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藏語
藏民族使用的通用语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藏语(藏語:བོད་སྐད་,威利转写:bod skad,THL:Böké,藏语拼音:Pögä),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以藏族为主的喜马拉雅文化圈使用的主要語言。藏语使用区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等若干区域。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四个国家也有藏语使用者分布。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12月15日) |

藏文是藏语的文字书写系统,在藏语各方言间通用,是根據古典藏語發音而制定的文字,亦是整個藏緬語族最早的文字之一。其他语言,如西夏文、缅甸语的文字创制时间比较晚。关于藏文的起源,佛教学者认为是吐蕃时代公元7世纪由国王松赞干布的重臣吞弥·桑布扎创制的,受梵文拼写影响。藏文字母有上加字、下加字等垂直拼写法。爲了翻譯佛教梵文咒語,藏文字母與梵文字母有完全的對應關係。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文是其中一種可以还原梵文的语言文字。[4]
藏语的分支语言为卫藏方言[5][6](如拉萨话)、康方言[5][6](如昌都话)、安多方言[5][6]三大方言。這三種語言可能同樣源自古书面藏語,其中只有安多方言沒有區別意義的聲調,保持了古藏語的特色。藏族不同方言的通话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采用相同的文字系统藏文。現代最通行的標準藏語源自衛藏方言中的拉薩方言。
藏语文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文学之一[4]。藏语文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完整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藏文中记载和保存。[7]除了藏传佛教的大藏经(包括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还有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詩集等,都是世界文學遺產中不朽的經典。
Remove ads
语法
藏語詞型態相当丰富,动词分四个时态,而且时态的系统呈现很多例外,意即藏文具有屈折變化,请参考:(藏文用威利系统转写)
|
|
由此可知,比起漢語諸方言,藏文語法較為接近屈折語等綜合語的語法。
另一方面,藏文的基本語序為SOV(主詞─受詞─動詞),且具有豐富的格變化,而其本身為一作-通格語言(ergative-absolutive language),意即其及物動詞的主詞為作格(藏文及物動詞的主詞要加後綴-gis、-gyis、-kyis、-'is、-yis等,且此後綴和藏文工具格所使用者相同),而不及物動詞的主詞和及物動詞的受詞(都不加後綴)的語法格為通格。
Remove ads
归属

藏语属汉藏语系,两种语言来自同一个原始语(此原始語又叫原始漢藏語)。汉藏原始语分裂的时间,估计是公元前4000年到6000年左右。[9]
藏文保留了原始藏缅语的古音,包括复杂的复辅音。藏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很多同源词。但由于汉语经历过许多语音变化,不能直接把現今普通话或其他漢語方言的发音用来进行比较,必须运用上古汉语的构拟。以下举上几个有代表性的汉藏同源词(上古汉语采用郑张尚芳先生的构拟):
Remove ads
文字及语音
藏語文學作品列表
方言
藏语方言有多种划分方案。 卫藏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使用人数最多,被称为藏语三大方言。
根据布拉德利(Bradley)[10],这些语言聚类如下(方言信息来自伯尔尼大学的藏语方言项目):
- 藏语Tibetic
- 西部古藏语(Western Archaic Tibetan)(无声调),包括拉达克语(Ladakhi), 巴尔蒂语(Balti)、布里格语(Burig)
- 安多藏语(Amdo Tibetan) 包括卓尼语(迭部-卓尼 Thewo-Chone)(无声调)
- 康藏语(Khams Tibetan)(声调)
- 西部创新藏语(Western Innovative Tibetan)(拉胡利-斯皮提 Lahuli–Spiti)(略带声调)
- 中部藏语(Central Tibetan)(略带声调)
- 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尼泊尔北部边境地区的大部分方言、日喀则地区的藏语方言以及卫藏方言(山南、拉萨等)是标准藏语的基础。
