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田口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田口線(日语:田口線/たぐちせん)是日本一條曾經連接愛知縣南設樂郡鳳來町(現時:新城市)本長篠站至北設樂郡設樂町三河田口站之間,由豐橋鐵道經營的鐵路線。由於此路線的過去,此線也被稱為1067毫米的森林鐵路[1]。
為了運送木材,於1929年(昭和4年)開設部分區間。在1932年(昭和7年)全線開通。在1965年(昭和40年)和1968年(昭和43年)分別暫停部分區間。最後在1968年全線廢除。
Remove ads
歷史
為了運送來自段戶山系御料林的木材,成立時,從宮內省(現時:宮內廳。在戰後,御料林的國有林由林野廳管轄)出資,連同豐川鐵道和鳳來寺鐵道,合共佔77%的資本[注 1]。在田峰站與三河田口站之間建設收集木材用的森林鐵路(狹軌小火車)。
田口鐵道除了本業鐵路運輸外,於鳳來町海老地內的雙瀨和稻目兩處設有採石場,兼營礫石處理和銷售業務
在田口鐵道上,會共用豐川和鳳來寺兩間鐵路公司的車輛。在1943年(昭和18年)8月1日,兩間公司被國有化時,田口鐵道並沒有被國有化。跟據鐵道敷設法別表第63號的計劃,於遠美線(大井 - 稻武 - 浦川 - 三河大野 - 遠江二俁)中沒有途經田口這地方。因此在該法下,雖然此路線不是先行建設路線,但是在國有化前,由於三條鐵路實際上會以一體化的方式營運。因此直至1952年(昭和27年)前,此路線會由日本國有鐵道負責運輸管理。這樣的例子還有沙流鐵道。
終點站三河田口站位於寒狹川旁,距離田口市中心4公里處。而從清崎站至市內之間有一個陡坡,另外為了方便運送木材,股東之一宮內省堅持在寒狹川旁敷設路軌[4]。但是在後期木材運輸量減少後,也不能吸引乘客乘坐。
Remove ads
- 1926年(大正15年)11月15日 - 批出鐵道許可狀(南設樂郡東鄉村-北設樂郡田口町之間)[5]。
- 1927年(昭和2年)11月6日 - 田口鐵道株式會社成立[6][7]。
- 1929年(昭和4年)5月22日 - 田口鐵道鳳來寺口(現時:本長篠)至三河海老之間開業[8]。
- 1930年(昭和5年)
- 4月13日 - 三河大草站啟用。
- 12月10日 - 三河海老 - 清崎之間開業[9]。
- 1932年(昭和7年)12月22日 - 清崎至三河田口之間開業[10]。
- 1936年(昭和11年) - 田口鐵道、豐川鐵道、鳳來寺鐵道共同成為名古屋鐵道旗下公司。
- 1943年(昭和18年)8月1日 - 豐川鐵道和鳳來寺鐵道的路線被國有化,變成飯田線。田口鐵道的路線雖然沒有被國有化,但是實際上由鐵道省(→運輸通信省、運輸省、日本國有鐵道)管理運作。鳳來寺口站改名為本長篠站。
- 1952年(昭和27年) - 日本國有鐵道結束管理此線。
- 1956年(昭和31年)10月1日 - 田口鐵道被也是名古屋鐵道旗下的豐橋鐵道收購合併。成為豐橋鐵道田口線。
- 1963年(昭和38年)3月25日 - 直通至國鐵飯田線豐橋站的班次被取消。
- 1965年(昭和40年)9月17日 - 清崎至三河田口之間由於水災而不能通行。翌年起變為暫停服務。
- 1968年(昭和43年)
- 8月29日 - 由於水災關係,三河海老至清崎之間暫停營業。
- 9月1日 - 本長篠至三河田口之間全線廢除[11]。
Remove ads
路線數據
截至1965年8月
運行狀況
- 截至1934年(昭和9年)12月
- 班次數目:鳳來寺口 - 三河田口之間10個往返
- 行車時間:鳳來寺口 - 三河田口之間45-47分鐘
- 截至1965年(昭和40年)9月
- 班次數目:本長篠 - 三河田口之間15個往返班次
- 行車時間:本長篠 - 三河田口之間43-49分鐘
- 截至1967年(昭和42年)9月
- 班次數目:本長篠 - 清崎之間15個往返班次
- 行車時間:本長篠 - 清崎之間36-43分鐘
另外,為了方便鳳來寺參拜客,當時曾設有直通至國鐵飯田線的臨時直通列車。在1961年(昭和36年),曾經設有來自名古屋站的直通快速列車(在豐橋站以西的停車站與現今的新快速相似)「臨電鳳來」。在此以前,80系電動列車曾經在線內試行行走。可是由於電壓不足等許多問題,導致不能在線內行走正常班次。
另外,曾經設有來自名鐵線的團體專用列車駛入此線內。在1954年(昭和29年)小坂井支線廢除前,該列車會途經該線,再途經飯田線才駛入此線。當時使用名鐵列車。並在1950年代前仍然存在。
另外,為了愛知縣立鳳來寺高等學校上學者,本長篠至鳳來寺之間設有區間列車班次。
- 參考資料
- 白井良和「奥三河に咲いたローカル線 田口線の回想」《鐵道畫刊》No.461[12]
