對未來所有戰爭的交戰方保持中立(如瑞士)。戰爭中立的概念是狹義的,它對中立方施加了特定的限制,便以換取國際公認的保持中立的權利。
  • 「中立主義」或「中立主義政策」是一個國家打算在未來戰爭中保持中立的一種外交政策或立場。一個主權國家如果在武裝中立的狀態下受到戰爭一方的攻擊,將有權利轉變成為交戰國。
  • 非交戰國英语Non-belligerent並不參與軍事行動,而是在政治或物質上幫助衝突一方,以間接方式參與戰爭,包括允許將其領土用於戰爭等方式。這與中立性相反,也沒有被定義在國際法中。

中立國的權利及義務

交戰方英语Belligerent不得入侵中立領土[3],而中立國抵制任何此類企圖並不損害其中立性[4]

中立国必须拘留进入其领土的交战部队人员[5],但不包括逃跑的战俘(非指逃兵[6]。交战部队不得征募中立国国民[7],但他们可以出国参军。[8]交战部队的战斗人员和军用物资不得经过中立领土进行运输[9],但伤员可以[10]。中立国可以为交战国提供通讯设施[11],但不得提供军用物资[12],虽然中立国不需要阻止此类物资的出口[13]

交战国军舰在中立国港口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但中立国可施以不同的限制[14]。船只需要修理时例外,最起码保证使其能够返海航行所需的修理时间[15]。另外一个例外情况是如果敌对一方的军舰已经在港口停泊,先进入港口的军舰必须比后进入的军舰提前二十四小时起航[16]。交战一方在中立国领水内捕获的船只必须交给该中立国,该中立国必须拘留船上人员[17]

Remove ads

武裝中立

武装中立(英語:Armed neutrality),在国际政治中,指一个主权国或一个国家集团,在战争中不支持任何一方,並声称将抵御任何入侵的做法[18]。著名的武装中立國包括瑞士和曾經的瑞典,他们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維持武装中立[19]

「武装中立」有时也指「武装中立联盟」,1780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组织了第一次武装中立联盟,以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保护中立国船只[20]第二次武装中立联盟則出現在法国大革命战争[21]第三次武装中立联盟曾有機會在美国内战時期成立,但並从未真正实现[22]

維和

爭議

歐盟

二戰時的中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儘管許多國家宣佈中立。但大多遭到佔領。至二战末期,全歐洲只剩瑞典瑞士愛爾蘭列支敦斯登西班牙葡萄牙、和土耳其仍維持中立,而土耳其亦在1945年2月對納粹德國和日本宣戰。甚至后来亦有人質疑这几个国家当时的中立性,認為瑞典、瑞士、西班牙曾就政治、外交及經濟上與納粹德國聯繫,其中瑞典曾向德國出口鐵礦,對德國的軍備製造相當重要;瑞士透過給予德國一些經濟上的特許協議以維持中立;和軸心國同為法西斯國家的西班牙更曾向德國提供情報,並且允許日本設立情報機關,甚至一度考慮加入軸心國。而愛爾蘭則被認為秘密參與同盟國

中立國列表

目前國際普遍公認

更多信息 国家, 開始年份 ...

歐盟成員國

更多信息 国家, 開始年份 ...

目前自称中立

更多信息 国家, 開始年份 ...
Remove ads

曾經中立

更多信息 國家或政治實體, 開始年份 ...

参考文献

註釋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