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裴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裴衍(?—528年1月26日),字文舒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南来吴裴,南齐、北魏官员。

生平

裴衍的学识比各位哥哥优秀,才能和德行也超过他们,侍奉父母以孝顺闻名,还有将帅的谋略,在南齐萧宝卷时期官至阴平郡太守。景明二年(502年),裴衍才得以归附北魏,出任通直郎[1][2]

裴衍想辞去朝廷的任命,请求隐居于嵩山,于是上表说:“臣有幸遇上昌平盛世,得以效力圣朝,沐浴着炎黄的春风,吸收着陶唐的养分。我这一生命运,荣幸已满。但我天生体质弱,常有疾病。近来风吹露浸,精神和形体都受到耗损。区区小人,没有远大怀抱,只愿赋闲静养。我知道嵩山高耸入云,孕育着名花异草,想修生救病的人多往游此山。臣资质没有灵秀的天分,性情也与山水不太融洽,不敢追循古代高士的足迹,确实只希望疗治顽疾,保养元气而已。如果疗效稍佳,贱体微愈,希望遇上风云聚会的时候,尽量歌颂我皇大德。荷衣葛鞋,已裁缝就绪;拄杖穿鞋,准备登山。谨上此请求,乞盼准许。”魏宣武帝下诏书回答说:“知道卿想在中岳养病,在嵩山修炼,栖卧于白云之根,吞嚼那清壑之芝。移身于山林的操守,令人羡慕。只是今日国家还缺少古人的风范,愧对山客而已。既然卿的志向已定,难以劝阻,朕岂可压抑你的请求,就依从你的意愿。”[3][2]

魏宣武帝末年,裴衍才从嵩山中出来,追求官位。魏孝明帝任命裴衍为散骑侍郎,代理河内郡太守。裴衍很快出任建兴郡太守,转任河内郡太守,加征虏将军,遇到母亲去世而离职。裴衍历任两郡太守,都是清廉寡欲,善于安抚百姓,民众和官吏都很怀念他[4][2]

孝昌元年(525年),梁武帝派遣将军曹敬宗入侵荆州山蛮也响应梁军,大路被切断。都督崔暹率领数万人在鲁阳县徘徊不前,不能推进讨伐敌人。荆州危急,朝廷十分担忧。魏孝明帝诏令裴衍出任别将,署理前将军,与恒农郡太守王罴率领军队一万人从武关出发,经过三鸦路以救援荆州[5]。梁军在淅阳郡迎战,裴衍大败敌军,梁军于是退走,荆州的围困被解除[6]。裴衍出任使持节散骑常侍平东将军、署理安东将军、北道都督,镇守邺城西面的武城县,封安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7][2]

孝昌三年(527年),相州刺史、安乐王元鉴暗中计划叛乱,裴衍察觉到元鉴行为异常,密送报告到朝廷。七月,元鉴部下将领嵇宗飞马驰告元鉴反叛,魏孝明帝诏令裴衍与都督源子邕李神轨等人讨伐元鉴。八月,源子邕李神轨和裴衍进攻邺城,于八月丁未(527年9月27日)将元鉴斩首,平定了相州[8][9][10]。裴衍出任抚军将军、相州刺史,署理镇北将军、北道大都督,进封临汝县开国公,增加食邑一千二百户,仍为散骑常侍如故。同年十二月,魏孝明帝又诏令裴衍与源子邕北伐葛荣,魏军驻扎在阳平东北的漳河河湾。孝昌三年十二月戊申(528年1月26日),葛荣军前来迎战,裴衍和源子邕都战败被杀[11][12]。朝廷闻讯后无不惊骇惋惜,赠予裴衍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司空、相州刺史[13][2]

Remove ads

家庭

父母

  • 裴叔宝
  • 谯郡夏侯氏,北魏散骑常侍、安东将军、瀛州刺史、濮阳明侯夏侯道迁姐姐

兄弟

  • 裴植,北魏安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度支尚书、崇义县侯
  • 裴飏,北魏辅国将军、南司州刺史、义阳县侯
  • 裴瑜,北魏勃海郡太守、灌津定子
  • 裴粲,北魏骠骑大将军、胶州刺史、舒县子

儿子

  • 裴嵩,袭爵临汝县公,东魏武定年间官至河内郡太守,北齐接受禅让后爵位依例降低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