- 白井良和「ひと夏の夢に終わった名古屋〜鳳来寺間直通快速列車」《RAILFAN》No.527
Remove ads
車站列表
- 參考資料:《日本鐵道旅行地圖帳》7號[13]和「奥三河に咲いたローカル線 田口線の回想」[14]。
- 所有車站位於愛知縣內。
- 車站名稱和位置名稱取自廢線一刻(清崎 - 三河田口之間在1966年10月1日,三河海老 - 清崎之間在1968年8月29日起暫停營業。在沒有重開下許廢除)。
- 圖例
- 軌道 … |:不可列車交會(停留場) ◇:可列車交會
- * 只於鳳來寺山大祭日(11月23日)營業。站名不詳。
- ** 只於香魚捕撈季節營業。
Remove ads
運輸業績
- 資料取自各年度版《鐵道統計資料》、《鐵道統計》、《國有鐵道陸運統計》和《地方鐵道軌道統計年報》。
Remove ads
車輛

電力機車DeKi53、電動列車 電3形 (101, 102) 均在開業時引入的一手車輛。在1951年,從國鐵購入舊豐川鐵道MoHa14、15。在1955年製造了SaHa201,該車輛原本是一架鐵路貨車ToMu602(舊·國鐵ToMu6782)改裝而成。在1956年,從國鐵購入舊豐川鐵道MoHa31,購入後的車站編號變為MoHa38。所有鐵路貨車不是新車,而是從國鐵、豐川鐵道和名古屋鐵道等公司轉讓過來。
- 電動列車 - 參見「豐川鐵道·鳳來寺鐵道·田口鐵道電動列車」
- MoHa30形 36,37,38
- MoHa10形 14,15
- SaHa201(拖卡)
- 電力機車
- DeKi50形 53
- 貨車
- Wa70形 71,72 (前豐川鐵道WaFu4,WaFu5)
- To100形 101,102,103 (前國鐵To499,To488,To312)
- Wa80形 81 (前日本毛織一宮工場)
- To150形 157
- トフ70形 71
- To200形 200 (前國鐵To6865)
- To200形 233,234
Remove ads
廢線跡
- 在廢線後,許多遺跡被留下來,變成國道、縣道等當地住民的生活道路和上學通道。
- 在本長篠站附近的內金隧道附近,種植了許多河津櫻,在開花時期會有許多人們前往該處拍照「打卡」。
- 在長篠附近的愛知縣道32號長篠東榮線旁,可看見大井川橋樑的橋腳遺跡。
- 在舊三河大草站遺址處,雖然已經荒廢,但是近年也會定期清理雜草。
- 舊鳳來寺站站舍變成了「豐鐵鳳來寺食堂」,後來曾經進行改建。現時已經被拆毀,變成停車場。
- 舊三河海老站遺址變為豐鐵巴士海老管理所。在平成初期把站舍拆毀後,變成巴士迴轉場,一日有數班巴士使用。後來由於進行縣道繞道工程,路基已經被剷平,海老至瀧上之間的部分區間已經不能通行。
- 在田口線,擁有一條縣內最長鐵路隧道,名為稻目隧道。在廢線後曾成為代行巴士專用隧道。後來在1979年進行擴寬工程後,變成雙線雙程行車及單邊行人道的縣道「愛知縣道389號富榮設樂線(開通當初名為「鳳來設樂線」)。現時,豐鐵巴士的田口新城線途經該隧道。
- 「第二寒狹川橋樑」靠近清崎一方,於田峰站的場內信號機,以及清崎站的站名牌,均在廢線至1996年(平成8年)期間被保存下來。後來被撤去,放置在當地建築公司的倉庫旁邊。現時已經重新塗上新的塗裝並繼續被保管。
- 在設樂町內,跨越寒狹川的「第三寒狹川橋梁」箱上橋(通稱:辨天橋)和「第四寒狹川橋梁」平野橋(通稱:高鐵橋),均變為一般町道。
- 舊三河田口站舍(設樂町營巴士宇連長江線田尻巴士站下車即可到達)一直被保留下來。直至現時還未有任何維護作業進行。在鮎淵(臨)停車場附近設有一個興建設樂水壩的工程。在2005年,站舍北邊的候車室部分因缺乏支撐而造成倒塌。在廢線43年後的2011年8月21日深夜,整個站舍倒塌[15]。在北邊的田口森林軌道遺址預定為水壩淹沒的地方[16]。
- 在設樂町田口設有一座「奧三河鄉土館」資料館。該處存放了一架田口線的電動列車(MoHa14)(靜態保存)。該車輛在廢線後的9年之間,被放置在田峰站站內,後來才遷移至奧三河鄉土館。車內一半的長椅被撤去,隨後設置了玻璃櫃,變成了「田口線資料展示室」。另外在奧三河鄉土館館內,利用復刻技術,把一條前員工使用8毫米菲林拍攝田口線營業時代的樣子,轉換為VHS 影片,並在館內放映(但是畫質不良好)。後來,隨著「奧三河鄉土館」資料館遷移至設樂町清崎內的道之驛設樂,上述的車輛也被遷移至該處。
- 關於其他保留下來的鐵路遺跡,還有在長篠醫王寺內的三河大草站站名標、坡度標記和曲線標記。在「學童農園山彥之丘」內,於傳承館一角放置了鳳來寺站站名牌和於田口線內使用的鐵路用品。在鳳來寺小學內,於廢線後10年之間,保存了玖老勢站和鳳來寺站的站名牌。隨著校舍改建,兩塊牌已被撤去。
Remove ads
注腳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