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沙地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沙地龙属
Remove ads

沙地龙属名Harenadraco,意为“黄沙之龙”)是伤齿龙科兽脚类恐龙已灭绝的一个属,化石发现于蒙古晚白垩世西戈约特组。属下包括单一物种首位沙地龙H. prima),所知于一具破碎骨骼。沙地龙代表西戈约特组发现的第一种伤齿龙科。鉴于耐梅盖特组德加多克塔组英语Djadochta Formation等层亦存在该科成员,本属的发现表明伤齿龙科是耐梅盖特盆地英语Nemegt Basin地层重要的动物群组分。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種 ...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Thumb
出土过沙地龙正模标本及众多其它恐龙的西戈约特组(赫明察夫地)露头

沙地龙正模标本MPC-D 110/119于2018年在蒙古南戈壁省西戈约特组(赫明察夫地)的沉积物中发现。该标本电一具破碎的关节半连接骨骼组成,包括右髂骨碎片、右股骨末端及股骨顶部、胫跗骨末端、第二至第四节跖骨和数节趾骨等左腿骨骼。一些未鉴定的骨骼碎片亦与该骨骼相关联。[2]

2024年,李等人根据此化石遗骸描述了伤齿龙科兽脚类新属新种首位沙地龙(Harenadraco prima)。属名Harenadraco组合拉丁语词汇harena(沙)及draco(龙)。种名prima在拉丁语中意为“第一个”,指本属是该地层中发现的首个伤齿龙科。[2]

Thumb
复原图英语Life restoration

古生态学

沙地龙发现于西戈约特组的赫明察夫地(Hermiin Tsav locality),[2]此地以其丰富的恐龙遗骸而闻名。根据地层学及化石组成,虽辐射定年尚未确认,但一般认为该地层的年龄为晚白垩世(可能是坎帕阶晚期)。[1]

古环境

西戈约特组主要以红色岩层英语red beds为特征,拥有许多胶结良好的浅色砂岩(黄色、灰标色及部分红色)。一些砂质粘土岩英语claystone(通常为红色)、粉砂岩砾岩交错层理的砂岩也很常见。地层的地质构造表明,沉积物很可能是在相对干旱半干旱气候中沉积于冲积平原(由高地河流沉积的沉积物组成的平地)、湖泊风蚀古环境中,其中偶尔出现短期水体[1][3][4]

同时期生物群

Thumb
Thumb
两种西戈约特组恐龙——阿瓦拉慈龙科的小驰龙及泰坦巨龙类的非凡龙的复原图

西戈约特组合层已发现大量脊椎动物化石遗骸。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恐龙数量最多,且已有许多物种被描述。兽脚亚目的手盗龙类尤为常见,包括驰龙科胡山足龙作明龙泳猎龙吉祥天母龙)、[5][6][7]偷蛋龙类窃螺龙河源龙耐梅盖特母龙)、[8]阿瓦拉慈龙科角爪龙枪蛇爪龙胡山尾龙蛋龙小驰龙)、[9]及鸟类(戈壁雏鸟英语Gobipipus戈壁鸟霍兰鸟)。[10][11]值得注意的是,沙地龙是该地层发现的首个伤齿龙科,尽管蒙古耐梅盖特盆地英语Nemegt Basin的其它两个同时期层位——耐梅盖特组德加多克塔组英语Djadochta Formation均保存有多种伤齿龙科分类单元。[2]

还出土了几种非兽脚类恐龙,包括泰坦巨龙类蜥脚下目(非凡龙)、[12]甲龙科美甲龙多智龙齐亚甲龙)、[13]原角龙科弱角龙矮脚角龙)、[14]及一种厚头龙科膨头龙)。[15]

该地层的非恐龙动物包括几种化石鱼类、两栖类、龟鳖类及多种蜥蜴和哺乳动物(包括德加多克塔兽科英语Djadochtatheriidae真兽下纲多瘤齿兽目三楔齿兽类英语Tribosphenida)。[16]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