- 北部藏语(Northern Tibetan)(略带声调)
- 西藏中北部那曲地区改则方言和青海南部囊谦方言(图尔纳德 Tournadre 认为是康方言)
- 南部藏语(Southern Tibetan)(略带声调)
宗喀语(Dzongkha)、布罗卡特语(Brokkat)、布罗克帕语(Brokpa)、乔孔卡语(Chocangaca)、拉卡语(Lakha)、拉雅方言(Laya dialect)、鲁那那方言(Lunana dialect)。
Remove ads
样例
《世界人权宣言》第二条(前半):
- སྐྱེ་བོ་རེ་རེར་གསལ་བསྒྲགས་འདི་ནང་བཀོད་པའི་ཐོབ་ཐང་དང་རང་དབང་སྟེ། མི་རིགས་དང། ཤ་མདོག། ཕོ་མོ། སྐད་ཡིག། ཆོས་ལུགས། སྲིད་དོན་བཅས་སམ། འདོད་ཚུལ་གཞན་དག་དང་། རྒྱལ་ཁབ་དང་སྤྱི་ཚོགས་ཀྱི་འབྱུང་ཁུངས་། མཁར་དབང་། རིགས་རྒྱུད། དེ་མིན་གནས་ཚུལ་འདི་རིགས་གང་ཡང་རུང་བར་དབྱེ་འབྱེད་མེད་པའི་ཐོབ་དབང་ཡོད།།
威利转写:skye bo re rer gsal bsgrags 'di nang bkod pa'i thob thang dang rang dbang ste / mi rigs dang / sha mdog / pho mo / skad yig / chos lugs / srid don bcas sam / 'dod tshul gzhan dag dang / rgyal khab dang spyi tshogs kyi 'byung khungs / mkhar dbang / rigs rgyud / de min gans tshul 'di rigs gang yang rung bar dbye 'byed med pa'i thob dbang yod
汉译:人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區別。
Remove ads
构拟
原始藏语是藏语所有方言的祖语,构拟可见Tournadre (2014)。[11]原始藏语与书面古典藏语比较接近。下面列出原始藏语的音系特征。(Tournadre 2014: 113)
- 前缀*s(ǝ)-、*d(ǝ)-/g(ǝ)-、*m(ǝ)-、*b(ǝ)-继承自原始藏缅语。*s(ǝ)-、*d(ǝ)-/*g(ǝ)-、*m(ǝ)-/*r(ǝ)-主要用于动物与身体部位。
- 齿音和齿龈音在y (/j/)前颚化。
- /m/后的边音变为齿音(如*ml > *md)。
- 塞音声母送气变为音位。这见于中古藏语送气与不送气的写法交替,例子如gcig ~ gchig (གཅིག་ ~ གཆིག་)“1”;phyin-chad ~ phyin-cad (ཕྱིན་ཆད་ ~ ཕྱིན་ཅད་)“现在开始”;ci ~ chi (ཅི་ ~ ཆི་)“什么”;cu ~ chu (ཅུ་ ~ ཆུ་)“水”。
Tournadre (2014)构拟的原始藏语形式:
- *g(ǝ)-tɕik “1”
- *g(ǝ)-nyis “2”
- *g(ǝ)-su- “3”
- *b(ǝ)-ʑi “4”
- *l(ǝ)-ŋa “5”
- *d(ǝ)-ruk “6”
- *b(ǝ)-dun “7”
- *b(ǝ)-rgyat “8”
- *d(ǝ)-gu “9”
- *b(ǝ)-tɕu “10”
- *s(ǝ)-dik-pa “蝎”
- *s(ǝ)-bal “蛙”
- *s(ǝ)-tak “虎”
- *s(ǝ)-b-rul “蛇”
- *s(ǝ)-pra “猴”
- *s(ǝ)-kra “头发”
- *s(ǝ)-nyiŋ “心”
- *s(ǝ)-na “鼻”
- *d(ǝ)-myik “目”
- *m(ǝ)-go “头”
- *r(ǝ)-na “耳”
Remove ads
前原始藏语是假定的原始藏语之前的形成阶段。[11]
*ty-, *ly-, *sy-在前原始藏语中没有颚化(Tournadre 2014: 113-114)。[11]前原始藏语到原始藏语假设的音变有*ty- > *tɕ-、*sy- > *ɕ-、*tsy- > *tɕ-、*ly- > *ʑ-;而Tournadre (2014: 114)指出,很多藏语群(如巴松语、达芒语和库尔托普语(Kurtöp)(东部藏语群))没有经历这些音变(如Bake(巴松语)ti“什么”vs. 原始藏语*tɕ(h)i;Bake tɨ“1”vs. 原始藏语*g(ǝ)-tɕ(h)ik;Kurtöp Hla:“铁”和布姆唐语 lak“铁” vs. 原始藏语*ltɕaks)。
Tournadre (2014: 114-116)给出的构拟如下:
数词比较
藏语中的数词(注意以下所有詞語除了1和7外都是漢語同源詞):[12]
中、东部藏语群: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閲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